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所属专业:
凝集溶解试验文献资料
-
基层医疗单位如何防止钩端螺旋体病误诊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区遍及世界各大洲,尤以东南亚为甚.我国有25个省市发现了本病的流行,南方是钩体病流行较严重的地区,发病众多,病势急剧,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钩体病寄生宿主多,菌型复杂,目前已知世界上有20个血清群180多种血清型,我国有18个血清群70个血清型,所以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实验室条件不足,暗视野法、镀银法阳性率只有10%,凝集溶解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发病一周后才能呈阳性,且基层医疗单位条件不具备,确诊本病更困难.
-
广州市花都区一起钩端螺旋体爆发的疫情分析
目的对一起钩端螺旋体病疑似爆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以明确诊断,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临床学、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经调查证实该区为一钩端螺旋体病疫源地,本次发病12人(12/90),钩体凝溶试验阳性19人(19/60),死亡1人.经灭鼠、抓好个人防护、大搞环境卫生疫情迅速扑灭.结论本次疫情证实为钩端螺旋体病,今后应加强钩端螺旋体病菌苗的预防接种,采取灭鼠和加强宿主动物的卫生管理等综合措施,防止钩体病爆发流行.
-
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并咯血9例报告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流行夏秋季节以青壮年为特定发病人群的传染病,往往流行于洪水过后.猪和鼠是主要传染源.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接诊9例钩体病肺出血型患者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并咯血,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