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不同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研究

    作者:冉屹东;刘璇

    目的:临床研究改良Nance弓前方牵引矫治器和树脂冠腭开展前方牵引矫治器,观察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前方牵引对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治疗前后骨骼、牙齿、面型的变化,评价其临床矫治效果。方法选择24例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分别应用改良Nance弓前方牵引矫治器和树脂冠腭开展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两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比较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两个治疗组SNA、ANB、NA-PA、Ptm-A均增大,A点分别前移1.99 mm和2.61 mm,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均有效,有利于Ⅲ类骨骼的调整,但树脂冠腭开展前方牵引组A点前移较多。

  • 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早期Ⅱ类错合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研究

    作者:陈晓霞;王岩松;刘建林;戴娟;刘畅

    目的:研究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早期Ⅱ类错合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替牙早期Ⅱ类错合患儿进行研究.采用T4K矫治器治疗患儿6个月,对比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模型测量值、X线头影测量数据以及上面高、下面高、下面高比例,随访3年,分析X线头颅侧位片的检测数据.结果: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前牙覆合值、前牙覆盖值、上牙弓拥挤度、下牙弓拥挤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更低,上牙弓宽度和下牙弓宽度较治疗前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SNA角、ANB角以及U1-SN角和覆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NB角、L1-MP角以及U1-L1角和下颌平面角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上面高、下面高以及下面高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年显示,ANB角和L1-MP角较治疗6个月后明显降低(P<0.05),而SNB角、U1-L1角、下颌平面角、上面高、下面高、下面高比例、覆盖均较治疗6个月后明显增高(P<0.05).结论:应用T4K矫治器对替牙早期Ⅱ类错合患儿进行治疗的疗效较好,有利于其康复和预后,值得在临床上给予相应的推广.

  • 上海市徐汇区替牙早期儿童错(牙合)畸形情况调查

    作者:陈双;罗娟娟;樊明月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儿童替牙早期错(牙合)畸形的流行情况,为儿童口腔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徐汇区10所公立小学的2~4年级替牙期学生1 239名进行错(牙合)畸形调查.[结果]儿童替牙早期错(牙合)畸形检出率为74.09%,其中女性的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错(牙合)畸形检出率依次为深覆盖(30.83%)、深覆(牙合)(29.78%)、前牙拥挤(28.41%)、反(牙合)(14.77%)、开(牙合)(4.76%).[结论]徐汇区儿童替牙期错(牙合)畸形检出率较高,需在替牙早期制定相应的阻断措施,降低恒牙期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和严重度.

  •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疗效评估

    作者:蔡智芳;王建国;侯敏

    目的 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儿童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 14例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患儿,戴用口内环托活动矫治器配合面具式前方牵引1年.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判断前方牵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向下生长;A点前移,SNA角、ANB角显著增大;下颌骨前部向前生长受抑制并顺时针旋转,Wits值显著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颌骨前移、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面下1/3前后关系协调.在矫治的保持时期,所有患儿恢复正常的生长型.结论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今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 钢丝粘结固位替牙早期外伤恒前牙的研究

    作者:丁永红;李慧宏;郑永明

    目的 观察钢丝粘结固位替牙早期外伤松动的恒前牙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36颗外伤松动恒前牙进行钢丝粘固位并进行为期半年的疗效评估.结果 本组病例经临床检查和X射线观察,患牙无松动,功能良好,牙周膜宽度正常.结论 钢丝粘结固定法效果稳定可靠,特别适用于混合牙列时期的儿童前牙外伤病例.

  • 一种用于替牙早期或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活动矫治器介绍

    作者:程红江

    1矫治器的制作取模,用蜡片做咬合记录,垂直方向打开咬合至反(牙合)牙脱离咬合锁结,水平方向下颌尽可能后退至反(牙合)牙切对切,然后上(牙合)架.水平邻间钩的制作:一般用0.7mm不锈钢丝弯制,先用梯形钳弯出末端小圈,再用三德钳钳喙缩小及调整小圈,圈的走向是:从龈乳头的远中开始到龈乳头的近中再水平弯到龈乳头的外侧然后水平回到龈乳头的远中.小圈弯好后再用平头钳将钢丝弯成与小圈垂直,沿着邻间隙弯向牙殆面,然后弯进舌侧基托中(图1).双曲舌簧的制作:常用0.5mm不锈钢丝弯制,1个前牙反殆,就用梯形钳把钢丝弯成一个"(S)"形作为舌簧的加力部分;2个或2个以上前牙反(牙合),就用梯形钳把钢丝弯成2个"(S)"面对面头部接在一起形成1个"(S)"形作为舌簧的加力部分.将弯制好的双曲舌簧加力部分用腊在模型上封住,再在上面覆盖塑料基托(图2).

  • T4K矫治器治疗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的疗效观察

    作者:罗祥友;张国鹏

    目的 通过矫治前后对比,观察T4K矫治器对于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正畸门诊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6~10岁,在2012年11月~2013年3月戴用澳大利亚Myofunctional Research公司的T4K功能矫治器,治疗前后制取工作模型进行模型测量分析.结果 T4K矫治5个月后,20例患者的磨牙关系均由安氏Ⅱ类转为安氏Ⅰ类;前牙覆合平均减小3.00 mm,前牙覆盖平均减小2.25 mm;上牙弓后段宽度平均增加1.50 mm,下牙弓后段宽度平均增加2.50 mm;上前牙拥挤度平均减小2.75 mm,下前牙拥挤度平均减小3.00 mm.结论 T4K矫治器用于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能明显改善患者咬合关系,达到预期治疗目标,且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