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片窗及答案
摘要: 病例 女,47岁,因乳腺包块来诊,偶然发现肺内病变.
-
CT引导内脏与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癌痛的比较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内脏与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对上腹癌痛的镇痛效果比较.方法:48例顽固性上腹部癌症重度疼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在CT引导下分别行腹腔神经丛(F组)或内脏神经丛(N组)无水乙醇毁损阻滞治疗.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疼痛缓解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即刻全部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在治疗后第3、7、15、30、60、90天,患者的疼痛评分、疼痛程度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脏神经丛阻滞可取得与腹腔神经丛阻滞一致的效应,操作方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供临床选择.
-
超声心动图评价七氟醚诱导对新生儿及低龄婴儿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比不同浓度七氟醚诱导对新生儿及低龄婴儿左心功能的影响,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七氟醚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中的应用.方法:24名行皮肤血管瘤切除术患儿,分为6%、7%、8%三个七氟醚浓度组,分别于诱导前后测量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率(HR)、二尖瓣环后间隔侧组织多普勒频谱Sa、Ea及Tei指数.结果:诱导后各组内Tei指数、SV与EF值增大,HR、Sa与Ea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各组间EF值、SV、CO、HR、Sa与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Tei指数小于7%、8%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与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浓度七氟醚诱导均能造成新生儿及低龄婴儿左心室整体功能下降,6%浓度七氟醚诱导对左心功能影响小,应用Tei指数可以敏感地反映出七氟醚对新生儿及低龄婴儿左心功能影响.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17~55岁,平均33.8岁,分析其MRI及CT表现.结果:肿瘤均位于透明隔及侧脑室,邻近Monro孔处,5例进入第三脑室,T1WI及T2WI均表现为与皮层灰质相等或略高信号,边缘清楚,体积较大,边缘及内部可见多发囊泡,常见钙化.结论:年轻人透明隔及侧脑室多囊有钙化肿瘤,应高度怀疑中枢神经细胞瘤,MRI是术前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佳影像学方法,CT对肿瘤钙化更为敏感.
-
64排螺旋CT扫描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7年1月26例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病例行64排螺旋CT扫描.结果:26例中结肠恶性肿瘤13例(50%),小肠间质瘤4例(15.3%),小肠套叠2例(7.6%),腹股沟斜疝3例(11.5%),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3例(11.5%),肠系膜血管畸形1例(3.8%),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4例肠系膜血管病变还由DSA证实.本组应用64排螺旋CT病变定位准确率100%,定性诊断正确率97%(1例炎性病变定性不清).结论:64排螺旋CT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和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价值.
-
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评价常规 CT、HRCT和支气管造影对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价值,优化支气管扩张症的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25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摄平片后作支气管造影,造影前或后半个月内作了常规 CT和 HRCT,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膈面.常规 CT层厚和间隔均为 10mm;HRCT层厚为 1mm,间隔为 10mm.结果:25例共检出 86个病变肺段,所有病例在 HRCT和支气管造影中均发现有一叶或一叶以上病变,检出病变的肺段数分别为 80个和 83个,二者病变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常规 CT有 18例发现病变,检出病变肺段数为 55个,其病变检出率明显低于 HRCT和支气管造影(P<0.05).结论:常规 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有一定的限度,HRCT和支气管造影对病变检出的敏感性较高,但都有假阴性,因 HRCT系无创性检查,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首选方法.
-
MS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70例恶性肿瘤76个病灶,瘤体直径2.5~12.0cm,平均6.5cm.根据粒子植入术前14天MSCT图像,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准确植入125I粒子.植入后即刻及术后2~8个月CT复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疗效.结果:70例恶性肿瘤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单个瘤体内植入粒子数分别为10~90粒(平均45粒).70例粒子植入患者中66例71个病灶内粒子分布满意,4例5个病灶粒子分布欠均匀,4例5个病灶分别于术后4~8周对肿瘤区进行补充粒子植入.70例恶性肿瘤76个病灶,完全缓解(CR)5个;部分缓解(PR)45个;无变化(NC)15个;进展(PD)11个.总有效率65.79%(50/76).仅在肺癌的植入粒子治疗后,15例中有4例出现少量气胸,保守治疗后痊愈.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性损伤.结论: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MRCP分析
目的:探讨MRCP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MRCP表现,判断胆管损伤的部位、程度及类型,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例狭窄位于肝总管近端,7例位于胆总管中上段,其中环形狭窄3例,线形狭窄3例,杵状狭窄2例,胆管中断1例.结论:MRCP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侧脑室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侧脑室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着重观察侧脑室星形细胞瘤的发病部位、与侧脑室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以此推测肿瘤的来源,对侧脑室内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侧脑室星形细胞瘤,14例均行MRI平扫与增强.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13~62岁,平均26岁.结果: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1/14),星形细胞瘤Ⅱ级7例(7/14)、Ⅲ级4例(4/14)、Ⅳ级2例(2/14).11例肿瘤MRI表现与手术所见相符:2例位于透明隔,3例位于室间孔区,2例与胼胝体分界不清,4例与丘脑组织分界不清.结论:脑室的星形细胞瘤来源于脑室旁结构,常表现有室旁脑实质同时受累或胼胝体增厚.根据侧脑室星形细胞瘤的发病部位、与侧脑室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合发病年龄,肿瘤的囊变坏死、出血、瘤周水肿、占位效应及造影剂增强后的表现,可提高肿瘤的诊断及分级准确性.
-
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MRI诊断
目的:了解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原发性肿瘤14例(神经鞘瘤11例,神经纤维瘤3例),肿瘤位于椎间孔、斜角肌间隙和腋窝等部位,T1WI呈略低信号~等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高信号,不均匀性明显强化.邻近肿瘤侵犯5例,纤维瘤、弹力纤维瘤和白血病各1例,前二者位于斜角肌间隙至腋窝区域,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后者侵犯臂丛神经及相邻椎体,臂丛神经病变类似三角形,由椎体侧向外下延伸;肺上沟癌2例.乳腺癌转移1例,MRI表现类似白血病.结论:MRI可清楚地显示臂丛神经肿瘤性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对大多数肿瘤可以定性诊断.
-
乳腺肿块MRI:使用SENSE-body线圈检查结果与X线钼靶摄影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SENSE-body线圈用于乳腺临床检查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临床触诊阳性乳腺肿块病人30例,33枚肿块,使用SENSE-body线圈进行MRI与钼靶摄影检查.分别将MRI平扫征象、动态增强表现对肿块良恶性的诊断结果与钼靶摄影进行对比.结果: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X线钼靶摄影分别为66.7%,87.5%,81.8%;MRI平扫分别为66.7%,75.0%,72.7%;动态增强分别为88.9%,100%,97%.结论:使用SENSE-body线圈进行乳腺MR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可以达到等同乳腺专用线圈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