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吕素英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痛经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87% (37/39)]高于对照组[74.36%(29/39)],复发率[7.69% (3/39)]低于对照组[33.33% (13/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有效率高,治疗后痛经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复发率低,可在临床推广.

  • 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程艳玲;李雪英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服用GnRH-a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62例。对照组行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GnRH-a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随访1a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1a内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 重组人促黄体生成素在IVF促排卵中的研究

    作者:牛海燕;郭艺红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降调抑制过深的患者中添加重组人促黄体生成素(r-hLH)对卵巢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IVF长方案降调节后LH≤0.5 IU/L的患者37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81例):启动促性腺激素(Gn)单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FSH),第6天开始添加r-hLH 75 U/d.B组(194例):启动Gn,应用r-FSH同时添加r-hLH 75 U/d,比较两组患者的Gn用量及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E2、LH值、获卵数、2PN数、优质胚胎数、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结果:Gn用量、HCG注射日E2值、获卵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Gn天数、HCG注射日LH值、2PN数、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方面,B组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添加r-hLH可以获得较高的双原核胚胎数、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

  • 国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丽君;谭丽;赵冬梅;马丽影;黄玉荣

    目的:探讨国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的应用.方法:选2000年8月~2001年8月我院门诊不孕症患者58例,采用IVF治疗58个周期,45个周期采用达必佳(Decapeptyl)长方案降调节,13个周期采用阿拉瑞林(Alarilin)长方案降调节,进行超促排卵.结果:58个周期共获卵675个,每周期获卵数目为11.64±2.27个,受精率72.60%,卵裂率82.86%,临床妊娠24例,临床妊娠率为41.38%.达必佳组与阿拉瑞林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阿拉瑞林在IVF超促排卵中,起到了很好的降调节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GnRH-a联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孙凤艳;王玉敏;王楠;彭伟

    目的 对于单发肌瘤体积过大(≥10 cm)或多发(≥2个)肌瘤,体积均较大(≥5 cm)者,评估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子宫肌瘤病例中筛选出单发大肌瘤(体积≥10 cm)或多发(≥2个)肌瘤,体积均较大(≥5 cm)者,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分为观察组(手术联合GnRH-a组)和对照组(单纯手术组).比较观察组病例GnRH-a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和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共纳入子宫肌瘤病例89例,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5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观察组GnRH-a预处理前后比较,肌瘤大小[(8.3±2.1)cm比(11.9±2.7)cm]减小(P<0.01),血红蛋白浓度[(113.0±23.0)g/L比(92.0±15.0)g/L]升高(P<0.01),单发大肌瘤(≥10 cm)者例数[13例(34.2%)比28例(73.7%)]减少(P=0.001),多发(≥2个)肌瘤(≥5 cm)者例数[7例(18.4%)比19例(50.0%)]减少(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128.8± 41.0)min比(150.9±54.3)min]减少(P<0.01),术中出血量[(224.7±172.5) ml比(379.8±266.1) ml]减少(P<0.01),输血率(7.9%比33.3%)减少(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nRH-a的使用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手术进行;联合治疗方案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扩大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用范围,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冻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李朋粉;谭丽

    目的 探讨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冻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冻融胚胎移植(FET) 83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自然周期210个,激素替代周期628个.按移植后是否应用GnRHa分为:自然周期移植后用GnRHa组(72个),自然周期移植后未用GnRHa组(138个),激素替代周期移植后用GnRHa组(111个),激素替代周期移植后未用GnRHa组(517个).分别比较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GnRHa组和未用GnRHa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自然周期移植后用GnRHa组临床妊娠率(61.11%)和胚胎着床率(40.85%)高于自然周期移植后未用GnRHa组(44.93%、30.26%,P<0.05).而激素替代周期中,应用GnRHa对妊娠结局未见改善.结论 移植后给予GnRHa对自然周期FET患者可显著提高妊娠率和着床率,而对激素替代周期并无明显效果.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GnRH-a及小剂量雌激素反加疗法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银春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小剂量雌激素反加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GnRH-a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GnRH-a联合小剂量雌激素反向添加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及癌胚抗原(CA125)水平、VAS评分、Kupperman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及CA125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Kupperman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潮热、情绪不稳及性欲减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乏力和失眠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术后采用GnRH-a联合雌激素反加疗法可以显著改善低激素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 腹腔镜配合米非司酮与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倪凤云;赵开建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巩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随机分为三组,应用米非司酮组80例,应用GnRH-a组56例及采用药物治疗对照组60例,比较三组症状缓解情况、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 米非司酮组与GnRH-a组患者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8.94%及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米非司酮组与GnRH-a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0.52%及7.69%,显著低于采用药组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米非司酮组与GnRH-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用药后血清雌二醇(E2)水平下降至210 pmol/L左右,但仍维持在卵泡早中期水平;而GnRH-a组用药后E2水平显著下降至65 pmol/L左右,达到绝经水平.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预防复发治疗有效、方便、价廉、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 半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

    作者:周萍;栾峰;梁敏洪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4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用量组(21例)术后给予达菲林3.75 mg,肌肉注射,每4周1次,连续6次,半量组(20例)术后给予达菲林1.9 mg,肌肉注射,每4周1次,连续6次.结果 两组患者痛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两组患者至用药12周妇科检查盆腔触痛消失,所有患者肛门坠胀感缓解,传统用量组临床缓解率为87.1%,半量组为8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用量组21例患者B超检查复发率为4.8%,半量组为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用量组21例患者78.6%患者出现明显的潮热、多汗等低雌激素症状,半量组2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低雌激素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半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缓解低雌激素症状是安全有效的,半量疗法能减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不良反应而不影响其疗效.

  • 单纯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

    作者:陈丽玲

    目的:探讨分析单纯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照组应用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月经量减少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单纯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后意外妊娠的护理

    作者:曾义真;陆丹;彭旭霜;彭翠娥

    总结12例不孕症患者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发生意外妊娠后的护理要点.提出生殖中心护士应熟悉IVF-ET中使用GnRH-a后意外妊娠的原因、特点,针对性做好预防意外妊娠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观察,尽早发现意外妊娠,配合医生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发生意外妊娠后的护理及术后健康指导,以提高IVF-EVT成功率.

  • 短效与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用于长方案降调节的效果比较

    作者:宋璇;张颖;张真珍;周晓燕;张昌军

    目的:比较同种药物不同剂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方案促排卵的效果.方法:根据使用不同剂型的GnRH-a降调节,将接受长方案超促排卵治疗的206例患者分成GnRH-a短效组(A组)及GnRH-a长效组(B组),比较两组的降调节效果、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及时间、激素水平、获卵数、优质胚胎数、胚胎冷冻率、妊娠率等.结果:B组Gn用药时间及用量高于A组,分别为(11.62士1.32)d,(10.97士1.20)d]和[(37.87±12.95)支,(29.58±9.93)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胚胎率A组高于B组,分别为:45.4%和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获卵数、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控制性超促排卵长方案中应用同种药物不同剂型GnRH激动剂对垂体均有满意的降调,妊娠结局相似,应个体化选择用药方案.

  • 中期因子在GnRHa治疗后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马小梅;李娜萍;刘海防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期因子(midkine,MK)表达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经GnRHa治疗后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MK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 MK蛋白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在位内膜更为明显(P<0.05).GnRHa治疗后MK表达下调,以在位内膜更为明显(P<0.05).GnRHa治疗前后,MVD与MK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MK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其通过血管生成发挥作用;抑制血管生成是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个可能的机制.

  •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祥炽;黄巧灵;刘燕;龚毅;朱芸;郑艳萍;熊承良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EMs不孕患者手术后根据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n=27例)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n=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术后妊娠、流产情况,检测疾病相关及复发相关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P<00.5),而复发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44.4%)(P<0.05);两组患者血清疾病相关指标(CA125、CA199、PP14、HE4)及复发相关指标(MMP-9、TIMP-1、VEGF)表达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1年内妊娠率、1年后妊娠率及总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流产例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 GnRH-a治疗 EMs不孕症合并不育症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疾病复发和提高受孕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滢毅;朱长艳;秦莉;蔡莉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Ⅰ~Ⅳ期EM合并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分别给予醋酸曲普瑞林与孕三烯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EM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EM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面色潮红3例;对照组出现体重增加2例、痤疮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影响持续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症,可降低EM复发率、提高妊娠率,值得推广应用.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

    作者:刘勤

    目的:探究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诊治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全部患者实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结果: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子宫体积变化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血清CA125水平变化情况等方面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临床表征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 口服避孕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唐慧珍;高士友;阳翎;邓朝辉;陈辉莲;李燕;汤倩倩

    目的 观察口服避孕药(OC)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5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降调节患者其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行IVF/ICSI-ET的不孕患者(排除PCOS患者)共191例,其中A组74例患者予OC联合GnRH-a降调节,B组117例常规黄体中期予GnRH-a降调节.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性囊肿情况、Gn使用时间、总剂量、HCG日E2水平、获卵数、MII卵、受精率、卵裂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周期取消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Gn使用时间、总剂量、获卵数、MII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及流产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患者降调后功能性囊肿形成明显减少、周期取消率较低、OHSS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在IVF-ET中使用OC预治疗能减少功能性囊肿的形成、降低OHSS发生率,且能较好地控制超促排卵的时间.

  • 来曲唑联合促卵泡素及GnRH-a治疗PCOS84例患者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唐慧珍;孟琳

    目的 探讨来曲唑(LE)联合促卵泡素(u-FSH)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84例输卵管通畅的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来曲唑(LE)组(48例)、克罗米芬(CC)组(36例),按照治疗程序,分别以来曲唑(LE)+促卵泡素(u-FSH)+达必佳(GnRH-a)和克罗米芬(CC)+促卵泡素(u-FSH)+达必佳(GnRH-a)治疗,监测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成熟卵个数、E2水平、LH水平,分别统计排卵率、妊娠率、多胎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症(OHSS)发生率. 结果 第10、13 d及GnRH-a注射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LE组和CC组分别为(6.64±0.15)、(8.22±0.19)、(9.68±0.13)mm和(5.12±0.13)、(6.42±0.13)、(7.56±0.11)mm;LE组血清E2为(707.20±10.13) mmol/L,低于CC组的(1 027.80±41.22) mmol/L; LE组优势卵泡数平均为(2.22±0.13),低于CC组的(3.06±0.11).LE组的OHSS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CC组的8.3%(3/36).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PCOS患者,LE联合u-FSH及GnRH-a可降低血清中的E2水平,减少OHSS和多胎的发生,提高妊娠率,是PCOS促排卵较理想药物.

  • 腹腔镜下个体化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5例疗效观察

    作者:向亚利;毛平

    目的 总结个体化腹腔镜手术与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5例,根据不同临床表现、治疗愿望及镜下所见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方案.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生殖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及疗效等情况.结果 随访12个月,失访2人,成功随访率为97.3%(73/75),完全缓解29例,缓解34例,无效10例;复发21例,受孕15例.治疗6个月后,患者FSH、LH、E2与PRL均下降,但只有FSH、LH与E2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 <0.05.反向添加42例,对盗汗、潮热及睡眠不良患者,反向添加效果较好;而对阴道干涩、突破出血及关节疼痛效果不明显.结论 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大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蒋珊珊;胡京辉;沈燕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体积>孕12周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子宫体积>孕12周的4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给予亮丙瑞林皮下注射3~6针,治疗后1个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药物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的变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肌瘤相关症状的变化、用药后的副反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有无并发症和随访术后肌瘤是否复发等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在GnRH-a治疗前B超检查测定子宫平均体积(705.47±282.37)cm3,治疗后平均体积(331.95±84.53)cm3,缩小5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a治疗前B超检查测定子宫肌瘤平均体积(237.59±138.46)cm3,治疗后平均体积(81.59±46.44)cm3,缩小6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a治疗前血红蛋白值为(97.80±20.19)g/L,治疗后血红蛋白值为(119.63±12.0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5年,均恢复良好,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 术前应用GnRH-a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显著缩小肌瘤体积、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从而使子宫体积>孕12周的肌瘤患者能够完成保留子宫的微创手术.

537 条记录 20/27 页 « 12...17181920212223...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