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真空断路器生产伴生X射线危害干预前后比较

    作者:王忠立;胡新梅

    目的 了解真空断路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改造后的效果.方法 对宝鸡市所有存在真空断路器生产的国有企业进行全面调查,选择3家调查资料完善的企业(甲企业为真空灭弧室高压老练试验,乙、丙企业为真空断路器工频耐压试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及检测、健康检查、个人剂量检测和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防护改造前,真空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时,操作位和防护室周围平均射线剂量率水平:甲企业分别为(13.120±4.924)、(56.167±46.029)μ Gy/h,乙、丙企业分别为(7.130±7.303) (11.788±16.393)μGy/h.改造后检测结果与改造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白细胞总数减少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防护改造前观察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25±0.37) mSv/a,与工业射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义(P<0.01);防护改造后为(0.57±0.32) mSv/a,与工业射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生X射线是真空断路器生产过程中重要和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改造后的防护效果良好.

  • 真空断路器电离辐射危害研究

    作者:王忠立;路建超;杨海峰;胡新梅;赵丽;郭强

    目的 探讨真空断路器耐压测试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情况.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与放射卫生调查,分析其生产工艺,并对工作现场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真空断路器分闸状态下进行测试时,测量点改造前周围辐射水平明显高于国家标准,改造后周围辐射水平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且改造前后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真空断路器分闸状态下进行测试时,符合X射线产生的基本原理,产生伴生X射线.建议加强工作人员防护,制定相关国家标准.

  • 真空灭弧室伴生X射线健康危害研究

    作者:路建超;王忠立;杨海峰;胡新梅;康志东;郭强;晁晖;刘红英;赵丽

    目的 对真空灭弧室伴生X射线健康危害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放射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健康体检、个人剂量监测及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结果 真空灭弧室高压试验设备防护前处于分闸状态时,操作位平均辐射水平达到(10.13 ±6.11)μGy/h,高达到20 μGy/h.防护网外30 cm处平均达到(31.36±15.78) μGy/h,高达到75 μGy/h.改造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试验作业人员白细胞减少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护改造前高压试验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1.25 mSv/a.与工业探伤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防护改造后人均年有效剂量0.57 mSv/a,与工业探伤人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生X射线是真空灭弧室高压试验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必须纳入辐射工作场所进行管理.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