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上颌神经诱发三叉神经皮层电位的研究

    作者:王雨生;高山;刘文;卢建慧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的分支上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的特点及与三叉神经其他分支皮层诱发电位的差异.方法通过刺激10名健康成人的眶下神经,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结果①刺激发生20ms左右出现P1,其后N1~N5等9个波峰依次出现;②P3、N3、P4潜伏期稳定,N3~N4振幅高且图形规律;③上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与下颌神经皮层诱发电位无明显差异.结论上颌神经TSEP中高峰电位出现于110ms的N3P4波,波幅>10μV,其潜伏期相对稳定,形成上颌神经TSEP的特点,早期的P1~N2波幅较低,但可以因周围神经的改变而有较大的变化;正常上颌神经的TSEP各波潜伏期、图形特点、峰峰电位差与下颌神经TSEP差异不明显.根据图形特点、参数可以作为临床三叉神经上颌支功能状态和病理改变的判定指标.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作期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变化

    作者:李晓裔;伍国锋;咸力明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发作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急性VBI患者做BTEP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用30例相应正常人做对照.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结果比较相差显著,异常表现为T2、T3波的潜伏期延长,波形变化,T2~T3IPLD(IPLD:峰间期)延长和T1~T3IPLD延长.结论BTEP对VBI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三叉神经分支皮层诱发电位及其与瞬目反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娜;庞蕾;许维刚;李希吉;王雨生

    目的:探讨健康者三叉神经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TSEP)的关系及特点,比较图形及数据差异,探讨经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与瞬目反射(BR)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电刺激30例健康成人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电刺激眶上神经,记录瞬目反射R1、R2和R2'相关数据,应用SPSS统计程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q检验.结果: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和瞬目反射各波潜伏期相关性不显著,呈低度相关.各分支诱发三叉神经皮层电位P1、N1、P2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2、P3、N3、P4、N4、P5、N5各波潜伏期三支差异不明显,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各波较其他两支延迟.结论:TSEP与BR具有不同的传导通路,各波潜伏期无明显相关性.不同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早期波的潜伏期具有差异,与神经传导通路相适应;后续各波具有一致性.临床应综合分析以判定神经功能状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