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外肺水指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价

    作者:孙丽晓;高心晶;李智伯;冯全胜;王志勇;汪维杰;徐磊

    目的 评价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柏林标准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探讨其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行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入选时的氧合指数(OI)值分为轻、中、重度3组.分别记录轻、中、重度患者入选时特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程度ARDS患者的EVLWI值与PVPI值.分析EVLWI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PVPI、OI的相关性,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预后评价的准确性.结果 54例患者中轻度ARDS 18例,中度ARDS 22例,重度ARDS 14例.随ARD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28 d病死率逐渐增加,中、重度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54.5%(12/22)、57.1%(8/14)比22.2%(4/18),均P<0.05].54例患者72 h内独立测量PiCCO指标216次,显示EVLWI随ARDS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轻、中、重度患者EVLWI分别为11(10,13)、14(11,16)、17(12,23) mL/kg,U=15.556,P=0.000],PVPI的变化趋势与EVLWI相同[轻、中、重度患者PVPI分别为2.0(1.8,2.5)、2.7(2.0,3.9)、3.7(2.1,4.8),U=16.552,P=0.000].EVLWI与OI呈显著负相关(r=-0.599,P=0.000),PVPI与OI呈显著负相关(r=-0.541,P=0.000),EVLWI与PVPI呈显著正相关(r=0.811,P=0.000),EVLWI与ITBVI呈正相关(r=0.168,P=O.041).0、24、48、72 h的EVLWI值及APACHEⅡ评分对预后评价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9±0.082、0.642±0.082、0.702±0.078、0.719±0.076、0.783±0.068,95%可信区问(95%0)分别为0.479 ~ 0.799、0.483 ~ 0.802、0.551 ~ 0.852、0.570 ~ 0.869、0.648 ~0.918; 72 h EVLWI> 13 mL/kg时,预后评价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61.5%.结论 柏林标准与EVLWI、PVPI结合起来可以准确评估ARDS的严重程度,动态观察ARDS患者EVLWI可作为预后的评价指标之一.

  • ARDS诊断——“柏林标准”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杨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高,其早期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然而,当前ARDS诊断标准的准确性备受质疑,临床迫切需要便捷可靠严谨的诊断标准.“柏林标准”从起病时间、氧合指数、肺水肿的来源及胸部影像学表现四个方面对ARDS进行诊断,是既往诊断标准的总结与延伸,其有效性及准确性已被证实,对于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有重大意义.

  • 柏林标准对9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作者:王黎;林锦乐;田方;王立军;张文武

    目的:探讨柏林标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科首日留取桡动脉血检测氧合指数,并根据氧合指数分为3个亚组.主要研究截点为:7d、28 d存活情况并记录死亡患者生存天数;次要观察截点为:入科首日、3d呼吸模式、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7d观察截点提示轻度组死亡5例(15.2%),中度组死亡9例(19.1%),重度组死亡5例(31.3%),3个亚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P>0.05);28 d观察截点提示轻度组死亡10例(30.3%),中度组死亡17例(36.2%),重度组死亡12例(75.0%),3个亚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P<0.05).3组死亡患者生存天数/中位数类似[(7.52±6.5)/5 vs.(7.70±7.2)/5 vs.(10.75±8.25)/9,x2=1.08/1.78,P>0.05)].通气模式方面,首日3个亚组患者分布基本相似(x2=1.43,P>0.05),但3d时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94,P<0.05);相较于首日,轻度组接受鼻导管吸氧、有创通气比例均有所增加(12.1%/18.2%,45.5%/69.7%),中度组无创、有创通气比例有所增加(19.1%/29.8%,34.0%/61.7%),重度组接受有创通气比例则为高(62.6%/93.8%).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标准将轻度组纳入诊断范围,有助于早期识别,扩大预警效应,分层方法对远期生存率具有可比性,重度组需更早地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变化对其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鸿飞;崔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1,2]因为肺泡上皮组织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引起肺组织发生弥漫性水肿的症状,高通透性肺水肿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本研究根据2012 年柏林定义的ARDS严重程度分层将ARDS 患者进行分级[3,4],柏林定义根据氧合指数将ARDS分成低、中、重三级,但是诊断肺水肿仍采用排除性方法[5,6].本文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 ARDS 患者的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I)和肺毛细血管渗透指数(pulmonary capillary permeability index,PVPI)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