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疏肝通络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朝德

    目的:观察疏肝通络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舍利通治疗,治疗组用疏肝通络法治疗,口服舒肝通络汤,两组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8%、9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通络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 乌鸡白凤丸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炎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董亚楠;张鑫

    目的:探讨乌鸡白凤丸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炎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消痔灵注射液前列腺内注射制作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病理学改变及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乌鸡白凤丸能减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P <0.05)。结论乌鸡白凤丸有改善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 TGF-β1的表达有关。

  • 生殖支原体感染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学的研究

    作者:钟淑霞;李珊山;李晓红;马蕾

    目的用病原学方法探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是否存在生殖支原体感染,为临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用无菌藻酸钙拭子取前列腺液接种到Mg培养基中,置37℃CO2培养箱中培养,对符合Mg生物学特征的培养物用PCR和电镜加以鉴定.结果在24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培养出19株Mg,分离率为7.91%.对照组72例,培养出1株Mg,分离率为1.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93,P<0.05).结论从病原学证实,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存在Mg感染,为阐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学提供科学依据.

  • TNF-α、TGF-β1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作者:李永伟;王春霞;何志强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为一种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明确的疾病.有学者认为其由病原体感染、炎症、盆底神经肌肉的异常以及免疫异常等共同作用导致[1].根据前列腺液镜检的结果将CNP分为炎症型和非炎症型.近年来,许多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2,3]显示,免疫反应在CN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整个发生过程是以细胞因子为中心产生的各种连锁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旨在探讨TNF-α、TGF-β1在CNP病人前列腺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胜辉;姚文亮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B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前列腺科CABP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EPS)常规(白细胞计数、卵磷脂小体、EPS总积分)评分与前列腺质地、压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 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CABP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温针灸,前者显著改善症状程度、EPS液常规生化异常、前列腺质地与压痛程度.

  • 运动锻炼对老年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辅助康复效果

    作者:邱亚娟;龙建军;陈元平

    目的:探讨运动锻炼对老年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CAP)患者的辅助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老年CAP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运动锻炼。采用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的客观评分量表( CPS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和90 d时进行评分,同时测定大尿流率(MFR)、精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水平。结果治疗30 d和90 d时,两组CPSI评分、精浆TNF-α和IL-1水平明显低于实验前,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0 d和90 d时,两组MFR明显高于实验前,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90 d后,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4.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2%(P<0.05)。结论老年CAP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运动锻炼能够有效提升疗效,促进病情康复。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钟淑霞;李珊山;张朝英;赵翠扬;马蕾

    目的:探讨生殖支原体(Mg)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培养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Mg,并与正常对照组125例进行比较.结果:①在9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中Mg阳性302例(31.5%),其中153例并发其他病原体感染,以并发解脲支原体(Uu)多见(128例);②125例正常人前列腺液标本中Mg阳性3例(2.53%),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4.32,P<0.01).结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Mg感染率高,Mg可能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的原因之一.

  • 前列通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23例

    作者:张金喜;王强;杜斌;林翠茹

    目的 观察前列通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予中药前列通方(刘寄奴、石韦、柴胡、黄芩、半夏、马鞭草、冬葵子等)口服,对照组予普适泰片(1片/次,2次/d),疗程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积分、前列腺液(EPS)常规检查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26%,与对照组82.6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NIH-CPSI和EPS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前列通方能有效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疼痛或不适感及排尿异常,提高生活质量.

  • 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梁娜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加减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的患者有12例,为显效的患者有13例,为有效的患者有5例,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在观察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的患者有18例,为显效的患者有14例,为有效的患者有4例,为无效的患者有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尿塞通胶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78例分析

    作者:满广民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临床较常见,好发于中青年,治疗困难.为了迫估其对CNP的治疗效果,我院自2004年10月~2005年7月对78例CNP患者口服尿塞通胶囊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尿常规、前列腺液镜检、经腹B超、下尿路分段细菌培养,选取CNP患者78例.年龄21~55岁,平均32.6±7.6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3±2.1年.

  • 美舒郁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颖;黄继红;赵德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是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占前列腺炎的90%~95%[1].中医临床分型,CP/CPPS多见于病程较长、疾病反复迁延难愈的患者.其病理基础为瘀血内阻,主要表现为会阴、小腹、睾丸、腰骶、尿道等部位的刺痛或胀痛[2].由于CP/CPPS病因复杂、疗效不佳、病程迁延,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如悲观失望、失眠、疑病及自杀情绪等,这不仅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而且导致治疗的复杂化.近年多有学者将抗抑郁药用于CP/CPPS的治疗报道,笔者尝试将现代医学的抗抑郁治疗与传统医学的活血化瘀结合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检测性激素对临床诊断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价值及意义

    作者:曹勤;薛松

    目的 探讨临床检测性激素(睾酮-Testo、雌二醇-E2和泌乳素-PRL)对诊断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102例证实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诊治资料,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性激素,设为观察组;另选取102例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其前列腺液中的性激素,比较与分析两组性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E2、Testo和PRL水平分别为(32.51±12.31) pg/ml、(2.14±0.51) ng/ml和(15.59±7.08) ng/ml,与对照组(14.61±5.42) pg/ml、(3.97±0.98) ng/ml和(14.72±4.69) ng/ml比较,u值分别为13.44、16.72和1.03,P值分别为0.00、0.00和0.30.结论 相比正常健康人群来说,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性激素失衡对其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有关性激素失衡对其他类型前列腺炎的发生及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前列化瘀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50例临床观察

    作者:吴康君

    笔者自200210~2003-3月自拟前列化瘀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温阳化浊汤方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TNF-α、IL-6和IL-8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峰;范明胜;刘成祥;张瑞

    目的:研究温阳化浊汤方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TNF-a、IL-6、IL-8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500~800g,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温阳化浊汤4号),阳性对照(莫西沙星)组.采用去势术后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d),30 d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用温阳化浊汤4号灌胃,对照组莫西沙星,余均用生理盐水灌胃.连续治疗7d.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前列腺组织匀浆内TNF-α、IL-6、IL-8的表达.结果:温阳化浊汤方组血清和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8、IL-6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阳性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温阳化浊汤方与模型组前列腺内白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温阳化浊汤方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及组织中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有关.

  • 前列止痛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152例临床观察

    作者:郭军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临床男科常见病.由于其病因病理生理复杂,临床治疗较困难.笔者1999-06~2001-05应用前列止痛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5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阴-阳配穴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广琦;金军强;徐彦龙;徐秀梅;王利军

    目的:寻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阴-阳配穴法)与药物对照组(内服舍尼通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针刺组的有效率为97.2%,愈显率为91.5%;药物对照组有效率为74.3%,愈显率为3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相比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阴-阳配穴法针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 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肾阳不足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科;杨丽丽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肾阳不足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肾阳不足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适泰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联合普适泰片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NIH-CPSI)、前列腺质地积分、前列腺周围组织压痛积分、前列腺液白细胞(EPS-WBC)计数积分、卵磷脂小体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NIH-CPSI积分、前列腺质地积分、前列腺周围组织压痛积分、EPS-WBC计数积分、卵磷脂小体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 (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普适泰片治疗可明显降低肾阳不足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NIH-CPSI积分、前列腺质地积分、前列腺周围组织压痛积分、EPS-WBC计数积分、卵磷脂小体积分,说明温针灸联合普适泰片治疗肾阳不足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参花雷火灸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及 IL-1β、TNF-α的影响

    作者:胡丙成;徐莺莺;张静;李振宇;阿木拉;马振旺

    目的:探讨参花雷火灸法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炎性相关因子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明确参花雷火灸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为参花雷火灸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通过大鼠前列腺蛋白提取物化学修饰成分结合免疫佐剂皮内注射制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雷火灸组,正常组与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4周后用生理盐水灌注取前列腺组织。阳性药物组于造模3天后,用塞来昔布250 mg/( kg· d)灌胃,连续给药4周。雷火灸组取穴:关元、中极、次髎、下髎穴,采用参花雷火灸施灸,每天1次,每次10 min,连续灸4周后,取大鼠前列腺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比较,治疗各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药物组前列腺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比较,参花雷火灸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花雷火灸治疗能有效降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前列腺组织中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善局部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目的。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治探讨

    作者:邹如政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iterial Prostatitis CNP)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患病率高.目前病因不明确,表现复杂多样,病程迁延易复发,缺乏合理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CNP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中医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治探讨如下.

  • 复方黄葵颗粒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作者:张洁玉;刘洪星;何锦华;金珊;胡思源;安立文;张爱荣;张声鹏

    目的:为复方黄葵颗粒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证)的临床应用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将270例符合纳排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安慰剂(A)组、低剂量(B)组和高剂量(C)组治疗8周,对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 NIH -CPSI 症状总分、疾病疗效、中医证候评价进行评价,同时检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有效性方面, A 组的 NIH -CPSI 症状分值及变化值均低于 B 组和 C 组,在8周末时 B 组的变化值小于 C 组,且 A 组与 C 组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安全性方面,三组共发生7例轻度不良反应,其中 A 组4例(4.44%),B 组3例(3.37%)。结论:高剂量组复方黄葵颗粒治疗本病的安全性、有效性优于低剂量组和安慰剂组。

443 条记录 9/23 页 « 12...6789101112...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