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介入技术在产科应用3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永芳;汪洪友;杜春华

    目的 分析对于产科出血病患,使用介入性技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32例产科疾病患者,其中包含子宫颈妊娠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16例,产后出血10例.结合患者病情,对宫颈妊娠患者,栓塞治疗后,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口服米非司酮;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择取右侧髂内动脉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治疗.出血诊断标准为造影剂外溢位置.本组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痊愈出院.开展相关治疗后,3例病患术后发生不良反应,完成治疗后短时间内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00%.结论 对于产后出血患者,开展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动脉灌注药物+栓塞术治疗,能够全面显示出出血血管部位,准确进行栓塞,使用超选择性方式对该处血流进行阻塞处理,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由此能够看出,对于产后出血性疾病者,使用介入性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强,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一种适于介入性技术研究的肾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模型

    作者:张鹏飞;李继福;张梅;刘春喜;丁士芳;梁向明;徐新生;张彦恩;崔先泉;李晓楠;张运

    目的 建立一种适于介入性技术研究的肾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动物模型.方法 纯种系中国实验用小型猪(CEMP)8只,饲以高脂饮食13周后,以过大球囊拉伤单侧肾动脉,并继续高脂饲料喂养至40周.分别测定第1、14、40周的血脂和血肌酐水平,并于第14和40周行血管内超声检查.40周处死动物后,采集标本行苏木素-伊红、Masson三色和油红O染色及抗巨噬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第40周CEMP血脂和血肌酐水平较第1周明显升高,损伤侧肾脏出现灶性缺血性病理改变.CEMP肾动脉适于血管造影和介入性血管内超声检查,后者提供了清晰的血管截面病变信息,损伤侧肾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未损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9±0.03)mm比(0.30±0.02)mm,P<0.05].病理检查证实肾动脉病变符合粥样硬化特征,形成的斑块中,纤维性占85%,纤维脂质性占15%.结论 成功建立了模拟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变发生发展和适于介入性技术研究的肾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动物模型.血管内超声技术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变的评价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