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妇女AIDS知识 态度 行为情况调查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妇女对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为制定中国妇女预防与控制AIDS的工作方针与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8个AIDS流行率不同的省,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式,每省抽取1个城市的15~49岁城市妇女100人,共计800人.主要了解中国城市妇女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AIDS流行及潜在的危险行为因素等.结果有效表792份(99.0%).(1)90%以上的调查对象对性交和输血途径传播AIDS有正确认识,而20%调查对象对母婴传播途径缺乏认识;近1/2的调查对象对蚊虫叮咬、干吻等非传播途径存在错误认识;(2)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是否需要隔离,是否应继续学习或工作,回答正确率仅为27.1%和55.3%,表明人们对AIDS存在歧视甚至恐惧认识;(3)6.9%的调查对象认为少量毒品对人无危害;11.9%的调查对象周围有朋友吸毒;0.4%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吸毒;0.7%的调查对象有吸毒史(其中0.08%静脉吸毒);0.7%调查对象的丈夫有吸毒史(其中0.04%为静脉吸毒);(4)1.1%的调查对象有婚外性伴侣;2.5%拒绝回答该问题;(5)有77.7%的调查对象采取宫内节育器及结扎等避孕措施,仅6.2%调查对象每次性生活都用安全套;(6)10.8%的调查对象存在生殖系统炎症;(7)85%的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电视获得有关艾滋病防治的信息,81.0%希望通过报纸、60.0%的妇女希望通过宣传手册获得信息.结论有针对性地在妇女人群中开展有关AIDS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是预防和控制AIDS的重要措施之一.
-
北京市城郊两区娱乐服务场所暗娼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郊两个区娱乐服务场所的暗娼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现状,评估暗娼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为在暗娼中开展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娱乐场所进行抽样,对场所内暗娼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及采血检测.结果 调查341名暗娼,近一周商业性伴数中位数为3人.近一次与商业性伴和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72.9%和49.3%;近一月与商业性伴和固定性伴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4.1%和26.7%.城区暗娼商业性伴数高于郊区,近一次与商业性伴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和近一月与商业性伴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均小于郊区.2.9%的暗娼吸毒.近一年出现性病相关症状的比例为41.1%,其中到正规医院就诊的占75.7%.无一例感染艾滋病,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7%和12.1%.结论 北京市城郊两区娱乐服务场所暗娼中存在引起艾滋病感染和流行的危险行为因素,且城区暗娼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高于郊区.提示应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的艾滋病干预工作,尤其是应把城区作为干预工作的重点.
-
山东省性病人群AIDS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山东省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探索艾滋病(AIDS)流行因素和特征,以便为今后控制AIDS在山东省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9个市的部分性病门诊就诊者3 406人进行了调查.现场匿名填写调查表,对被调查者一般情况、近3个月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曾患性病情况等进行调查,同时进行HIV、梅毒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山东省首次在性病人群中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有婚外性行为者占53.76%.近3个月安全套使用情况:1 934人回答了该问题,占56.78%,其中仅有8.32的人每次都用.结论提示山东省HIV感染已经由性乱人群向高危人群(性乱、多性伙伴)和一般人群(夫妻)之间播散.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使其改变高危行为或采取安全性行为,是目前控制AIDS播散的重要时机.
-
HIV-1感染恒河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C2-V3区基因序列变化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恒河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s),并在其中传代的可能性.方法用HIV-1感染原代猴PBMC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培养0、2、3、7天时上清液中的HIV-1 P24抗原,以观察HIV-1在猴细胞中的复制情况,比较HIV-1分别在人和猴细胞感染的复制动力学.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HIV-1的env基因,并对其C2-V3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HIV-1毒株SF33、89.6、ⅢB感染猴PBMCs后的第3天,P24抗原达到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P24抗原逐渐降低.将SF33、ⅢB、89.6、YN19四个毒株分别感染猴PBMCs并盲传3代后,P24抗原测定结果均为阴性.提取盲传各代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SF33、ⅢB、YN19、89.6感染猴细胞的第一代和89.6感染猴细胞的第二代,均可以检测到HIV 1前病毒核酸.比较原毒株env基因C2-V3区的序列发现,传代后的基因序列SF33有5个碱基改变外,其它HIV-1只有0~2个核苷酸改变.与SF33感染猴PBMCs的表现相反,其感染人PBMCs时,HIV-1的复制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结论应用3个实验株、1个临床分离株HIV-1,虽都能够感染恒河猴外周淋巴细胞,但均难以继代,提示能否用恒河猴作为HIV 1研究的动物模型,尚待进一步的体内外研究.
-
感染HIV的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孕产妇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服务的利用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在河南、广西、新疆、云南省(自治区)的15个县/市/区,对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检测发现的感染HIV的孕产妇346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结合相关医疗记录在孕期、产时和产后分阶段完成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相关行为、感染途径、PMTCT服务的利用情况等.结果 346名感染HIV的孕产妇中94.80%接受过产前检查,95.95%住院分娩,其希望住院分娩的原因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高(58.28%),服务质量好(47.27%),收费低(33.33%),能够提供PMTCT服务(33.03%),保密性好(26.97%),交通方便(23.33%)等.87.57%的母婴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者占46.82%.感染HIV的孕产妇所娩婴儿中,89.02%采取人工喂养方式,满18月龄时进行HIV检测者占93.75%.检测后咨询包含PMTCT内容、民族和文化程度对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有影响作用(P<0.05).结论 感染HIV的孕产妇对PMTCT服务的需求特殊,PMTCT服务利用尚不足,检测后咨询及咨询内容影响抗病毒药物的规范应用.建议加强HIV/ADIS高发地区基础妇幼保健服务,提高妊娠妇女早期和孕中期HIV抗体检测水平,重视感染HIV孕产妇抗病毒药物的规范应用和安全助产,为感染HIV的孕产妇及所娩婴儿提供个性化的、综合的PMTCT服务.
-
泉州市性病门诊就诊者和陪侍妇女性病感染情况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泉州市性病门诊就诊者及娱乐场所陪侍妇女中性病检出情况并将两者进行比较.方法对性传播疾病(STD)门诊就诊者及娱乐场所陪侍妇女进行临床检查及实验室确诊.结果在28 802例STD门诊就诊者中发现4 537例患性传播疾病(STD),检出率为15.8%;对4075名娱乐场所陪侍妇女进行相关检查发现812例患性传播疾病(STD),检出率为19.9%,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对娱乐场所陪侍妇女等特殊人群应加强监测检查.
-
休斯敦市享受公费医疗的HIV感染者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目的研究休斯敦市近年享受公费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的水平,分析影响疫苗接种的因素,为中国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休斯敦市公共卫生服务局"成人和青少年HIV/AIDS长期监测项目"的有关数据,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接种是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感染途径、CD4细胞数量和看病次数相关.结果2000和2001年,在休斯敦公立医院首次就诊的562名HIV感染者的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7.2%和28.5%.两种疫苗接种情况与患者年龄、性别、种族、感染途径、CD4细胞数量无关;但与病人看病次数相关.结论HIV感染者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的水平偏低,可能是由医生、病人以及医疗服务体系多方面因素造成.
-
江西省1995~2001年性病艾滋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江西省1995~2001年性病艾滋病流行动态特征,为江西省性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西省1995~2001年11个设区的市性病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用性病疫情软件及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5~2001年江西省共报告8种性病91 10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1.45/10万;淋病在全部性病中所占构成比逐年降低,其它病种的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性病男女性别之比为1.22:1,≥50岁人群性病发病增长迅速.结论江西省非淋菌性尿道炎构成比逐年增长,2001年首次超过尖锐湿疣和淋病居第1位,性病流行谱在发生改变,提示防治措施和资源分配应作相应调整.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病毒性性病也有发展和蔓延趋势.
-
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的 通过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找出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方法 使用收集的现有资料和现场咨询访谈获得的现状资料,采用横向、纵向比较和差距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给出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在机构、人员、经费、指标使用、数据管理、结果反馈和督导与评估运行七个方面的基本现状,以及在协调机制、人员能力、指标体系的使用、数据分析与利用、督导与评估水平五个方面的问题. 结论 要提高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的总体水平和质量,建立国家统一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是必要的.
-
性病门诊就诊者中男男同性恋者HIV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就诊者中男男同性恋者艾滋病(AIDS)感染情况.方法 对在北京市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性病门诊就诊的14 400人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采用金标快速检测法和酶联双抗原夹心法作初筛试验,两试验均为阳性者送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 共有149人HIV抗体阳性,占性病门诊就诊者1.03%.其中同性恋阳性者28人,在HIV抗体阳性者中占18.79%;异性传播23人,占15.44%.结论 在HIV感染人群中因性行为而感染已有一定程度的增多,尤其是同性性行为感染者的比例有大幅度提高,故应加强对同性恋人群的健康宣传教育及同性性行为的干预.
-
淋病流行株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定位分析
目的了解淋病流行株的耐药性,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定位分析.方法 2000~2001年从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到98株淋病流行株,采用K-B法测定淋球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应用碱裂解法提取相应菌株的质粒,选择NG4、NG31、NG43、NG70菌株作质粒的接合及消除试验,对耐药基因进行定位.结果 98株淋病流行株对环丙沙星、四环素、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2.65%、69.39%、50.00%;质粒总检出率为91.84%,42.5kb、39.5kb、7.4kb、4.2kb质粒分别占11.22%、41.82%、59.16%、67.32%.NG31、NG43能通过接合将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耐药性传递给受体菌,而通过质粒消除又可恢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环丙沙星的耐药性通过接合及消除未见改变.结论湛江地区淋病流行株耐药形势严峻,耐药基因定位显示,淋球菌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由质粒介导,对环丙沙星的耐药则由染色体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