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基于相似变换的CT图像缺陷定位方法

于光辉;卢洪义;朱敏;王星博;王鸿玲

摘要: 为对CT图像中的缺陷进行简单有效定位,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变换的缺陷定位新方法。在提出并证明相似变换性质的基础上用该法对验证CT图像进行缺陷定位,从定位结果的分析得出基于相似变换缺陷定位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不同模板定位结果的比较得出人为构建模板的可行性。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表现

    作者:邢千超;王胜林;仇恒志;白雪冬;曹宏伟

    目的:总结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FIS)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确诊的IFIS 84个髋关节(病例组)及正常志愿者髋关节116个(对照组)的MRI图像,通过轴位T1WI序列测量两组人群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坐骨结节间距,并通过质子加权脂肪抑制序列观察股方肌形态及信号.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表明对照组IFS及QFS((2.36±0.47)cm、(1.58±0.39)cm)明显大于病例组((1.56±0.42)cm、(0.89±0.24)cm),对照组坐骨结节间距((10.51±1.53)cm)小于病例组((11.39±1.01)cm),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髋关节IFS与QF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13,P<0.05;坐骨结节间距与IFS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263,P<0.05.在IFIS患者中,股方肌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及水肿.所测全部数据中,中青年组IFS、QFS宽度((2.09±0.55)cm,(1.32±0.47)cm)均大于老年组((1.90±0.58)cm,(1.19±0.39)cm),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坐骨结节间距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FS和QFS变窄,同时股方肌出现变形、水肿,是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典型MRI表现.

  • 联合多种高分辨CT征象对肺内孤立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白少君

    目的:分析肺内孤立结节(SPN)的多种高分辨CT征象对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间手术病理证实的102例SPN的CT图像加以分析,对比分析联合或单一高分辨CT征象判断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结果:恶性病变中钙化发生率为4.26%,较良性病变中钙化率低.恶性病变中分叶征、血管集束征与毛刺征发生率分别为63.83%、40.43%与70.21%,均较良性病变中发生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高分辨CT征象中,卫星灶、空泡征和胸膜凹陷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血管集束征、毛刺征与分叶征中两种或者三种,联合诊断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均较单一征象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N的高分辨CT征象对其良、恶性的鉴别价值较高,联合多种CT征象较单一征象的价值大.

  •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MRI诊断

    作者:施冬辉;冯峰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症状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资料及MRI图像,其中无性细胞瘤1例、卵黄囊瘤3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结果:7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1例,腹部肿块3例,腹胀3例.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AFP明显增高6例,CA125升高3例.MRI表现:7例均为单侧病灶,其中右侧4例,左侧3例.类圆形6例,分叶状1例,边界均清晰.大径均大于9 cm.除无性细胞瘤为实性成分外,其他6例均为囊实性.无性细胞瘤内见低信号分隔,2例未成熟畸胎瘤见小囊样液性信号区,并可见散在脂肪信号.增强扫描:无性细胞瘤中等度强化,内见持续强化分隔;6例囊实性肿瘤实性部分不均匀持续强化,3例卵黄囊瘤可见"蜂窝征",2例未成熟畸胎瘤见多发小囊样不强化区.5例伴有腹腔积液,2例卵黄囊瘤网膜不规则增厚.无性细胞瘤伴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其他病例均无淋巴结肿大.结论:结合临床表现、术前肿瘤标记物检测及MRI表现有助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 个性化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胸腰椎外伤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祝华强;罗东梅;曹丽;梁明莉;游蕊;吴炳云

    目的:探讨根据腰围个体化降低管电流在胸腰椎外伤多层螺旋CT检查中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取牛腰椎段,做成55~120 cm腰围的CT模型,其他扫描参数不变,以25~300 mA扫描椎体,得出图像质量合格的管电流值.131例腰椎CT检查的非外伤病例进行正常椎体常规和低剂量条件扫描,筛选出合适低剂量扫描条件;43例外伤胸腰椎体实施筛选的低剂量扫描.比较分析断层、MPR和VR、MIP图像.结果:CT扫描管电流与腰围相关性高,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4;以管电流为自变量,腰围为因变量,得出回归方程y=1.053 x-33.187,R2=0.984.低剂量扫描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扫描明显减低;骨皮质、椎管内结构、椎管旁软组织及图像整体质量(骨窗及软组织窗)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扫描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它们的评分值均达到良好和可接受程度;VR、MIP图像优良率达到93%.结论:根据腰围个体化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胸腰椎外伤的检查是可行的,获得的图像以及三维后处理图像的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可应用于胸腰椎外伤检查.

  • MCTSI联合D-D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方芳;谭伟;胡少平

    目的:评估MCTSI评分联合D-二聚体检测值与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并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记录入院后首日血浆D-二聚体检测值,并于第5~7日行CT增强扫描检查,根据MCTSI标准进行评分,将MCTSI评分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值经过Logistic回归方程得出联合检测值,并将MCTSI评分、D-二聚体检测值、联合检测值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轻、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值及预后存在有明显差异(P<0.001),重度患者D-二聚体检测值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P<0.001).MCTSI评分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值经过Logistic回归方程得出联合检测值对于患者器官功能衰竭预测的效能优于单独使用MCTSI评分及血浆D-二聚体检测值预测的效能,且其与住院天数的相关系数也高.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参照MCTSI以及D-二聚体检测值进行联合评估,可了解患者预后情况,具备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绞窄性肠梗阻MDCT表现

    作者:沈春林;万柘军;吕品;刘刚

    目的:探讨急诊中绞窄性肠梗阻的多排螺旋CT(MDCT)的影像表现.方法: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9例绞窄性肠梗阻(SIO)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DCT资料,经多方位重建和多窗位的技术处理,对绞窄性肠梗阻患者CT的肠管影像改变(肠腔的扩张、积液、肠壁厚度、密度的改变),肠系膜的CT影像改变(肠系膜的模糊积液、旋转、门静脉的变化),腹腔内的CT影像改变(腹水、气腹)及增强CT影像改变(肠壁的强化改变,肠系膜血管是否栓塞)深入研究.结果:29例患者中共检出肠腔扩张、积液26例,肠壁密度变化、增厚18例,肠壁、门静脉内积气2例,肠系膜的模糊、积液19例,缆绳征11例,漩涡征9例,鸟嘴征5例,腹腔积液12例,肠系膜血管栓塞3例及肠壁不强化5例.结论:多排螺旋CT识别绞窄性肠梗阻的MDCT征象细节对提高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基底动脉闭塞所致急性梗死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崔智慧;丁长青;王雪璐;王圣乾;刘文;孙迎迎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闭塞(BAO)所致急性梗死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6例BAO所致急性梗死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有CT平扫、MRI平扫及3D-TOF MRA资料.重点分析3D-TOF显示的BAO处的CT平扫征象、MRI T1WI、T2WI及T2FLAIR征象.结果:本组BAO均由MRA明确显示,责任供血区的急性梗死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CT平扫上18例显示BAO处高密度动脉征,6例显示BAO处较大范围钙化征.MRI T1WI显示BAO处高信号血管征20例,T2WI及FLAIR流空现象消失26例.结论:BAO及其所致的急性梗死可由MRA及MRI明确诊断,CT及MRI影像学上基底动脉血管征有较高的显示率,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早期诊断.

  • 胸膜原发性肿瘤的CT诊断

    作者:马周鹏;于骞;林观生;朱建忠

    目的:探讨胸膜原发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24例胸膜原发性肿瘤的CT资料.结果:24例中恶性间皮瘤9例,8例表现为胸膜弥漫性增厚及多发结节,1例局限性增厚,增强较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轻-中等强化6例,8例见胸腔积液,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1例见肝内及肺内转移.孤立性纤维瘤7例,3例表现为梭形肿块,4例呈半球形肿块,增强不均匀轻度到明显强化,5例见胸膜尾征,2例少量胸腔积液.神经鞘瘤5例,1例表现为梭形肿块,4例呈半球形、球形肿块,增强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均见胸膜尾征.纤维脂肪瘤1例表现为脂肪及纤维混杂密度梭形团块,边界较清晰,增强见较多纤维成分延迟强化.滑膜肉瘤1例表现为巨大不规则肿块,增强不均匀强化,并见左侧肾上腺转移灶环状强化.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表现为球形等及稍低密度肿块,增强不均匀延迟强化.结论:胸膜原发性肿瘤少见,不同肿瘤的CT表现各有特点,CT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T影像学表现

    作者:邱淦滨;马立恒;纪亚芸;梁钰莹;刘谋源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NETP)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9例NETP患者的CT表现,运用Fisher精确检验法分别比较不同级别、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与病灶大小之间关系.结果:19例共23个病灶,其中功能性NETP4例,非功能NETP 15例.根据WHO分级,G1级7例,G2级10例,G3级2例.CT平扫完全实性病灶6个,囊实性17个,完全囊性为0个,钙化4个,主胰管扩张10个.低级别肿瘤小于3 cm 72.7%(8/11),高级别肿瘤大于3 cm 83.3%(10/12),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功能性肿瘤小于3 cm 66.7%(4/6),非功能性肿瘤大于3 cm 82.4%(14/17),同样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内分泌肿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的大径有助于不同及功能性、非功能性肿瘤的判断,并可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

  • CT导引下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邵楠;邓茂松;王旭;金光暐;尹晓明;吴戈;王大民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导引下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进行单一椎间盘经皮椎间孔镜间盘摘除手术,全部在多排螺旋CT导引下完成.结果:与普通X线透视下椎间孔镜手术比较,CT导引下操作更简便,能够更准确预测手术穿刺部位、穿刺路径角度和深度,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相关组织结构损伤发生几率,减少并发症.结论:CT导引下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是安全可靠的,与普通X线透视下手术比较能够取得更好的诊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大力推广.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