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阴道多普勒超声与病理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惠媚;郑汉能;罗柳萍

    目的 探讨经阴道多普勒超声与病理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诊断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高危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行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病变良恶性,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定经阴道多普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性,比较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在子宫内膜病变类型中诊断差异,根据患者是否为良恶性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病内膜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VSen)、阻力指数(RIen).结果150例高危患者经病理诊断,52例患者为恶性病变,98例患者为良性病变.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在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诊断灵敏度为92.31%,特异性为98.98%.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在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中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1,P=0.7970;χ2=0.0855,P=0.7700;χ2=0.3420,P=0.5587;χ2=0.2400,P=0.6242).两组患者PVSen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0747,P=0.2843);良性组患者RIen值高于恶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2.1033,P=0.0000).结论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其诊断阳性符合率、疾病类型与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表达

    作者:黄凯清;梁立治;彭文明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1998年至2006年手术切取的绝经后子宫内膜标本97例,其中绝经后萎缩的子宫内膜35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3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3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Ki-67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组ER、PR的表达明显高于萎缩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P<0.05).Ki-67在绝经后萎缩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逐渐增强(P<0.05).结论 (1)雌、孕激素受体含量升高是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2)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巾Ki-67的高表达可预测息肉可能发展为癌.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