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益脾养肝方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血清IL-6、TNF-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脾养肝方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脾养肝方小剂量组、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给予DENA(0.5 mL/100 g)腹腔注射,1次/84 h,50 mg/(kg·周),连续给药至16周;在此过程中,益脾养肝方小、大剂量组分别给予0.5 g/mL和1.0 g/mL益脾养肝方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第16周灌胃24 h后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GGT)及IL-6、TNF-α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 模型组ALT、AST、GGT、IL-6、TNF-d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益脾养肝方小剂量组和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ALT、AST、GGT、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均<0.05).肝组织HE染色显示,益脾养肝方小剂量组和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大鼠肝脏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益脾养肝方可抑制肝癌前病变大鼠病情进展,可能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
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和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给予中药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及3DCRT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TACE和3DCRT治疗.两组疗程35~42 d(根据3DCRT治疗时间而变化).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实体瘤大小、细胞免疫功能、肝功能、生存率等方面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88.0%,对照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3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改善,CD3+、CD3+ CD4+变化,降低ALT、AST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实体瘤大小改变、生存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和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 益脾养肝方 原发性肝癌 TACE和3DCRT 临床观察 -
益脾养肝方对大鼠肝癌癌前病变NF-κB、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病理组织和NF-κB、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益脾养肝方大、小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DEN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给药16周后处死.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和体质量,肝功变化,肝组织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检测NF-κB和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YPYGF大、小剂量组的ALT、AST和GGT均明显降低,其中YPYGF大剂量组效果佳(P<0.01).病理组织结果显示,益脾养肝方可以改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能显著抑制肝组织NF-κB和STAT3的蛋白表达.结论:益脾养肝方对于大鼠肝癌癌前病变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NF-κB和STAT3表达有关.
-
益脾养肝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病理形态和脾脏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病理形态和脾脏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脾养肝方大、小剂量组,腹腔注射DEN制备肝癌癌前病变模型,1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变化,脾脏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3+、CD4 +和CD8 +T细胞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脾养肝方小、大剂量均能显著降低ALT、AST、ALP水平,且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疗效更好(P<0.01);肝组织HE、Masson染色病理切片显示,益脾养肝方大、小剂量组大鼠肝癌前病变病理形态明显改善;脾脏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益脾养肝方可提高CD3+、CD4 +T细胞数量,降低CD8+T细胞数量.结论:益脾养肝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进展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肝癌形成.
-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研究益脾养肝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导的大鼠肝癌前病变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以DENA腹腔注射制作肝癌前病变模型,喂养1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肝功能变化、肝组织匀浆中TLR4、NF-κB的表达水平及对肝组织行HE染色.结果:与模型组比较,YPYGF小、大剂量组ALT、AST、ALP、TBIL和肝组织匀浆中TLR4、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YPYGF大剂量组疗效更好(P<0.01);肝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显示,益脾养肝方可改善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结论:益脾养肝方可抑制大鼠肝癌前病变的进展,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对TLR4/NF-KB信号通路的影响,抑制炎症反应来实现.
-
中药外敷灌肠护理措施结合益脾养肝方对肝癌癌前病变患者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外敷灌肠护理措施结合益脾养肝方对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12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肝癌癌前病变患者366例,其中男性209例,女性157例,平均年龄53.7±11.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83例),在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灌肠和益脾养肝方进行护理;对照组(183例),采用西医常规护理;察看患者的体征和症状的变化情况,肝功能(ALB、ALT和AS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使用生存质量的量表来检测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患者住院后每周表写量表1次,共填写8次.结果:试验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89.1%,高于对照组的7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肝脏生化指标均有改善,试验组比对照组效果更优,护理后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和护理后1天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无差异(P>0.05),从护理后第5天至护理后两个月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生存量表前三周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四周开始至第八周,两组患者得分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灌肠护理措施结合益脾养肝方可明显改善肝癌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保护患者肝脾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益脾养肝方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34例
目的 观察益脾养肝方联合靶向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PLC)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的6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索拉非尼治疗,治疗组使用索拉非尼联合益脾养肝方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中位生存时间(mOS)、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结果 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76.47%,对照组为43.33%,其中治疗组mOS、mTTP分别为11.5个月、8个月,对照组mOS、mTTP分别为10.7个月、6个月.结论 在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益脾养肝方联合索拉非尼的疗效较单用索拉非尼的疗效在mOS、mTTP均存在优势,且具有毒副作用低、有效率高、价格低廉、整体调节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PLC) 益脾养肝方 索拉非尼 疗效观察 -
益脾养肝方对亚硝基二乙胺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的防护作用
观察中药对亚硝基二乙胺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的防护作用.方法:取亚硝基二乙胺注射后,大鼠肝脏进行固定光镜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发现该方能改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对肝索面积构成比和增生肝细胞核面积构成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该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