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중화풍습병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7480
- 国内刊号: 14-121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53
- 曾用名: 风湿病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栗占国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减量维持治疗脊柱关节炎患者关节病变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延长TNF-α抑制剂的使用间隔时间是否可以持续改善或维持SpA患者的炎症指标和骶髂关节、脊柱的影像学评分.方法 收集154例SpA患者,95例接受TNF-α抑制剂治疗,减量方案如下:依那西普每1、2、3、4周50 mg皮下注射,英夫利西单抗第0、2、6周4 mg/kg至每8、12、16周4 mg/kg静脉滴注,阿达木单抗每2、3、4、8周40 mg皮下注射.3~6个月评估患者的炎症指标、骶髂关节骨髓水肿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评分,二分类法评估脂肪沉积、骨侵蚀、硬化和关节强直,第2年采用改良Stoke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评分(mSASSS)评估颈腰椎放射片.治疗前后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非参数检验,2组或3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或Kruskal-Wallis 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经过足量TNF-α抑制剂治疗,SpA患者3~6个月的ESR、CRP、IgA、BASDAI、BASFI、AS疾病活动评分(ASDAS)和SPARCC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13.00(6.00,31.00) mm/1 h,3.00 (2.00,6.00) mm/1 h,Z=-5.61;7.39 (2.52,17.90) mg/L,1.88(1.21,3.75) mg/L,Z=-5.57;2.89(2.52,17.90) g/L,2.27(1.60,2.85) g/L,Z=-4.69;2.6±1.4,1.2±0.9,t=9.81;17.50(5.00,27.00),4.00 (0,11.00),Z =-6.69;2.62 (2.02,3.52),1.22 (0.92,1.59),Z =-6.96;25.00 (10.00,37.00),12.00(6.00,20.25),Z=-6.68;P均<0.05].与第3~6个月比较,患者第2~3年的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00(6.00,20.25),7.00(3.25,14.75),Z=-2.48,P=0.01].与非TNF-α抑制剂治疗组比较,TNF-α抑制剂治疗组第2~3年骶髂关节脂肪沉积、骨侵蚀、硬化和关节强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1%,57%,x2=0.07,P=1.00;53%,43%,x2=0.40,P=0.75;31%,57%,x2=3.02,P=0.11;14%,7%,x2=0.43,P=0.66),2组患者治疗后的脊柱mSASSS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50(0,8.00),3.00(0,8.00),Z=-0.30,P=0.76].结论采用不断延长TNF-α抑制剂使用间隔时间的减量方案可以持续改善骶髂关节骨髓水肿,并且不增加骶髂关节和脊柱的结构性病变.
-
患者总体评价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性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患者总体评价(PGA)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SpA)患者病情活动性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22例中轴型SpA患者,分别计算PGA、疾病活动性评分[Bath AS病情活动指标(BASDAI)和基于C反应蛋白计算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价积分(ASDAScrp)]和骶髂关节磁共振扫描下骨髓水肿(SPARCC)积分,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组间PGA的水平,分析PGA与各疾病活动性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不同组间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两指标间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采用ROC曲线计算PGA对判断中轴型SpA患者病情活动的截点值.结果 ①BASDAI缓解组PGA中位数[3(1,4)与5(4,7)]和ASDAScrp缓解组PGA中位数[1(1,2)与4(2,5)]明显低于活动组(P均<0.01).②BASDAI水平[1.80(1.20,2.90)与3.40 (2.28,4.63)与5.15 (4.08,5.88)]和ASDAScrp水平[2.19(1.34,2.76)与2.86 (2.08,3.54)与4.08(2.96,4.41)]在PGA低度组(≤3)、中度组(4~6)和高度组(≥7)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PARCC积分在PGA低度组[6.00(0,18.00)]、中度组[7.50(3.75,18.00)]和高度组[18.50(6.75,24.5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27,P=0.037);ESR[12.00(5.00,23.00) mm/1 h,19.50(7.00,44.50) mm/1 h,18.00(7.75,54.75) mm/1 h]、CRP[7.85 (2.37,22.49) mg/L,10.07 (3.02,28.51) mg/L,21.28 (7.14,37.74)mg/L]和BASFI[0.70(0.10,1.30),2.25(0.60,3.30),2.85(0.83,6.53)]等功能指标在PGA低度组、中度组和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BASDAI病情活动组患者在PGA低度组、中度组和高度组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95,P<0.01),且两者间呈正相关(r=0.497,P<0.01);ASDAScrp高度以上病情活动组中在PGA低度组、中度组和高度组间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583,P<0.01),两者间亦呈正相关(r=0.506,P<0.01).④相关性结果显示:PGA与ASDAScrp(r=0.694)、BASDAI(r=0.616)、SPARCC(r=0.271)、ESR (r=0.288)、CRP (r=0.215)、枕墙距(r=0.196)、指地距(r=0.385)、BASFI(r=0.508)间均呈正直线相关(P<0.05),PGA与腰椎活动度呈负直线相关(r=-0.195,P<0.01).⑤ROC分析结果显示:PGA-BASDAI活动的AUC为0.813,PGA截点值为3.5;PGA-ASDAScrp活动的AUC为0.860(P<0.01),PGA截点值为2.5.结论 PGA与中轴型SpA患者病情活动性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且可反映中轴型SpA患者骶髂关节影像学炎症程度;尤其PGA值为3左右时,则提示病情活动.
-
中国风湿科医生对肌肉骨骼超声的应用认知及需求的调查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风湿科医生对肌肉骨骼超声(MSUS)的应用、认知与需求,了解MSUS应用受限的原因,并比较2011年及2015年MSUS应用情况及医生认知度的变化.方法 通过在2011年及2015年风湿病年会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分为人口学信息、MSUS应用情况、对MSUS的认知及需求3部分.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1年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9份.2015年共发放问卷467份,回收有效问卷459份.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过MSUS的医生,2015年比2011年明显增多(78.0%与60.5%,x2=27.873,P<0.01).调查对象中,能够亲自操作MSUS的风湿科医生,2015年比2011年明显增多(22.2%与6.3%,x2=26.223,P<0.01).2015年,99.8%的调查对象认为MSUS在风湿科临床工作中有重要价值,与2011年98.7%比例相当.2015年,87.1%的风湿科医生表示有意愿学习MSUS,与2011年88.1%的比例相当.2011年及2015年,限制MSUS在风湿科医生中开展的主要原因前3位均为缺少相关培训(61.4%与38.6%),学习及操作时间有限(18.8%与 26.1%);没有资金购买设备(10.7%与23.5%).结论 绝大多数的中国风湿科医生意识到MSUS在指导风湿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MSUS在我国风湿科应用虽然比较有限,但能够掌握该技术的风湿科医生日渐增多.限制MSUS开展的主要因素为缺少相关培训以及有限的学习操作时间.强调MSUS的重要性,推广标准化培训,有利于其在国内的普及应用,有助于推动我国风湿病的诊疗进展.
-
颈动脉超声造影评价大动脉炎疾病活动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大动脉炎患者颈动脉管壁超声造影的形态学变化,评价超声造影对于活动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使用高频超声技术分析40例大动脉炎患者颈动脉的形态学变化,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评分作为疾病活动性评估金标准,并同步记录完整的临床资料及急性期反应物.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x2检验、敏感度、特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非活动组患者相比,活动组颈动脉管壁增厚更明显[(2.2±0.6)mm和(1.8±0.5)mm,t=-2.142,P<0.05],中心偏离度(CDD)[(0.89±0.06)和(0.95±0.03),t=3.683,P<0.01]与径向偏离度(RDD)[(0.17±0.06)和(0.09±0.05),t=-4.02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活动组患者的颈动脉管壁中新生血管的分布更弥漫,且特征性分布在管壁的中心部位.超声造影分析CDD与RDD指标联合诊断活动性大动脉炎的敏感度为72.7%,特异度为87.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和82.4%.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可以作为评估大动脉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
巨噬细胞1抗原与炎性病变
整合素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多种免疫细胞的跨膜糖蛋白分子,作为一种细胞表面受体、细胞间黏附分子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和信号传导.它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非共价结合的异二聚体.已发现18种α亚基和8种β亚基,理论上二者可以组合成100多种整合素,但目前仅发现24种.β2整合素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其表达增加或减少、功能活化或失活与炎症发生、发展、转归息息相关.其中巨噬细胞1抗原(macrophage-1 antigen,Mac-1)是β2整合素中的一员,分子结构为αMβ2.基于Mac-1能增强吞噬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加强一些效应分子的功能被归类于促炎分子.同时又基于它具有清除凋亡细胞、抑制B细胞活化、诱导机体免疫耐受、抑制T细胞增殖和炎症细胞因子释放等作用而归类于免疫调节分子.因此,Mac-1在机体中发挥着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1].近年来研究发现Mac-1与炎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对Mac-1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望为疾病的预防、早期诊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近年来Mac-1在炎性病变中的作用简要综述如下.
关键词: -
长链非编码RNA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从1958年Circk提出中心法则,到后来反转录酶的发现,表明非编码序列的存在.这些可以产生稳定转录本的序列称之为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ncRNA),细胞中含量多的ncRNA是tRNA和rRNA,还有snRNA,snoRNA,piRNA,microRNA和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RNA,1ncRNA)等.lncRNA是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的非编码RNA,是RNA聚合酶Ⅱ转录的副产物.其生物学功能类似于mRNA,但对于特殊的细胞类型,lncRNA能够实现更精密的调控.根据lncRNA与编码基因位置的关系,分为五大类:基因间、基因内、双向、正义及反义lncRNA[1].通过分析功能性lncRNA的序列,发现具有如下特征:内含子及起始密码子的缺乏、GC含量的低下以及阅读框的开放[2].此外,一些lncRNA还具有高级结构,对于发挥特异性功能至关重要四.2010年,lncRNA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虽已证实lncRNA几乎在基因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但具体机制尚需探讨.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领域也日益关注lncRNA在疾病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少证据显示lncRNA涉及免疫功能的调控[4],现将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免疫细胞相关的lncRNA及lncRNA在RA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关键词: -
DNA甲基化在系统性硬化病中的研究进展
SSc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皮肤和内脏器官进行性纤维化[1-2].根据皮肤纤维化受累程度分为2个亚型:弥漫性硬皮病(diffuse cutaneous SSc,dSSc)和局限性硬皮病(limited cutaneous SSc,lSSc).SSc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炎症和自身免疫、血管炎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相互促进,终导致SSc的发生发展.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参与SSc的发病和进展[3].
关键词: -
树突状细胞与自身免疫病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特殊的“哨兵”细胞,其连接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DC通过模式识别受体来识别病原体,并迁移至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将抗原递呈给特异性T细胞.自身免疫病主要是由于自身耐受的平衡被破坏而引起,而DC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关系密切[1].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对自身抗原决定簇耐受能力减退或丧失,从而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激活引起单器官或多器官的病理损伤.在此过程中,DC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
T细胞糖代谢与类风湿关节炎
不同的淋巴细胞分型在RA中的功能不同,现已明确辅助性淋巴细胞(Helper T cells,Th)-1、Th17等T细胞在RA中的发病机制.糖代谢主要包括有氧氧化、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其代谢过程不仅可以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和原料,而且其中间产物也参与信号通路的传导.肿瘤细胞利用Warburg效应满足其高能量代谢需求,T细胞被激活,几种糖酵解的关键酶快速转录表达,包括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葡萄糖磷酸异构酶、二磷酸果糖酶、烯醇酶、和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phosphofructokinase-2/fructose-2,6-bisphosphatase,PFKFB).有氧糖酵解与T细胞分化有关,并且能够促进T细胞产生IFN-γ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1-2].在RA滑膜组织和血浆中,烯醇化酶、醛缩酶、磷酸己糖异构酶、葡萄糖6磷酸酶的代谢失调能够诱导免疫细胞活化,和一些炎症因子(如TNF-α,IL-17,IFN-γ)和自身抗体的产生,造成慢性炎症反应和骨破坏[-34].RA中T细胞的分化增殖与糖代谢也有密切联系,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关键词: -
微小RNA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RA是以关节滑膜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软骨和骨结构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1].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的多关节肿胀、疼痛,终可造成关节结构破坏、功能障碍,甚至致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罹患RA可导致残疾和全身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平均减少患者3~18年的寿命[2].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是免疫系统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与R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针对细胞因子的拮抗剂(如抗TNF-α、抗IL-6等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RA,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仍有感染、恶性肿瘤等无法预测的局限性.近来,科学家们发现微小RNA(micro ribonucleic acid,miRNA)在免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调节功能.自2008年Stanczyk等发现2种miRNA(miR-155和miR-146a)在RA发病中的作用;此后,miRNA在RA相关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中作用的研究引起学者们极大的兴趣.本文综述近年来miRNA在RA相关炎症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信号通路中的调控作用,揭示miRNA在治疗RA中重要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
干燥综合征伴Erdheim-Chester病一例
患者,女性,57岁,因“口干、多饮6年,双膝关节痛5年,发热4年”于2016年8月入院.患者于6年前无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每天饮水5~10 L;进食干性食物需饮水辅助,伴口腔溃疡、龋齿、乏力、烦躁,逐渐出现眼干,无腮腺炎、发热、关节肿痛.当时于内分泌科查垂体MRI、禁水试验均正常,排除中枢性尿崩症;风湿科结合口眼干、唇腺组织见淋巴细胞聚集灶4灶,唾液腺动态显像及断层扫描示双侧腮腺摄取功能减低、排泄功能重度降低,血清IgG升高,诊断为“SS”,予羟氯喹200 mg,每日1次,白芍总苷胶囊0.6 g,每日2次长期口服.5年前隐匿性出现双膝关节酸痛.4年前出现反复发热近39.0℃,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1340 U/ml,骨髓穿刺细胞学、结核菌素试验、心超检查均无异常,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短期口服泼尼松体温可改善.6个月前双膝关节疼痛加重,发热、受应力时疼痛明显,2016年3月骨扫描示四肢、颅骨对称性多处骨病变;右股骨髁活检病理示骨结构异常.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入院诊断:①骨病变病因待查;②SS;③链球菌感染;④骨质疏松症;⑤;2型糖尿病;⑥抑郁症.入院查体:体温37.5℃,心率90次/min,多发龋齿已更换为义齿,咽稍红,扁桃体无肿大,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腹无异常,双膝关节无肿胀压痛、皮温正常.既往:6年前诊断“焦虑伴抑郁”.6年前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e抗体(HBeAb)阳性.
关键词: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损害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AS合并Andersson损害(AL)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强直性脊柱炎”“Andersson”“椎体病变”“椎间盘椎体病变”“椎间盘炎”“破坏性椎体病变”“假关节”“应力性骨折”等主题词联合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1937年1月至2016年12月关于AS合并Andersson病变相关性的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行t检验.结果 共检索57篇文献,阅读文摘和标题,初步排除14篇,其中综述12篇、Meta分析2篇.经阅读全文评估后,排除不相关文献9篇、误诊病例文献2篇、不满足纳入条件文献14篇、PsA合并Andersson损害2篇、重复发表论文1篇,终共纳入15篇文献,主要为个案报道及个别小样本报道,共有47例病例符合选择标准,其中,男性38例(81%),女性9例(19%),平均(45±12)岁,诊断AS到合并AL病程为0.5~41年,平均(11±7)年;其中24例(51%)有明确外伤史,20例(43%)存在后凸畸形,其以胸腰段(15例)为常见,不同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9%)误诊为结核病;术前术后ESR和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经影像学确诊(42例),MRI为公认的好方法;40例(85%)行手术治疗,主要为后路经椎弓根楔形切除截骨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入路,恢复矢状面AS脊柱的平衡,其余7例(15%)予免疫抑制保守治疗.结论 确诊AS合并AL实验室检查有限,主要靠MRI确诊,经椎弓根及椎间盘截骨技术可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及良好的融合,是治疗AS合并AL的有效方法.
-
富半胱氨酸蛋白6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在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患者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血管相关因子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PM、DM患者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yr61、CTGF、VEGF和CD105对PM/DM血管病变过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10例PM患者、10例DM患者及20名对照组的肌肉石蜡组织连续切片中Cyr61、CTGF、VEGF阳性细胞数和CD105标记的MVD;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C yr61、CTGF、VEGF在DM组和PM组患者肌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70%、90%、80%、80%、70%,与对照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和PM组患者的肌肉组织中可见CD105标记的微血管,且DM组和PM组的MV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103,P=0.001);DM组和PM组患者肌肉组织中的Cyr61、CTGF、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变化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PM/DM患者肌肉组织中可能都有新生血管的形成;Cyr61、CTGF、VEGF可能参与了PM/DM肌肉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提示在PM/DM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微血管病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应重视抗磷脂综合征合并不良妊娠的诊治
APS合并不良妊娠被称为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bstetric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OAPS),其在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中发生率为51%~68%[1-2].不良妊娠主要表现为复发性流产(repeat pregnant loss,RPL)、胎停,因胎盘功能不全及子痫等造成的早产等.
关键词: -
围手术期抗风湿病药物使用管理新指南
ACR与美国髋膝关节外科医师协会(AAHKS)基于现有证据制定了因风湿病需接受全髋关节置换(THA)和全膝关节置换(TKA)的患者围手术期抗风湿药物使用管理指南,新指南所囊括的抗风湿病药物见表1.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