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缓释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缓释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原发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定西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就诊的6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选用尼莫地平缓释片口服治疗,60 mg/次,2次/日,治疗两周后观察治疗结果;治疗组采用尼莫地平缓释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改善率分别为86.7%、93.3%.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缓释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尼莫地平缓释片,两者合用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中频治疗仪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康复治疗中采用J-18B型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市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住院治疗的155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78例)与观察组(77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土应用J-18B型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生化指标(降钙素、血清骨钙素-OC、甲状旁腺素-PTH和碱性磷酸酶-ALP),测定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骨质疏松症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甲状旁腺素明显下降,观察组各生化指标水平甲状旁腺素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其他指标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腰椎L1~L4骨密度、髋部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J-18B型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J-18B型电脑中频治疗仪 碳酸钙D3片 -
PPH术联合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对预防内痔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联合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对预防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Ⅱ~IV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尤其是预防术后出血的效果,探索一种能进一步提高其治疗彻底性、术后并发症少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75例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Ⅱ~IV期内痔患者随机分成PPH联合DG-HAL手术治疗组(85例)和单纯行PPH手术对照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大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术后触动痔动脉搏动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尿潴留、肛门失禁和吻合口狭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多普勒引导下DG-HAL通过术中结扎痔动脉的优势,能有效防止Ⅱ~IV期内痔术中、术后出血,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的出血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联合检测血清相关因子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价值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微量清蛋白(U-mALB)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94例疑似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CT等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30例)与观察组(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64例).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ys-C)、HbA1c、Hs-CRP和U-mALB,并比较各指标单独检测、联合检测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ys-C)、Hs-CRP及U-m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检测各指标时,其中检测U-mALB阳性率高,而检测Hs-CRP的阳性率低,联合检测血清(Cys-C)、HbA1c、Hs-CRP及U-mALB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检测单一指标检测阳性率.联合检测血清(Cys-C)、HbA1c、Hs-CRP及U-mALB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明显高于单纯检测单一指标.结论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Cys-C)、Hs-CRP及U-mALB明显升高,且联合检测(Cys-C)、HbA1c、Hs-CRP及U-mALB可提高检测准确度,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血清胱抑素 超敏C反应蛋白 尿微量清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了提高疗效,我们采用颈椎牵引、短波、中频电疗加按摩及全身用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
炎琥宁针剂在小儿血液病并发病毒感染的临床应用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咽和鼻咽部,其中90%为病毒感染.血液病患儿由于应用了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导致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故更易患病毒性上感,如不及时治疗,可延误原发病的治疗.中医药治疗上感有独到之处,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5月我们应用炎琥宁针剂治疗小儿血液病并发病毒性上感10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
灯盏细辛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07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灯盏细辛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与对照组103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4.8%,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运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降低血粘度,同时可改善病人的心肾功能,预防继发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说明联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
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4例脑出血患者按1:1配对分为亚低温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应用ELISA法检测24例脑出血病人(亚低温组12例,对照组12例)血清S-100B蛋白含量,同时检测11例正常人血清S-100B蛋白含量.结果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局部亚低温治疗后脑出血病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S-100B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急性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B蛋白水平较正常人高,因此S-100B蛋白可作为脑出血病情观察指标之一.②局部亚低温治疗能间接降低脑出血病人血清S-100B蛋白水平,从而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关键词: 局部亚低温 脑出血 血清S-100b蛋白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胆囊切除术是普通外科经常遇到的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微创设备的发展,尤其是胆道系统特有的解剖优势,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更是成为微创治疗的热门.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40例病人资料,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接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情况,现报告如下.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相关性.方法54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46例测定血清hs-CRP浓度含量.结果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的血清hs-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血清hs-CRP浓度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冠心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有关;血清hs-CRP水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
-
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病,多危急患者生命,其致残率极高,约75%的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约40%的患者成为重度残疾[1].传统内科治疗死亡率较高,外科手术后脑出血的死亡率明显下降[2],但术后的偏瘫与残疾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