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效果的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方法及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变化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ALB(血清白蛋白)、PA(前白蛋白)、TF(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营养支持分析
目的 对壶腹部周围的患癌者分别使用肠外和肠内营养的差别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这两者的营养方式的作用进行评价[1].方法 把我院曾经接受的50 例患有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随即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肠内营养,另一组则使用肠外营养,并对这两组的患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使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无论是在平均住院时间,还是在平均费用上都明显的少于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结论 对于患有胰十二指肠的患者而言,肠内营养支持是切除手术后的佳选择.
-
普外科胃肠术后营养支持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普通外科胃肠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住院部收治的66例行外科胃肠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33例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33例患者进行标准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排气恢复时间、肠排便恢复时间、血红蛋白、饮食恢复时间、引流管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胃肠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提前;排便时间明显提前;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明显提前;饮食恢复时间明显提前;治疗总费用显著下降;术后7天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引流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明显提前;护理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等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胃肠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营养支持方法安全、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营养支持回顾性分析
目的:评价我院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30例腹部外科手术病例进行营养支持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使用肠外营养支持(PN)的共有22例(73%),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单瓶或联合脂肪乳注射液输注的共8例(27%);肠外营养支持时间少于7d的共16例(70%),大于7d的共6例(30%);30例手术患者术后均未开展肠内营养支持(EN).结论:本次抽取的3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合理率73%;营养支持周期合理率30%,营养支持方案规范性、合理率有待提高.
-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营养支持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进行营养支持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术后早期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一旦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血、尿淀粉酶正常,病情得以控制,就可由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过渡,尽早实施全肠内营养.观察营养指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后血总蛋白、白蛋白均高于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期间,发生高血糖1例、胃返流1例、腹胀1例、腹泻2例、空肠造瘘管堵塞1例.以上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无不良后果.未发生误吸.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进行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护理工作中严密观察、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营养支持顺利实施的保证.
-
大肠疾病术后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效果
大肠疾病手术的术后创伤,可引起超高代谢,损害患者代谢功能,对手术效果有负面影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几率。若因治疗需要,必须进行医源性禁食,其并发症可能引起肠胃不适、厌食,无法吸收食物营养。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笔者对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172例大肠疾病手术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的病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肠疾病术后护理干预,能缓解、弥补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减少并发症发生。
-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在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应用短肽肠内营养制剂(纽健要素)对病人整体营养状况改善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病人于术后第3天至术后第10天给予口服纽健要素营养支持,对照组病采用PN营养支持.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后第1、5、9天分别采用NRS2002方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第9天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应用短肽肠内营养制剂,更有利于营养状况的恢复,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