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方式全脑造影术并发症比较分析

    作者:刘超;刘静才

    虽然MRA和CTA作为无创脑血管病的检查手段相继出现,但截至目前为止,全脑血管造影术(DSA)仍然作为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1,2].我院神经内外科自2002年开始开展神经介入诊疗.在以往的介入诊疗中,为了不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我们只对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在术中使用高压灌注线,对预防血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对单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未采用高压灌注线,随即发现术中虽应用肝素化抗凝,但部分患者导管和动脉鞘中仍有血栓形成,甚至个别病例导管和动脉鞘内的血栓脱落至脑血管及股动脉内,造成脑血栓和股动脉血栓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因此,我院从2005起在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时开始探讨应用高压灌注线,报告如下.

  • 高压灌注线联合微量肝素在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李淑英

    [目的]探讨高压灌注线联合微量肝素在全脑血管造影中预防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病人寻求一种更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5月的204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对不同肝素用法血栓形成的例数.[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实验组术中鞘内血栓、造影管内血栓、术后病人不同部位血栓梗塞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灌注线联合微量肝素在全脑血管造影中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神经介入患者高压灌注线一次性排气方法的探讨

    作者:王欣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患者高压灌注线一次性排气成功的技巧.方法将接受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共180条高压灌注线)分成A、B 2组,A组茂菲氏管内含1/2液量,B组茂菲管内含2/3液量,分别进行排气,比较茂菲氏管内不同液量一次性排气的成功率.结果 A组(1/2液量)成功率为76.7%,B组(2/3液量)成功率为97.8%,2组成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茂菲氏管内液量在1/2~2/3时,液量越多,一次性排气成功率越高.

  • 全脑血管造影术高压灌注线的应用体会

    作者:明艳;唐晓燕;明洁;毛露霞;王彦华

    在神经介入血管内的诊断和治疗中,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是基本的基础操作,也是常用的诊疗技术[1].我科自1998年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及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如: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栓塞术、脑动静脉畸形(AVM)栓塞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