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中经阴道和分碎器取出标本的安全性的比较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中经阴道和分碎器取出标本的安全性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12月90例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子宫完全离断后从分碎器标本取出,观察组在子宫完全离断后从阴道将标本取出.比较两组标本取出成功率、标本取出所需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子宫平均重量、产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患者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分.结果:观察组标本取出成功率和对照组均为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取出标本,未出现取出失败的情况.手术前对照组NHP评分为(45.13±5.21)分,观察组为(45.13±5.43)分,两组NH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1,P>0.05);手术后,观察组NHP评分为(13.24±1.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1±9.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6,P<0.05).观察组标本取出所需时间为(101.02±2.1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4.14±10.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4,P=0.000);两组术中出血情况、子宫平均重量、产后排气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1例,发生率为2.22%;对照组3例,发生率为6.67%,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87,P>0.05).结论: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中经阴道和分碎器取出标本效果相似,但经阴道取出标本可提高操作安全性,减少周围组织损伤风险,缩短标本取出时间,降低子宫肌瘤播散性种植风险,改善患者术后健康水平.
-
子宫肌瘤手术意外发现的子宫肉瘤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使用分碎器意外发现子宫肉瘤患者的概率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避免其应用于子宫肉瘤患者.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2072例初步诊断为子宫肌瘤拟行子宫肌瘤剔除或子宫次全切除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腹腔镜手术组(1944例)和开腹手术组(128例).结果 1944例患者接受了腹腔镜手术且术中使用了分碎器,其中5例患者意外发现子宫肉瘤(0.3%),使用子宫肌瘤分碎器意外发现的子宫肉瘤患者的概率为0.3%;128例开腹手术组有2例意外发现子宫肉瘤(1.6%),两组意外发现子宫肉瘤的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患者随访2 ~ 45个月,均存活,腹腔镜组子宫肉瘤患者术后复发3例,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后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使用分碎器行子宫肌瘤手术可能导致子宫肉瘤患者预后恶化,分碎器应避免应用于子宫肉瘤患者.
-
腹腔镜下分碎器误用于子宫肉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例,探讨分碎器误用于子宫肉瘤的比率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1月至2014年11月以诊断为子宫肌瘤入院并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统计术后病理确诊或高度怀疑为子宫肉瘤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并随访其预后。结果:以诊断为子宫肌瘤入院并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共计2278例,经术后病理确诊或高度怀疑为子宫肉瘤患者共8例,约占0.35%(8/2278);术后2例病理经上级医院再次复核后考虑为良性,另有一例术后8个月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大网膜、肠系膜、腹膜已有多发转移病灶。其余无复发或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分碎器误用于子宫肉瘤的机会非常小,其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仍是可行的,但同时应重视分碎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并采取措施规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