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外膜肺氧合的抗凝与监测
肝素是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时常用的抗凝药物,抗凝不足或抗凝过度均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并且有导致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合并血栓形成的可能。因此,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时抗凝的监测以及选择其他替代抗凝药物甚为重要。
-
阿加曲班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在有高危出血倾向和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 HIT)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抗凝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有出血倾向和HIT的患者36例,分为阿加曲班组(20例)和无肝素组(16例),对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及血液净化方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无肝素组相比,阿加曲班组的治疗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3.5) h vs (3.6±1.7)h,P<0.05],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5% vs 0,P>0.05),凝血发生率明显下降(10% vs 50%,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及血清肌酐水平及各项凝血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肝素组相比,阿加曲班组治疗后血清肌酐明显下降[(312.9±171.8)μmol/L vs(455.1±289.3)μmol/L,P<0.05],PT、APTT及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下降,其中APTT和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3±28.4)s vs (30.5±6.2)s;(74.5±25.4)s vs(25±2.7)s,P<0.05]。结论阿加曲班作为一种新型抗凝剂应用于有出血风险、围手术及HIT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
Ⅱ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心内科患者发生II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筛选我院心内科自2004年1月—2013年7月间使用肝素抗凝治疗过程中产生II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根据使用肝素后血小板数减少的比例以50%为界,将患者分为明显减少组和未明显减少组。主要分析指标为性别、年龄、肝素制剂、肝素治疗时间、合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肝素前血小板计数、内生肌酐清除率、丙氨酸转氨酶以及谷氨酸转氨酶。结果:131例患者中使用肝素类型为普通肝素(介入手术过程中使用)和低分子肝素,其中血小板明显减少为32例,血小板未明显减少为99例。统计结果显示年龄和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和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可能为II型肝素诱导产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24例回顾分析
目的 回顾总结24例冠脉搭桥术(CABG)后合并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的治疗情况,以提高对该类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冠脉搭桥术后合并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情况.结合临床表现、4T评分及抗体检测情况,在冠脉搭桥术后一经确诊HIT,立即停止肝素暴露,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同时采用非肝素类抗凝药物治疗,血小板恢复后继续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结果 16例患者经检查发现栓塞证据.术后早期因栓塞死亡5例,其余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5.8±2.2)d.出院后随访1个月~3年,1例患者术后2年再次发现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桥血管栓塞,经内科支架植入后好转,其余患者出院后未再出现血栓形成或出血并发症.结论 CABG患者须重视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HIT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桥血管急性栓塞、急性肺栓塞等致命性后果,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