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即刻种植联合上颌窦底提升术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同期种植修复的临床评估

    作者:徐必宽

    目的 评估牙列缺失和缺损患者行即刻种植联合上颌窦底提升术(MSL)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同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广汉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治疗的64例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即刻种植联合MSL的23例为即刻种植+MSL组,行GBR同期种植的41例为同期种植+GBR组,术后随访12~24个月,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种植体植入后骨整合良好,无种植体松动或脱落情况发生,种植体植入成功率均为100%;即刻种植+MSL组术后上颌窦低高度平均提升(4.17±1.14) mm;同期种植+GBR组所有患者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稳定,新骨能与种植体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种植体稳固,未发现明显病理性骨吸收;两组术后随访显示,所有种植体均稳定,骨结构良好;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义齿3个月后,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理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即刻种植联合MSL或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中的应用

    作者:韩小梅;吕广辉

    目的:通过观察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病例应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探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的适应证、外科操作要点等。方法:2008年5月至2013年12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32例患者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54枚,采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大颗粒Bio-Oss植入上颌窦内,并用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覆盖骨窗,术后观察并记录上颌窦底提升高度、软硬组织愈合情况、种植体类型及术中初期稳定性等。结果:32例患者上颌窦底高度提升了5.7-9.5m m,平均7.3m m,共提升37侧,植入种植体54枚,术后骨结合情况良好,均已完成固定修复。随访过程中,54枚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未发现松动脱落者。结论:上颌后牙区牙齿缺失且剩余牙槽嵴骨量不足时,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术,应用C G F联合骨移植材料植骨可以有效增加可用骨高度,满足同期种植条件,近远期效果理想。

  • 钛网连接固定种植体增强初期稳定性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萍;张树标;范长斌;方颖

    背景:上颌后牙缺失后,部分病例出现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骨高度极端不足,如何做到简单、快捷、有效的进行种植修复是正在努力探索的课题,通过钛板或钛网固定种植体获得足够的初期稳定性,缩短治疗周期同时提高成功率是目前探索的方向之一.目的:探讨在上颌窦底剩余骨量极端不足(1~3 mm)时,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牙种植术中应用钛网连接固定种植体增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可行性.方法:24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量1~3 mm,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术植骨,同期植入Straumann种植体63颗,术中采用钛网辅助增加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术后6个月上部结构修复,随访30个月.结果与结论:术中种植体扭力均达到10 N·cm以上,与未连接钛网前术中种植体扭力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6个月后种植体ISQ值为69.78±4.78;负载24个月时种植体末端骨厚度(2.53±0.36) mm,与刚植入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种植体边缘骨吸收(1.07±0.40) mm;术中未发生上颌窦黏膜破裂,观察期内种植体稳固,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没有脱落现象,上部结构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满意;X射线检查种植体与骨结合紧密,种植体周围未见骨低密度影,无上颌窦炎症影像;2例在上部结构修复完成后失访.结果表明上颌后牙缺失2个以上牙位,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在极度不足(1~3 mm)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大直径的Straumann黏膜水平即刻种植体,同时采用钛网辅助增加初期稳定性,可以进行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牙种植,获得理想的近期临床效果.

  • 应用浓缩生长因子行上颌窦内提升后种植体周围骨变化

    作者:黄娜;吴锋;李平;刘子平;林炬;唐尤超;王远勤

    背景: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不使用植骨材料而单纯采用患者静脉血、可吸收胶原海绵、富纤维蛋白凝块等均可促进新骨形成,那么只移植浓缩生长因子在上颌窦内提升中是否也能有效地促进骨再生?目的:以浓缩生长因子作为移植材料行上颌窦内提升,观察种植体周围骨水平的改变。方法:纳入26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35-73岁,均以自体浓缩生长因子作为移植材料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Astra Tech种植体。按随访时间分为6-12个月组、13-18个月组与18个月以上组,按术前剩余牙槽骨高度分为≤5 mm组、5-7 mm组与≥7 mm组,按术后上颌窦提升高度分为≤2 mm组、2.0-3.0 mm组与≥3 mm组,随访观察种植体存留率与边缘骨水平变化。结果与结论:共植入种植体44枚,修复后随访6-18个月,43枚种植体修复成功,种植体存留率为98%。不同随访时间组间近、远中边缘骨水平改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显示以浓缩生长因子作为移植材料行上颌窦内提升在随访6-18个月内能形成良好骨结合。不同剩余牙槽骨高度组间的近、远中边缘骨水平改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窦底提升高度组间的近、远中边缘骨水平改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剩余牙槽骨高度与上颌窦提升高度对种植体周骨组织形成无明显影响。表明在上颌窦内提升时使用浓缩生长因子移植材料同期植入种植体存留率高,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稳定,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压电超声骨刀在23例上颌窦提升术中的应用

    作者:邓春富;赵宝红;张翀

    目的:总结压电超声骨刀在上颌窦提升开窗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其手术特点及术中注意的问题.方法:对符合上颌窦外提升术标准(种植区骨高度为5~8mm)的23例患者(24侧),进行了上颌窦外提升手术,术中应用压电超声骨刀进行上颌窦开窗手术,黏膜提升,填入人工骨粉,同期植入种植体.结果:24侧上颌窦提升手术,其中1侧由于术中操作不当,出现黏膜穿孔,终止手术;其余23侧均成功地进行了上颌窦提升,黏膜穿孔率仅为4.2%,并同期植入种植体48个,愈合期内(手术后10d拆线时)无感染及创口裂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压电超声骨刀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手术,快捷、安全、可靠.

  • 伴上颌窦囊肿的上颌窦底提升牙种植临床分析

    作者:包立;张令达;施乐;余优成

    目的:探讨囊液抽取法在伴有上颌窦囊肿的上颌后牙区,同期行上颌窦底提升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伴有上颌窦囊肿且需行上颌后牙区种植术患者12例,术区剩余骨高度不足4 mm,共植入25枚种植体,术后3、6、12个月通过CBCT及临床检查,评价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12例患者术后6~9个月行二期修复,其中9例囊肿完全消失,3例囊肿大小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1年25枚种植体均正常行使咀嚼功能,且未发现异常松动,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结论:在上颌后牙区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对于伴上颌窦囊肿的种植修复患者,在无副鼻窦炎症状的前提下,可仅对囊液进行抽吸,同期行上颌窦提升与种植一期手术,能获得良好的骨整合效果。

  • 上颌窦区骨量不足3mm植骨后同期种植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戴小锋;包立;余优成;施乐

    目的:探讨在上颌窦区骨量不足3 mm的情况下,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并植骨同期将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静安区牙病防治所2012年4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上颌后牙缺失患者56例,剩余牙槽骨高度均小于3 mm,术中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并植骨,同期将种植体植入.术后3、6、12个月定期随访,分析及评估术后愈合效果及骨结合情况.结果:56例患者共植入72颗种植体,随访期间,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良好,种植体稳定.术后6个月行种植修复,均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牙龈无形态、色泽异常,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对于上颌窦底骨量不足3 mm的患者,术中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并植骨同期将种植体植入,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上颌窦外壁骨在改良的上颌窦外提升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毅;陈希楠

    目的 评价改良的上颌窦外提升术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28例需行上颌窦外提升术的患者,其中15例行改良上颌窦外提升术,13例行传统上颌窦外提升术,临床观察12个月.结果 改良术式组中患者无1例出现术中上颌窦黏膜穿孔,传统术式组中3例患者出现上颌窦黏膜穿孔(23.1%),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术后12个月,所有种植体均无松动脱落.结论 本组病例结果提示应用改良的上颌窦外提升术并进行同期种植是安全可行的.

  • 上颌后牙区窦嵴距小于3mm外提升结合骨挤压同期种植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姚钟雄;邵军;陈翔

    目的 探讨上颌后牙区牙槽嵴顶距上颌窦底高度(窦嵴距)<3 mm时,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结合骨挤压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上颌后牙缺失且窦嵴距<3mm的患者125例,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结合骨挤压后同期种植.术后随访12 ~60个月,分析及评估术后愈合效果、种植体累计存留率、种植体边缘骨高度以及种植体稳定性.结果 125例患者共植入210颗种植体.种植体5年累计存留率达到99.5%.完成上部结构修复1年内种植体周围骨高度吸收量为(0.85±0.25) mm,种植术1年后的骨高度吸收量平均每年<0.2mm.术后半年复诊种植体初期稳定系数(ISQ值)均>70.随访期间种植体行使咀嚼功能良好.结论 对于上颌后牙区窦嵴距<3mm的患者,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结合骨挤压后同期种植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缩减患者的就诊时间.

  • 上颌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在修复上颌后牙区严重骨量不足中的应用

    作者:邹长萍;何家才

    目的:针对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2~3mm的患者行上颌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病例研究报道较少。文中旨在评价应用上颌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修复上颌后牙区严重骨量不足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常州市口腔医院种植中心行上颌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植入85颗种植体。术前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扫描测量上颌后牙种植区剩余牙槽骨高度,其中RBH为2~3 mm的53枚种植体为试验组,32颗RBH在4~5 mm的种植体为对照组。85枚种植体中单颗种植体为单冠组(19颗),≥2颗种植体为桥体组(66颗)。术中采用超声骨刀行上颌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并植入自体骨+人工骨粉混合物行骨再生术,修复前测量种植体稳定性系数( 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 ,ISQ),术后2年测量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高度,随访24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4个月骨提升高度、IS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55±0.376) vs (6.658±0.415)mm;(74.444±1.462) vs (73.058±1.477),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24个月骨提升高度的OR值为1.248(95%CI:0.242~6.427)。种植体提升高度对种植体的稳定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P=0.149)。试验组的种植体存留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11%vs 100%,P=0.953)。单冠组种植体存留率与桥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74%vs 100%,P=0.189)。术后24个月复查,试验组、对照组种植体周围骨均整合良好并成功负载,种植体颈部骨少量吸收,种植体稳定。结论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应用于上颌后牙区严重骨量不足的种植修复病例临床效果满意。

  • 上颌窦外提升同期或延期种植上颌后牙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陈广华;栾明亮;董凯丽;符国新

    目的 评价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可用骨高度为3-6 mm,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治疗.术后6个月暴露种植体,完成上部修复,定期随诊.结果 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修复完成后经过6~36个月追踪观察,种植体均行使功能良好,无松动或脱落.结论 掌握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的适应证,二者均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上颌后牙缺失原位植入并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治疗的短、中期效果研究

    作者:郭旭斌

    目的 探讨原位植入并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治疗上颌后牙缺失的应用价值及短、中期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采取种植牙技术实施修复治疗,研究组采取原位植入并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统计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术后12个月预后情况(种植体有无脱落及种植体松动).结果 研究组疼痛程度优良率[97.06%(33/34)]高于对照组[76.47%(26/34)](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88%(2/34)]与对照组[8.82%(3/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7.06%(33/34)]高于对照组[70.59%(24/34)](χ2=8.758,P<0.05);研究组不良预后情况发生率[2.94%(1/34)]低于对照组[23.53%(8/34)](χ2=4.610,P<0.05).结论 采取原位植入并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治疗上颌后牙缺失,术后疼痛感较轻,治疗满意度较高,且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种植体脱落及松动发生率较低.

  • 上颌窦侧壁开窗同期种植的护理配合

    作者:陈敏;黄玮;刘晓琼

    上颌窦底严重骨萎缩患者,由于剩余牙槽突骨量不足,不能保证种植体的安全植入.实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法,在直视下剥离并抬起上颌窦底黏膜,同时充填骨材料,增加上颌窦区牙槽骨量,避免了种植术中因骨量不足而穿透上颌窦底的风险[1].上颌窦侧壁开窗术手术复杂,准确而细致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医护之间高度娴熟的配合既可缩短手术时间又可降低手术风险.2012年7-12月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对17例上颌窦底严重骨萎缩患者均行上颌窦侧壁开窗同期种植手术,同时实施了精心而细致的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术的临床以及影像学评估

    作者:陈希楠;林毅;何添荣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价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术的临床效果以及从影像学上评估其成骨效果.方法:纳入需接受上颌窦外提升治疗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1)实验组10例接受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2)对照组10例接受上颌窦外提升植入羟基磷灰石同期种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进行种植体成功率,影像学,种植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评估.结果:随访期内两组均未出现种植体松动脱落.术后即刻实验组近中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为(4.50±0.21) mm,3个月上升至(6.88±0.85) mm(P<0.05),6个月为(7.42±0.66) mm,至12个月时稳定于(7.55±0.55) mm:对照组近中术后即刻RBH为(11.29±0.64) mm,3个月下降至(10.11±0.62) mm,6个月为(9.51±0.39) mm(P<0.05),到12个月时稳定在(9.59±0.39) mm.两组远中RBH变化与近中相似,各时间点对照组RBH均高于实验组(P<0.05).二期手术时,实验组ISQ由术后即刻(53.92±7.31)上升至(64.77±9.22),对照组由(56.23±8.05)上升至(67.29±8.34) (P<0.05).结论: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术短期内能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以及一定的成骨效果.

  • 上颌垂直骨劈开法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评估

    作者:方赵平;陈宁

    目的:评估上颌垂直骨劈开法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不同时段不同年龄患者40位,使用牙槽骨劈开手术同期种植体植入.6月后,制作固定义齿,并定期随访.结果:使用上颌垂直骨劈开法同期植入种植体共122枚,其中有11枚种植体于观察期间失败,结果显示,Frialit-2与Frialit-synchro存活率87.5%,Frialit-XiVE(TPS)与Frialit-XiVE S cellplus存活率96.0%.结论:利用垂直骨劈开法使上颌牙槽嵴扩张,行种植体同期植入,与常规有足量骨量种植相比,存活率相近.

  • 口膜控法上颌窦内提升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贺小吉;刘党利;孙贵峰;程涛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试验研究膜控法上颌窦底内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患者采用膜控法上颌窦内提升或外提升并植入骨替代品,同期或择期植入种植体(上颌窦底内提升组同期植入植体,外提升组择期植入植体).术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语言评价量表(VRS)得分分析内外提升术后反应的差异性.并在修复取模型时测量ISQ值,比较两组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膜控法上颌窦提升中有1例穿孔,术中利用可吸收生物膜修补,终成功修复,经过近2年的随访,患者反应临床效果良好.采用VAS(视觉模拟量表)、语言评价量表VRS的得分分析内外提升患者术后反应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修复取模型时的ISQ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膜控法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植体,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术中创伤小,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上颌窦外提升同期植人种植体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庆元;刘佳钰

    目的:探讨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在上颌严重骨量不足的后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的牙列缺损患者24例,牙槽骨高度2.0~5.0 nn,经上颌窦外提升术后同期植入3i种植体33枚,同时植入人工骨粉行骨引导再生术.种植手术后至少6个月完成永久修复.随访3~21个月,采用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期内,种植体存留率100%,33枚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并成功负载,种植体上部结构无松动,仅1例种植体出现周围黏膜炎,无修复体崩瓷.结论:上颌窦外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在严重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种植修复病例中疗效显著,可减少手术次数和治疗费用,缩短疗程,更易被患者接受.

  • 两种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吴带生;陈俊兰;彭伟;吴纪楠

    目的 观察上颌窦内、外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探讨较佳的上颌窦提升方式.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30例采用上颌窦内提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对照组30例采用上颌窦外提并同期植入种植体.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满意度、种植体的稳定系数(ISQ值)及种植保存率,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种植体稳定性及保存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窦内、外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效果均良好,但上颌窦内提升术手术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更值得临床推广.

  • 上颌窦侧壁小窗口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近期临床分析

    作者:谢奕文;林玉娇;王友山

    目的 评价上颌窦侧壁小窗口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中应用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7例(共8侧)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剩余牙槽骨高度均<5 mm(平均3.7 mm),行上颌窦侧壁小窗口窦底外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16枚,术后6个月上部结构修复,随访6~24个月,平均(11.6±5.7)个月.观察种植体存留率、 种植体周围骨结合和骨量改变情况,以及上颌窦底外提升术的并发症.结果 观察期内本组种植体留存率为 100%,16枚种植体均成功负载,骨结合状况良好,无不良自觉症状,本组病例术中未出现窦底黏膜穿孔破裂,仅有2例术后轻度颌面部肿胀.比较术后当天与术后 6 个月 X 线显示上颌窦内种植体周围骨高度平均增加10.1 mm;边缘骨丧失平均0.4 mm.结论 上颌窦侧壁小窗口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是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高度严重不足种植修复的有效解决方案,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减少手术及诊疗次数, 缩短治疗周期,近期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 种植与颌骨缺损功能重建

    作者:张志勇

    颌骨缺损往往同时伴有大鼍牙齿的缺失,对患者面容及功能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如何在颌骨缺损重建的基础上,早期恢复咀嚼功能与美学形态,是颌骨重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关键的问题.然而,随着口腔种植技术、显微外科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深入,尤其是将种植体引入到移植骨的功能重建后,标志着颌骨缺损修复真正进入了一个功能重建的时代.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