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观察

    作者:田刚

    目的 观察分析早期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急诊科收治的6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A组(n=32) 和B组(n=32),A组采取早期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进行抢救,B组患者采取少量、分次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对比两组的生命体征变化及预后.结果 液体复苏30min、60min、2h时,B组患者血压值高于A组、心率低于A组、血氧饱和度高于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死亡2例(占6.3%),并发症7例(占21.9%),A组死亡8例(占25.0%),并发症15例(占46.9%),B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恢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对于降低创伤性休克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

    作者:王亭;王琦;李尧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就诊的84例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非限制性液体抢救,观察组实施限制性液体抢救,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生命体征、 各项检查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后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对于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率、 血氧、 凝血情况,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 腹部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60例

    作者:黄云;吴仕和

    探讨腹部创伤性休克早期不同液体复苏方案的临床疗效.选取腹部创伤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非限制组和限制组,每组各30例.非限制组患者来院后即开始非限制性液体复苏,限制组患者采取少量、分次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模式,观察比较2组患者开始液体复苏后相关指标变化以及预后情况.治疗1h后,限制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指标均优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限制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均优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死亡率为6.7%,并发症发生率为23.3%;非限制组死亡率为26.7%,并发症发生率为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恢复腹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保护机体的凝血系统,降低腹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多虎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急诊科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同时期60例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后相关指标变化、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行液体复苏1h后,观察组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21.7%和40.0%,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存活的患者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9%,对照组为3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改善凝血情况,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