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ieulafoy病长期出血一例误诊

    作者:杨拥政

    1 病例资料男,50岁.因反复间断呕血,排柏油样便10年,加重半天,于1999年2月25日住院.患者于10年前始出现不明诱因的呕血、排柏油样便,开始每年发作1~2次,近3年每年发作3~4次,无明显反酸、嗳气、腹痛及进行性消瘦等,在当地按"胃溃疡出血”治疗均能及时止血,未行胃镜检查.1个月前,患者因呕血、排柏油样便3天第1次住我院.胃镜检查示胃体小弯侧有一0.3 cm×0.2 cm大小的红褐色血痂附着,拟诊为胃溃疡出血,经抗酸、止血治疗3天后出血停止出院.此次又不明原因呕吐暗红色血液1次,约200 ml,继之又先后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2次,每次约200 ml,自感头昏、乏力,拟诊胃溃疡出血,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8/min,呼吸20/min,血压97.5/60 mmHg.意识清楚,精神欠佳,中度贫血貌,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阴性,肠鸣音活跃.血白细胞7.8×109/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细胞0.24,血红蛋白75 g/L.诊断为胃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急诊胃镜检查示胃体小弯见一个黄豆大的出血点,有鲜红色血液喷出.即在内镜下于病灶周围1.5 cm处分4点各注射无水乙醇0.2 ml,出血逐渐停止,约6分钟后无鲜血渗出.后诊断为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Dieulafoy病),经输血400 ml、法莫替丁抗酸等治疗后出血停止,2周后痊愈出院.1个月后复查胃镜无异常发现,门诊随访1年未再复发.2 讨论2.1 上消化道出血常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等临床常见病引起,而由Dieulafoy病引起者少见,它是由于胃粘膜下层恒径小动脉发育不良,小动脉破裂引起的不同程度出血.近年国内报道多发生在胃,少数病例见于空肠、十二指肠及结肠,发病年龄多在48~76岁,男性多于女性,内镜下见病变外观颇似一个部分愈合的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是:每次发作时呕吐暗红色血液或咖啡色胃内容物,严重时呕吐鲜红色血液,经止血、制酸等治疗出血均能及时停止,有的患者出血点较小可不经治疗自行止血,但可反复发作.2.2 本例误诊长达10年,究其原因为:①患者每次呕血发作均在乡镇医院治疗,条件有限,未行胃镜检查;②临床只考虑常见病及多发病,忽略了少见病;③基层医院对内镜的应用及适应症缺乏了解和认识;④第1次住院行胃镜检查,由于对镜下病变认识不足,造成误诊.第2次住院及时行胃镜检查明确了病因,并行内镜下治疗痊愈.2.3 防止误诊的对策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对于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如遇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以避免误诊误治.

  • Dieulafoy病19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长锋;张斌;郑泽霖;杨蕾;李丹丹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Dieulafoy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初次胃镜检查确诊12例(63.2%),第2次检查确诊4例(21.1%),术中探查确诊3例(15.8%);14例经一次内镜下止血成功,1例经二次内镜下止血成功,4例行外科手术止血(包括1例内镜下止血后72h再出血者).结论急诊胃镜是诊断Dieulafoy病首选方法;治疗首选内镜下止血,内镜下止血不成功者,应立刻手术治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