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率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预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精子自发顶体反应(AR)率对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2014年11至12月行IVF-ET的男方精液检测精子自发AR率,分别以自发AR率6%~12%为界限值统计患者自发AR率与IVF结局如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优胚率间的关系.对该周期进行鲜胚移植的患者,统计其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并依据妊娠结果比较患者自发AR率及顶体酶定量值.结果 共有202例纳入研究,精子平均自发AR率为5.99%±5.18%.其中自发AR率≥9%与<9%的两组其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及优胚率分别为81.33%比83.85%、60.53%比60.99%以及51.10%比59.67%,其中两组间优胚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自发AR率≥8%及<8%的两组,其第一个鲜胚移植周期生化妊娠率分别为48.57%(17/35)及69.64%(78/112),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7.14%(13/35)及63.39%(71/11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2及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临床妊娠者男方精子自发AR率(5.41%±3.87%)小于未临床妊娠者(7.40%±6.79%),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而两者间顶体酶定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79±68.50)比(153.62±59.59) μU/106,P=0.06].此外,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自发AR率与临床妊娠结局有关(OR=0.93,95% CI:0.87 ~0.99,P=0.03).结论 精子自发AR率对于预测IVF结局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与IVF优胚率及妊娠率有关.自发AR率越高,优胚率及妊娠率越低.顶体酶定量值对IVF结局无显著预测意义.
-
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率与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率以及两种精子处理方法与体外受精(IVF)胚胎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将200例接受IVF治疗的男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精液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上游法优化精子,两组均进行常规IVF授精.比较两组间受精率和优胚率,分析观察组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率与胚胎质量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受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率与受精率呈负相关(r=-0.890,P<0.05).观察组患者优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率与优胚率呈负相关(r=-0.647,P<0.05).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上游法有助于分离自发顶体反应率更低的精子,从而提高IVF成功率,而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率在预测胚胎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