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学机能学教学实验中离体肝脏灌流大鼠模型的构建
目的:构建医学机能学创新实验教学库的离体肝脏灌流大鼠模型。方法自门静脉进行灌流,按照不同灌流流出静脉,将大鼠分为下腔静脉与上腔静脉流出通路组。观察两组间手术时间、漏液情况。确定佳流出通路后,分别灌流含或不含牛黄胆酸钠的K-H灌流液。检测不同时间点两种灌流液组的ALT、AST、LDH。结果上腔静脉流出通路比下腔静脉流出通路手术操作更简单。同一灌流液组不同灌流时间点ALT、AST、LDH的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含牛黄胆酸钠的K-H灌流组AST的浓度低于不含牛黄胆酸钠的K-H灌流组。结论通过上述方法可构建离体肝脏灌流大鼠模型,上腔静脉流出组操作更简单,成功率更高。灌流液中增加(去除)牛磺胆酸钠并未影响灌流效果。
-
桑白皮等中药提取物对胰岛素促进离体肝脏葡萄糖消耗的影响
目的利用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技术评价中药提取物在胰岛素存在时对离体肝组织消耗葡萄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肝灌流技术,将中药提取物加入灌流液中,观察灌流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葡萄糖浓度的变化,用以评价中药提取物在胰岛素存在时对离体肝脏消耗葡萄糖的影响与肝脏损伤状况.结果受试的中药提取液在120 min内对灌流液中谷丙转氨酶没有显著性影响,桑白皮、桑枝、桑寄生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灌流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结论桑白皮、桑寄生、桑枝提取物在胰岛素存在时能增加离体肝脏葡萄糖的消耗.
-
肝脏毒理学研究中的体外试验模型
外源性化合物致肝损伤是毒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体内试验在研究外源性化合物致肝损伤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体外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体内试验的缺陷.肝脏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体外试验模型有离体肝脏灌流、肝组织切片和离体肝细胞(肝细胞悬液和原代培养肝细胞)等.离体肝脏灌流接近体内状态,可用于评价肝脏生理学和形态学改变;肝组织切片保存了肝脏的组织结构,可将细胞毒性检测和组织形态学结合评价肝损伤情况;离体肝细胞则从细胞水平评价化合物代谢和细胞毒性.上述体外试验模型各自具有优缺点,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模型,并与体内试验结果结合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