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腔镜泌尿外科(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ndourology(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강경필뇨외과잡지(전자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经皮肾镜术中的压力冲石与自制负压吸引清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的灌注泵冲石与自制负压吸引清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采用PCNL治疗的56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李逊肾镜配合气压弹道18 F经皮肾通道碎石.32例术中采用灌注泵冲出结石(传统组).24例用"T"管自制负压吸引清石系统(改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结石清除率等.结果 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一期结石清除率与改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86±10)ml vs(87±9)ml,(8.9±2.4)d vs(8.5±2.3)d,[15.6%(5/32)]vs[4.2%(1/24)],[84.3%(27/32)]vs[91.7%(22/24)],传统组手术时间较改良组长,为(113±5)min vs(8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L术中应用自制负压吸引清石法可保持术野持续清晰,有效降低肾内压,缩短手术时间,保持清石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寄生虫性乳糜尿2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寄生虫性乳糜尿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22例寄生虫性乳糜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52~72岁(平均60.5岁),病程1~30年(平均5.6年).所有患者确诊为单侧乳糜尿,采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术中输尿管上段及肾蒂血管"骨骼化"后对周围淋巴管进行充分结扎.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手术疗效指标.结果 22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75~140 min(平均95 min),出血量10~300(中位出血量65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0~24 h(平均16.5 h),术后住院时间4~9 d(平均5.5 d);术中1例肾静脉轻度损伤、2例后腹膜损伤,均于腔镜下修补成功.2例发生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4年(平均2.3年)均无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寄生性乳糜尿疗效满意,是具有一定后腹腔镜操作经验的基层医院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改良吻合技术对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学习曲线的改进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改良吻合技术对术者学习曲线的改进.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的患者资料,共33例,平均年龄17岁(4~41岁),根据术中是否采用腹腔镜带线悬吊技术,将患者分为传统腹腔镜组与改良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腔镜下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患者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总手术时间,特别是肾盂输尿管吻合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显著优于传统腹腔镜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预计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线悬吊的改良吻合技术可显著减少初学者施行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的手术时间及手术难度,缩短学习曲线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经腹膜后腔和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经腹腔和经腹膜后腔两种途径的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间收治的经腹腔途径(35例)及经腹膜后腔途径(31例)的单侧肾上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曲卡置入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66例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切除,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两组在肾上腺切除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经腹腔组与经腹膜后腔组相比,置曲卡时间、总体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降低.分层分析显示,在肿瘤直径>6 cm时,除了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外,肿瘤切除的手术时间也是经腹腔组短于经腹膜后腔组.结论 两种手术入路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皆安全、有效,经腹腔途径建立操作通道时间及总体手术时间更短,对于>6 cm的肿瘤,经腹腔途径在手术时间及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更明显.
-
Resonance金属输尿管双J管在恶性疾病相关性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Resonance金属输尿管双J管和传统聚合物双J管在解除恶性疾病相关性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9例晚期恶性肿瘤侵犯或压迫输尿管引起上尿路积液的病例资料,均由我科同一治疗组医师逆行置入Resonance金属输尿管双J管(RMU组)或传统聚合物双J管(T组)解除梗阻,RMU组肾盂分离(31±10)mm,上段梗阻15条,中下段梗阻53条,术前肌酐115.5(85.7)μmol/L;T组肾盂分离(29±7)mm,上段梗阻7条,中下段梗阻16条,术前肌酐104(101)μmol/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两组置管成功率、支架引流通畅率、支架引流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共收集69例患者(91条输尿管单位)临床资料,进入Resonance金属双J管组并进行后续研究者50例(68条输尿管单位),平均随访250 d;进入传统聚合物双J管组并进行后续研究者19例(23条输尿管单位),平均随访203 d.(2)Resonance金属双J管组和传统聚合物双J管组置管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7%vs 87.0%,P>0.05),在30 d、60 d、90 d各时间点,Resonance金属双J管组引流通畅率均明显高于传统聚合物双J管组,且平均引流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传统聚合物双J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esonance金属双J管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聚合物双J管组(46.0%vs 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sonance金属双J管用于解除恶性疾病相关性输尿管梗阻时,置管成功率与传统聚合物双J管相当,引流效果优于传统聚合物双J管,且并发症较少.
-
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26例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SMP)治疗肾结石的适应证、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运用SMP治疗26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8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4.0±2.8)岁.结石直径1.5~2.7 cm,平均(2.1±0.6)cm.其中结石位于肾下盏10例、肾中盏4例、肾盂10例、肾盂合并下盏2例.结果 25例一次完成SMP手术.1例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辅助治疗,手术时间45~130 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3.5±8.4)g/L,均无需输血.其中,2例患者(7.7%)术后留置肾造瘘管(初期开展),5例患者(19.2%)因结石较大术后留置双J管(均初期开展),其余19例(73.1%)均未留置肾造瘘管及双J管.术后住院时间为2~5 d,均未出现发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第1天和术后3个月的完全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6%(20/26)和100%.结论 SMP治疗2 cm左右的肾结石安全、有效.
-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MPCNL)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收治的243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处理措施不同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ERAS组,n=116)和传统组(n=127),比较两组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拔除肾造瘘管及尿管时间、发生低体温及术后发热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结石大小和位置、术前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及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MPCNL.与传统组相比,ERAS组气管导管拔管时间[(10.6±5.2)min vs(28.4±9.5)min,P<0.01]、术后拔除肾造瘘管时间[(4.7±1.5)d vs(7.8±1.2)d,P<0.01]、拔除尿管时间[(5.1±1.2)d vs(8.3±1.4)d,P<0.01]、术后住院时间[(5.2±0.6)d vs(7.3±0.8)d,P<0.01]均缩短,两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ERAS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明显提前.ERAS组术中发生低体温和术后发热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 在MPCNL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指导,可明显加速术后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超微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处理<3cm肾结石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回顾分析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RIRS)与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icro-PCNL)处理肾结石(<3 cm)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2011-01-01至2017-03-01),获得有关micro-PCNL与RIRS处理中小肾结石的相关临床试验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对纳入文献提取相关临床试验数据,经Revman 5.0分析软件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4篇文献,2篇为随机对照试验,2篇为回顾性分析试验,所有文献总共纳入328例患者.RIRS与micro-PCNL的住院时间[WMD=2.71,95%CI(-3.78,9.20)],手术时间[WMD=6.56,95%CI(-22.94,36.05)]、及术后并发症[OR=0.99,95%CI(0.51,1.95)]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结石清除率中,micro-PCNL优于RIRS[OR=2.30,95%CI(1.24,4.2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术式均安全有效,micro-PCNL结石清除率高于RIRS.
-
输尿管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比较
目的 对比EMS碎石清石系统行输尿管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输尿管镜组与经皮肾镜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EMS碎石清石系统,输尿管镜组使用输尿管硬镜取石术,经皮肾镜组使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输尿管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4±8)min和(3.6±0.7)d,经皮肾镜组分别为(59±9)min和(5.6±0.8)d,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组一次碎石成功率为100.00%,高于输尿管镜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清石率、1个月清石率输尿管镜组分别为47.92%和79.17%,经皮肾镜组分别为100%和1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尿管穿孔、输血率及术后发热、血尿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EMS碎石清石系统下行微创经皮肾镜比输尿管镜具有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成功率,是此类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
隐睾合并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中关闭内环口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术中关闭内环口是否必要.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6年5月间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50例隐睾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的患儿临床资料.腹腔镜下彻底游离精索后所有的睾丸均经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内环口均未缝合关闭.观察手术时间、睾丸下降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 50例患儿鞘状突均未闭合,其中腹股沟管型隐睾39例,腹腔型隐睾11例.平均手术时间72 min,所有患儿睾丸均一期下降固定于阴囊.所有病例随访时间9个月至6.5年,中位时间3年,睾丸回缩至阴囊上方3例,超声复查无一例患儿腹股沟斜疝复发.结论 隐睾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安全、有效,术中缝合关闭内环口也许是不必要的.
-
1470 nm激光前列腺汽化与剜除术中灌注液吸收对内环境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尿道1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Di VAP)与剜除术(Di VEP)术中灌注液吸收对机体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我院4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Di VAP及Di VE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灌注液使用量、灌注液吸收量、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术后尿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血红蛋白、电解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IPSS评分、PVR、Qmax及平均手术时间、灌注液使用量、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术后尿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i VAP组与Di VEP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1.9±1.0)g/L vs(12.3±11.3)g/L(P=0.001),Di VAP组监测到灌注液吸收3例,平均吸收量675(356~1078)ml,Di VEP组监测到灌注液吸收10例,平均吸收量2089(187~724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K+、N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IPSS、QOL、Qmax及P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1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与剜除术均是治疗(BPH)的有效术式,但汽化术中灌注液吸收与失血量更少.
-
机器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意义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的护理配合流程,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93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阐述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自身特点.根据开展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组和后期组,比较两组机器人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9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护理配合满意.早期组与后期组机器人准备时间[(50±10)min vs(30±5)min]和手术时间[(305±25)min vs(255±2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早期组略大于后期组[(110±20)ml vs(95±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 娴熟的护理配合在机器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通过节省准备时间、优化机器布局、术中熟练配合等方面,终使整个手术得以顺利、高效的开展.
-
尿路结构异常儿童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目的 探讨尿路结构异常儿童合并泌尿系感染(UTI)致病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汕头市中心医院符合UTI住院患儿476例,分为尿路正常组及尿路异常组,比较两组间病原菌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和耐药情况.结果 尿路异常者162例(肾积水为常见,占43.83%),尿路正常儿童314例.尿路异常儿童合并感染常见于男性(P<0.05),共检出致病菌166株,革兰氏阴性菌(G-)为主(71.08%),大肠埃希菌占首位(40.36%),肠球菌属居第2位(22.89%),粪肠球菌在尿路异常组常见(χ2=4.59,P=0.032).两组间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路结构异常男性儿童易发生泌尿系感染,且肠球菌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尿路结构正常儿童.
-
精准解剖式肾前筋膜间平面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的要点分析
目的 介绍肾前筋膜间平面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IpLRN)的解剖要点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7例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基于层面外科肿瘤根治性切除的概念,评价IpLRN手术过程,总结该手术应遵循的解剖平面理论.结果 在IpLRN手术过程中存在七个重要的外科平面,在这些无血管平面中游离,5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55~180 min,平均68 min,出血量0~120 ml,平均19 ml,术后3~7 d出院,平均4 d.57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1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 肾前筋膜间平面是IpLRN手术的重要解剖层面,在肾癌根治术中解剖层次清晰,沿肾前筋膜间平面游离可避免解剖迷失,符合肿瘤学手术原则.
-
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浆膜下型膀胱平滑肌瘤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浆膜下型膀胱平滑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到2016年11月腹腔镜治疗膀胱浆膜下平滑肌瘤8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1~65(平均47±10)岁,主诉为膀胱刺激症状者3例,下腹痛者2例,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者3例.病程1周至3年,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尿常规、超声、CT尿路成像(CTU)、膀胱镜等检查,尿常规均正常.结果8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膀胱肿瘤剜除治疗且完整剜出肿块,快速病理均示平滑肌瘤,术后病理示膀胱平滑肌瘤,其中7例患者因膀胱黏膜完好未予缝合.手术时间40~70(53±10)min,术中出血20~50(34±10)ml,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5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且未诉尿瘘等常见并发症.结论对于浆膜下型膀胱平滑肌瘤,腹腔镜下膀胱肿瘤剜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俯卧位CT在经皮肾穿刺中避免邻近器官损伤的辅助作用:附一例报告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是目前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有国外文献报道称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3%~10.3%[1-2],国内有报道为6.2%[3].其中有关脾脏损伤的报道较少见 [4-5].
关键词: -
V型肾静脉夹压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附一例报告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引起儿童及青年人肾积水的常见原因.导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肾盂输尿管管腔内狭窄、节段性无动力性功能失调、异位及纤维索条压迫、肾盂输尿管高位连接等是引起UPJO的常见原因 [1].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经术前影像学诊断及术中探查,考虑为V型异位肾静脉夹压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从体位改良的探索到上尿路结石腔内微创治疗策略的优化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是上尿路结石腔内微创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至今仍是肾鹿角形结石、大负荷肾结石等复杂性病例的首选治疗手段 [1].PCNL自问世以来便于俯卧位下施行,然而俯卧位手术存在胸腹部受压、不利麻醉监护等诸多缺陷.近年来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手段飞速发展,涌现出超微通道PCNL、针状肾镜、末端可弯式输尿管镜等新型技术.针对具体病例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成为了新的矛盾与困惑.我们于2010年在斜跨位(即斜仰卧-截石位) PCNL术的基础上提出"硬软结合、下上联通、小大转换、可视低压"的上尿路结石整体微创治疗策略,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2].本文拟将PCNL的手术体位改良及上尿路结石腔内微创治疗策略进行介绍.
关键词: -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促进草酸钙结石形成的研究进展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多发病.我国成年人群尿石症的患病率高达6%[1],而且泌尿系结石复发率较高,10年内复发率高达30%[2],因此,了解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机制对于结石的治疗和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草酸钙结石是为常见的泌尿系结石 [3],但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4-5].目前的研究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之后,其细胞膜的结构及相关生理功能发生变化,是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