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肖承悰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痛经临床经验浅析

    作者:刘雁峰;史梅莹;王铁枫;王东红

    肖承悰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资深专家、妇科首席教授、丰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肖承悰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阳气不足,寒凝血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痛经的主要病机之一,并据病机特点采用温经通络,化瘀行气止痛之法,运用古方"葫芦巴丸"加减施治,临床收效颇佳.现将其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症痛经的经验浅析如下.

  • 李军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验案2则

    作者:李晶晶

    李军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哈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成员,全国名老中医金季玲传承工作室成员. 从事中医妇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三十载,擅长治疗妇科常见及疑难疾病,在临床诊疗中,灵活运用经方,常效如桴鼓. 笔者有幸随师跟诊学习,受益匪浅. 现将其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验案2则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 巧用葫芦巴丸治阴挺

    作者:陈珑

    阴挺又称阴脱、产肠不收,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常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临床常见气虚型、肾虚型.气虚型多见子宫下移或脱出于阴道口外,劳累后则加剧,小腹下坠,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细.其病机系气虚下陷,摄纳无力.肾虚型表现为子宫下脱,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舌淡红,脉沉弱.究其病机乃为冲任不固,带脉弛纵,无力系脱.

    关键词: 葫芦巴丸 阴挺 医话
  • 中药葫芦巴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观察

    作者:杨国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发于25~45岁的生育年龄妇女,估计3%~10%生育年龄妇女患有此病.在不孕症患者中25%~35%有内异症存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