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环素牙光敏固化修复后失败原因的分析
本文就四环素牙用光敏固化树脂修复的优缺点,以及对28例失败病例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修复失败原因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方案.
-
缺损型氟斑牙光敏固化树脂修复的临床观察
氟斑牙又称斑釉症或黄斑牙,是地区性慢性氟中毒常见而突出的症状.氟斑牙临床特点,多见于恒牙,乳牙少见,釉质表面有因矿化异常所形成的白垩色横线,可是斑块状,也可使整个牙釉质表面呈白色无光泽.由于色素的沉着,釉质呈黄褐色、黑褐色斑块,严重者釉质形成窝状实质性缺损.
-
牙齿漂白技术及光敏固化联合应用美容修复重度色素牙
目的:为了使重度色素牙在不破坏牙齿的前提下得到自然的美化.方法:将重度色素牙先经过11%或16%的过氧化脲漂白,再行光敏固化贴面.结果:达到了颜色均匀、理想,外形逼真,光泽度好的牙齿自然美容效果.随访6个月一2年,效果满意.结论:将牙齿漂白技术及光敏固化联合应用修复重度色素牙既经济、实用,对牙齿损伤小又可达到理想的美观效果,易于推广使用.
-
光敏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失败原因的分析
自70年代光固化树脂材料应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操作时间充裕,有利于充分地修整以恢复牙齿的解剖外形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修复后出现了树脂脱落,折断或变色等问题,现将修复后短期内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根管固位钉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口腔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尽可能的保留患牙残根、残冠,并对其修复是目前临床上提高修复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桩核是残冠修复中为普遍选择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固位好,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桩上附加其他修复体,选择余地较大.前牙由于在口内容易操作,因而多采用铸造法烤瓷牙修复,而后牙受口腔条件的制约,铸造桩核的蜡型采取难度较大.为此,在1999年开始结合临床上40例不同程度的后牙残冠缺损病例,选择成品桩加自攻自断螺纹钉结合银汞合金、光敏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恢复外形,在其基础上附着锤造或铸造冠套的方法来解决后牙残冠的修复问题.在修复后对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其临床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修复过程如下.
-
光敏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失败60例临床分析
光敏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应用临床以来,由于其逼真的颜色、坚韧的质地、简便的操作、有利于充分地修复牙齿的解剖外形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修复后出现了树脂脱落、变色和牙髓反应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的工作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现将修复后短期内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统计了从1999-03~2000-10,经光敏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失败而来复诊的60例, 修复失败病例的分类见附表.
-
光固化复合体Dyract修复牙齿Ⅲ、Ⅴ类洞的临床疗效
目的总结应用光固化复合体Dyract修复牙齿Ⅲ、Ⅴ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Dyract材料修复牙齿Ⅲ、Ⅴ类洞病例91例,共211颗患牙,经6、12个月复查,对充填体解剖形态、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色泽配比及继发龋、牙髓病变观察,判断疗效.结果取得了满意效果,成功率达98.58%.结论Dyract复合体黏结力强,密合度好,对牙髓刺激小,美观,操作简便,是修复牙齿Ⅲ、Ⅴ类洞的较为理想的材料.
-
倒凹过大与间隙过小缺隙的修复探讨
临床上缺牙时间过长,造成缺隙两侧牙齿分别近、远中向倾斜移位,致缺隙过小,倒凹[1]深度加大,对颌牙过长或对颌牙基本正常的病例,口腔修复甚为棘手.笔者用"U"形钢丝支架加光敏树脂修复缺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光固化修复楔状缺损的失败原因分析
牙齿颈部楔状缺损是一种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是临床上多见的一种牙体病.临床上多采用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充填,但复合树脂要酸蚀,对牙髓刺激性大;玻璃离子虽不用酸蚀,但楔状缺损的部位及形态的特殊,充填后不易固位,临床上易补物脱落.本文利用光固化复合体的优点对78例138个楔状缺损临床资料进行修复总结如下:
-
应用光敏固化+悬吊结扎法固定松动及脱位牙齿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应用光敏固化+悬吊结扎法同单纯悬吊结扎法固定脱位牙齿568例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外伤脱位牙分为两组,应用光敏固化+悬吊结扎法及单纯悬吊结扎法进行治疗,进行疗效统计.结果:光敏固化+悬吊结扎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悬吊结扎法.结论:光敏固化+悬吊结扎法简便,安全,易于操作,结扎牢靠,牙齿受到咬颌力量时结扎不易松脱,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行之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