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观察肌皮瓣移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并跟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肌皮瓣移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并跟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并跟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患者均接受肌皮瓣移植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边缘坏死,但经过及时的处理,创口处结痂;48例患者的皮瓣成活。50例患者中对于恢复外观满意49例,占98%;对于本次治疗满意48例,占96%。结论肌皮瓣移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并跟骨慢性骨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足踝软组织缺损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足踝软组织损伤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3年3月~2014年3月3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给予患者术前、术后细致、规范的护理方法。结果:所选的30例患者中,皮瓣一期愈合患者29例,1例高龄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移植后,出现感染导致皮瓣边缘1 cm坏死区域,后经定期换药后于2d后愈合。结论:针对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皮瓣移植术的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
目的:分析对足踝软组织缺损采取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彻底清创后均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结果:(1)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瓣肿胀及静脉淤血,皮瓣肿胀的发生率为25.0%,静脉淤血的发生率为10.0%.(2)本研究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出现边缘坏死合并水泡的症状,经换药治疗后全部愈合;2例患者皮瓣虽然全部成活但是因在实施手术前清创并不彻底,导致术后发生感染的症状,换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皮瓣发生掀起的现象,彻底清除创腔内不健康组织后并放置引流管进行冲洗治疗后,伤口逐渐愈合.在半年后对其进行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皮瓣质地良好,薄厚均匀,行走功能彻底恢复.结论:足踝软组织缺损采取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具有操作简单、血运丰富、预后好等特点,同时在手术的过程中不需借助显微技术,是足踝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好方法.
-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VSD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中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联合VSD护理方法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方法组(对照组)各6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足踝功能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踝关节功能评分(88.3±5.7)分与护理服务满意度(96.88%)方面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的(80.5±6.4)分与(82.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联合VSD护理方法能够帮助提高足踝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且能够使患者获取更满意的护理服务.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足踝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足踝开放性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优势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的62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在伤口护理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A组)患者37例,采用传统伤口换药联合被动执行医嘱模式护理干预(B组)患者25例.观察比较两组创面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T1)、第一次清创至植皮的时间(T2)、术前VAS评分、术后3天平均VA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共6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56例行二期网状植皮或邮票植皮,6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植皮区或皮瓣均成活.A组在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疼痛缓解上明显优于B组.结论 VSD治疗有利于保持足踝软组织缺损创面清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二期植皮或皮瓣移植提供良好前提条件,针对VSD治疗开展的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规范化VSD护理流程,加强护患双方有效沟通.二者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天数.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 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11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18~60岁,平均37.2岁.交通事故伤8例,重物砸伤2例,爆炸伤1例.损伤部位:足踝2例,足跟及跟腱部3例,足背6例.创面范围为3.5 cm×3.0 cm~13.5 cm×9.0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8 h,平均4.5 h.先行VSD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采用大小为5cm×4cm~15cm×11cm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 结果 皮瓣修复术后1例出现皮瓣切口远端皮缘坏死,1例出现静脉危象,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色泽外形好,质地佳,局部无明显瘢痕挛缩,耐磨性良好,皮瓣受力处无破溃.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系统进行评价,获优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1.8%. 结论 VSD治疗能降低创面感染几率,促进肉芽生长,为皮瓣修复提供良好条件.腓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体会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9-11---2014-06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9例.皮瓣切取范围7cmX4cm-12cmX10cm.结果 8例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经5月-1年的随访,皮瓣质地柔软,足踝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丰富,手术操作及设计简单,成活率高,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可以较好的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
-
保留部分筋膜皮下组织穿支蒂皮瓣在足踝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筋膜皮下组织穿支蒂皮瓣在足踝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保留部分筋膜皮下组织穿支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15例。结果本组15例,在穿支蒂皮瓣获取位置方面,小腿后外侧腓动脉7例,小腿后内侧胫后动脉8例。在皮瓣移植术后肿胀程度分级方面,1~2级10例,3级3例,4级2例。术后随访4~24个月,所有创面均治愈,患者的行走和穿鞋功能均有效恢复。结论保留部分筋膜皮下组织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筋膜皮下组织穿支蒂皮瓣 足踝软组织缺损 应用 -
高原地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高原地区修复儿童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月—2014年1月,应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组织缺损9例。以旋转点位置不同分为A,B两组对比。旋转点位于外踝上4.0~7.0 cm处,为A组手术5例;旋转点位于外踝上3.0~5.0 cm处,为B组手术4例。结果两组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其血运、外观、色泽、耐磨、质地好,无臃肿,皮瓣感觉恢复良好。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该皮瓣血管恒定,操作简单,应用不同旋转点转移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高原地区修复儿童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皮瓣转移修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究皮瓣转移修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3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部分合并跟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在常规清除病灶后,VSD 封闭负压引流,均给予皮瓣移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皮瓣边缘坏死,经及时的伤口换药处理,创口结痂,结痂脱落后伤口愈合,其余28例患者均皮瓣成活,伤口愈合.供区经过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修复后愈合.有2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患者因为皮瓣及旋转处较为臃肿,术后行皮瓣修整,其余的28例患者对移植后的外形均满意.有9例慢性骨髓炎的患者均完全愈合,在术后的4个月~1年的随访中无出现复发.所有患者的行走功能恢复良好,患者自身的满意率为96.67%.结论 采用皮瓣转移修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显著,手术简单,安全性高,对消除创面和控制感染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