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肢缺血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下肢缺血动物模型是了解临床肢体缺血疾病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探索其治疗手段的重要措施,而建立和选取适当的动物模型是研究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下肢缺血动物模型制作体系也进一步得到了完善。本文将对各种缺血模型及其特点进行总结,便于后续研究根据不同实验要求来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提供一定依据。
-
标准化兔下肢缺血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建立标准化兔下肢缺血模型的方法,为在缺血模型上进行的实验提供一个稳定的实验平台.方法: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实验组于左髂总动脉下段水平(髂内动脉与髂外动脉分支处),对照组于左股动脉起始部水平(腹股沟韧带处)结扎,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评估缺血模型建立后的下肢供血情况,术后第3天与第10天测股内侧体表温度并进行下肢大体观察.结果:实验组DSA下未发现明显可见的侧支动脉供血,对照组下肢造影则显示仍有部分髂内动脉侧支到达下肢供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髂总动脉下段水平结扎后无明显可见的侧支血管到达下肢供血,可建立基本相同的兔下肢缺血模型.
-
线栓法及结扎法制作大鼠下肢缺血模型的比较
用线栓和结扎股动脉两种方法制备SD大鼠下肢缺血模型,通过多普勒激光扫描记录各组双下肢血流灌注值( PU),取大鼠双后肢腓肠肌及线栓处股动脉进行HE染色;手术侧腓肠肌,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结果显示,结扎组的组织炎症、水肿发生时间较线栓组提前,而组织血流灌注在第49天时两组并无太大差异,结扎组的VEGF和CD31变化时间均比线栓组提前,但两者的变化趋势是一样的,在第49天时除线栓组CD31外,均可恢复正常水平。长时间观察两种模型并没有太大差异,故两种方法都可制作慢性下肢缺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