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输液温度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抢救中的重要作用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出血和肾脏损伤,严重者出现低血压休克、DIC肾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目前无特殊治疗,但学者们一致认为以液体疗法为主的早期治疗及预防性治疗是该病基本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液体疗法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整个救治过程中是一项主要的治疗措施,尤其是在低血压休克期抢救中显得更为重要.HFRS休克期是病情严重的阶段之一,死亡率高.我科汇总了进10年收治的HFRS重型、危重型患者,观察到输液反应出现的比较多,并发现它会影响以后各病期的病情进展.我们使患者处于温暖的环境,调节液体温度后在防治HFRS休克、降低病死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输液温度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输液温度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岁以上开腹全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温下输液,观察组采用加温器控制输液温度约37℃,记录患者围手术期体温下降值、复苏后完全清醒时间、围手术期低体温综合征例数及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例数.结果:对照组较观察组围手术期体温下降辐度大,麻醉复苏后完全清醒时间延长,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例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低体温综合征例数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输液能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帮助术后尽早复苏及减少并发症.
-
不同输液温度对老年病人术中体温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输液温度对老年病人术中体温及热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65岁以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输液按常规操作,无殊殊保温措施,观察组将输液液体、腹腔冲洗液加温,使之进入病人体内时与体温接近。分别于病人入手术室和术终记录腋温,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体温较恒定,而对照组则体温明显下降,体热丢失明显;观察组病人术毕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08,P <0.05)。[结论]加温输液可有效保持术中体温恒定和体热平衡,室温输液则会导致体温下降和体热丢失。
-
不同温度输液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兔神经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输注不同温度的溶液后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兔脑神经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变化的特点.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雄兔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温组、常温组、温热组,后四组制作休克模型,模型稳定30min后将后三组按相同速度相同液体量分别给予低温[(10.8±1.3)℃]、常温[(21.0±1.2)℃]及温热[(39.6±2.2)℃]平衡液和自体血;液体复苏4 h断头取脑,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细胞线粒体ATP、ADP、AMP的含量,公式计算能量负荷;氧电极测线粒体呼吸功能.结果低温组、常温组、温热组细胞能荷高于模型组(P<0.05).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氧化磷酸化效率(OPR)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液体复苏有助于改善神经细胞线粒体能荷、线粒体呼吸功能,其中温热溶液复苏效果佳.
-
浅谈冬季如何调控输液温度
目的 杜绝因输液造成患者医源性、药源性过敏反应.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改良输液方法进行输液.结果 无一例因温差调控后造成过敏反应或加重病情.结论 应该在护理条例中加以规定,随一年四季温差调控而进行输液,这项工作不会加大护士们的工作量,而是护士"动口",陪护家属"动手"即可完成,医患关系必然改善,可减少50%因输液使患者加重病情及死亡,医患纠纷可大大减少.
-
硬膜外麻醉中寒战反应的研究
寒战是硬膜外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尚不明了.为探讨硬膜外麻醉中寒战与硬膜外腔内局麻药的温度、血药浓度、及静脉输液温度等因素的关系,我们对200例硬膜外麻醉病人采用不同温度的局麻药和输入加温的平衡液,以及测定寒战病人血液内局麻药浓度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
不同输液温度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输液温度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和热能丢失的影响.方法 65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用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输入的液体用Biegler输液输血加温器加温,使液体输入患者体内时的温度与体温接近,对照组30例按常规输入,持续监测并记录术中食管温度、液体输入量,并计算体热丢失量.结果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体温较恒定,而对照组则体温明显下降,体热丢失明显,术毕低体温(<36℃)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入加温液体可有效地保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防止体热丢失、术后寒颤等不良反应.
-
两种输液温度对术中老年患者体温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两种输液温度对术中老年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术中老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输入加温至37℃的液体,对照组输入室温下(22~24℃)的液体.分别于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60、120 min和术终记录腋温,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体温在麻醉后15 min开始上升至30 min后稍降,术终体温与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体温自麻醉后一直呈下降趋势,术终体温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之间体温在麻醉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输入预先加热的液体可以预防术中老年患者低体温的发生.
-
手术室温度对输液温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加热后液体在不同室温下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500 ml袋装乳酸钠林格氏液体18袋,在恒温箱中加热至(36.0±0.3)℃后分别悬挂于21℃、23℃、26℃室温(120 m2百级净化手术间)中输液架上,用Philip监护仪每15分钟记录1次静态液体温度变化.结果 21℃、23℃、26℃室温下液体温度置15~120 min时从(36.0±0.3)℃分别下降至(33.8±0.2)~(24.8±0.2)℃、(33.9±0.3)~(25.3±0.2)℃、(34.1±0.2)~(26.1±0.1)℃.结论 加热后的液体在低室温中液温下降速度较高室温快;加热至(36.0±0.3)℃的液体在23℃室温中2 h降至常温.建议手术室加热液体2 h内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