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持续性枕后位中的应用

    作者:李霞

    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病率为4%~5%,虽然持续性枕后位被称为轻微的胎头位置异常,但手术产率高,难度大.1987年,全国难产协助组调查结果显示,403例持续性枕后位中,剖宫产76.1%,阴道助产17.4%,总手术率93.5%.近年来,上述发生率更有增高趋势.根据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病率,手术产率及其对母儿的危害,对持续性枕后位如何进行防治显得十分重要.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对活跃中、晚期发现持续性枕后位者行徒手旋转胎头术,降低了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 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水凤

    目的 观察产程进入活跃期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妊娠37~42周,临产后经B超检查证实为枕后位的产妇65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5例.2组均行催产素处理,其中观察组加用经阴道徒手旋转儿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的矫正手法,比较2组分娩结果.结果 观察组有25例经阴道分娩,占83.3%;对照组仅8例经阴道分娩,占22.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 产程进入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可降低难产发生率.

  • 第一产程综合性干预预防头位难产的效果分析

    作者:韦育红;龚坚;杨炎;李金燕

    目的 观察第一产程中进行综合性干预预防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单胎头位分娩的初产妇4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在第一产程中行人工破膜术、静推安定和徒手扩张宫颈法及徒手旋转胎头术,如有宫缩乏力者静滴缩宫素加强宫缩.对照组在第一产程中如有宫缩乏力者除给予静滴缩宫素加强宫缩外未作其他处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潜伏期时间(300±40.1)min、(540±60.0)min,第二产程时间(50±30.0)min、(68±21.1)min,第三产程时间(8±5.0)min、(15±5.2)min,阴道顺产率82.5%、64.5%,剖宫产率12.0%、22.5%,产后出血率0.5%、4.0%,新生儿窒息率5.0%、1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第一产程进行合理的综合性干预能缩短潜伏期和各个产程的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