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Y 染色体 AZFc 区缺失患者的治疗结局分析

    作者:赵连明;姜辉;洪锴;林浩成;唐文豪;刘德风;毛加明;廉颖;马潞林

    目的:探讨 Y 染色体无精子症因素(azoospermia factor,AZF)c 区缺失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既往183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 Y 染色体 AZFc 区缺失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诊疗过程及结局,找出 AZFc 区缺失患者精液情况的特点。结果:183例 AZFc 区缺失的患者中105例(57.4%,105/183)能够自行射出精子,其中103例(98.1%,103/105)为重度或者严重少精子症,98例通过规律的药物治疗后有6例(6.1%,6/98)自然受孕,其余99例行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患者中有68例(68.7%,68/99)成功受孕。183例 AZFc 区缺失患者中78例临床表现为无精子症,其中49例(62.8%,49/78)先行睾丸穿刺取精术(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TESA),21例(26.9%,21/78)直接行显微取精术(micro-dissection 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micro-TESE)。行 TESA 的患者中,17例(34.7%,17/49)找到精子,32例(65.3%,32/49)未找到精子,包括12例(37.5%,12/32)放弃治疗及20例(62.5%,20/32)选择行 micro-TESE 患者。截至后随访,41位选择micro-TESE 的患者中已有19例(46.3%,19/41)完成手术,其中11例(57.9%,11/19)成功找到精子,包括 TESA 失败后行 micro-TESE 的患者(6例)中的4例(66.6%,4/6)。无精子症 AZFc 区缺失患者中已经有7例行 ICSI,4例(57.1%,4/7)成功受孕。结论:AZFc 区缺失的患者中有精子者大部分为重度或严重少精子症,长期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行 ICSI 治疗;无精子的患者通过 TESA 取到精子的概率稍低,TESA 失败后行 micro-TESE 取精仍有一定的成功率,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直接选择 micro-TESE 可以减少患者的多次受创。

  • 不育男性Y染色体长度异常的精液质量

    作者:谢伟;秦雯;莫定敢;陈美佳;吕福通;覃爱平

    目的:了解在辅助生殖技术(in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中 Y 染色体长度异常患者的精液质量情况,并按不同精液质量分组,讨论其胚胎质量、临床妊娠结局及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中心进行辅助生殖助孕的患者共2739周期,染色体检查682例,其中染色体正常436(63.93%),合并畸形精子症196例,染色体长度异常共146例(Y =22,139例;Y =18,7例),占5.33%,合并畸形精子症73例。将患者分为染色体长度正常组和染色体长度异常组,再分精子形态正常组、精子形态异常组2个亚组,共4组,即染色体长度正常且精子形态正常组(组1),染色体长度正常并精子形态异常组(组2),染色体长度异常且精子形态正常组(组3),染色体长度异常且精子形态异常组(组4)。分析4组间临床一般情况、精液质量、胚胎质量和临床妊娠结局。结果:4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3.4%、69.0%、70.9%和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组1和组2,组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5)。组4间卵裂率和优胚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之间的临床妊娠率、单胎分娩、剖宫产、流产/引产和多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IVF/ICSI助孕的患者中,染色长度异常如果合并畸形精子症可能影响胚胎质量,如受精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东莞地区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分析

    作者:曹金如;陈寿云

    目的:探讨东莞地区男性不育患者 Y 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基因微缺失情况和特点。方法采用多重 PCR 方法对120例来该院就诊的特发性少精症和无精症的不孕患者和60例同期门诊精液常规检查正常患者进行 Y 染色体 AZF 基因微缺失检测,同时对该120例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外周血核型分析未见明显异常,Y 染色体 AZF 基因微缺失检测检出23例患者均为 AZFc 区缺失,检出率为19.2%,未检出其他位点缺失。结论 AZFc 区为该地区男性不育 AZF基因筛查的主要候选基因,Y 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 毛细管技术筛查 AZF 微缺失方法的建立及临床验证

    作者:何天文;赵辉;赵馨;卢建;郑毅春;张畅斌;尹爱华

    目的:应用毛细管技术建立一种准确、快速和简便的 Y 染色体 AZF 微缺失筛查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用 FAM、JOE 和 TAMRA 荧光基团标记 PCR 引物,进行多重定量荧光 PCR,建立毛细管技术筛查 Y 染色体 AZF 微缺失的方法,并对725例非梗阻性无精症、严重少精症或轻度少弱精症的男性不育患者进行 AZF 微缺失筛查。结果成功建立了毛细管技术筛查 AZF 微缺失方法。在725例非梗阻性无精症、严重少精症或轻度少弱精症男性不育患者中,共检出38例 AZF 微缺失,总缺失率为5.24%,其中无精症组缺失率为8.62%(15/174),严重少精症组缺失率为6.75%(16/237),轻度少弱精症组缺失率为2.23%(7/314)。结论所建立的毛细管技术筛查 Y 染色体 AZF 微缺失方法具有准确、快速和简便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