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국제부과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870
- 国内刊号: 12-139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宫颈癌杂合性丢失及新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区杂合性丢失(LOH)预示着新抑癌基因存在的可能.宫颈癌中存在3p14,3p21-22,3p25,6p21-23和11q22-q24等多个高度LOH区,并在部分区域中鉴定出宫颈癌相关新抑癌基因,如FHIT,RASSF1A和TSLC1等.但因单纯依赖基于微卫星标记的LOH分析和基因突变分析,忽略了染色体纯合缺失及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所引起的抑癌基因失活,因而鉴定的新抑癌基因甚少.目前LOH、突变分析、DNA甲基化检测、CGH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将为宫颈癌相关新抑癌基因的鉴定带来更多希望.
-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与妇科肿瘤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个原癌基因,能调节细胞有丝分裂、刺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和分泌、刺激肿瘤血管形成、通过对c-myc的调节来调控细胞增殖,通过p53依赖和p53非依赖的方式调节细胞凋亡.研究进一步发现其在许多肿瘤组织中高度表达,跟肿瘤的侵袭性相关.
-
宫颈癌浸润转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宫颈癌浸润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决定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有关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这是一个多阶段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黏附、运动、酶解及血管新生等,每一阶段都受着不同因素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的调控.如黏附分子CD44v6、整合素、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介绍近年来有关转移相关分子在宫颈癌浸润转移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
p16INK4a基因与宫颈癌
p16INK4a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RB通路中发挥着负反馈调节作用,决定着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和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并与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综述p16INK4a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中的研究现状,发现p16INK4a基因甲基化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p16INK4a在HPV阳性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腺上皮内病变,宫颈鳞癌及腺癌(ADCA)中呈高表达,且随着病变加重表达增强,而正常宫颈上皮、间质、化生和炎性细胞p16INK4a表达呈阴性,这一特性使得其在检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预测病变进展及判断预后等方面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卵巢癌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基因治疗可望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目前基因治疗应用于卵巢癌的临床前实验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给卵巢癌特别是晚期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卵巢癌基因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基因增补法、基因矫正法、抗血管形成基因治疗、RNA干扰基因治疗等.现综述近几年卵巢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复发及难治性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
29%~38%的宫颈癌患者在治疗后复发或未控,复发或未控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为3.2%~13%.75%以上的宫颈癌复发出现在初次治疗后的2年内,早期发现对预后非常重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是一种灵敏的影像学方法,有助于病灶的诊断和定位,复发及难治性宫颈癌的治疗主要根据病变程度、初次治疗方式以及复发病灶的形式和特点选择方案,以综合治疗为主,其中化疗以铂类药物联合化疗为主.
-
宫颈癌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以往手术治疗仅限于早期病例,近年综合治疗已成为治疗宫颈癌的新趋势.术前辅助治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改善宫旁浸润,增加手术机会,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辅助治疗可消灭残存肿瘤和亚临床病灶.综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疗效,改善生存,降低并发症.综述新辅助化疗、介入治疗、术前同步放化疗等在宫颈癌治疗中的进展情况.
-
老年卵巢癌的治疗
人口老龄化是当代社会的显著特点,老年卵巢癌越来越多,既往临床上多采用姑息治疗,往往治疗不足.现在,随着麻醉、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率显著改善,应在充分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后尽可能根治性手术,而不要单纯考虑患者年龄.对晚期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是必要的.化疗前要充分评价老年人各脏器功能,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和化疗剂量,单药卡铂或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可选择的方案.对复发性卵巢癌,只要一般状况允许,老年人也可以行标准二线化疗.
-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途径与宫颈癌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途径异常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途径异常主要表现为β连环蛋白(β-catenin,β-cat)在胞质及胞核内异常积聚、β-cat编码基因(CTNNB1)突变、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及此途径其他组分基因的变化以及下游靶基因cyclinD1,survivin等的激活,而这些靶基因多与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及细胞增殖相关,从而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正常调控,使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癌的发生.因此可以把Wnt/β-cat信号途径作为宫颈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通过对该途径的干预调整靶基因表达,使其恢复正常,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治疗肿瘤的目的,这将是宫颈癌信号途径治疗的有效方法.
-
浆液性卵巢癌发生学及其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死亡率高的肿瘤,其发生学和自然史仍未阐明.浆液性卵巢癌是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近年大量临床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示,浆液性卵巢癌的发生存在二元论模型:低分级浆液性卵巢癌发生存在多步骤过程,有前体病变;高分级浆液性卵巢癌则直接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或包涵囊肿,缺乏前体病变.不同分级浆液性卵巢癌存在不同的形态学和遗传学特征.二元论模型为今后研究上皮性卵巢癌发生机制提供了蓝图.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介绍当前与上皮性卵巢癌有关的IGF及其受体、结合蛋白与结合蛋白酶的表达及功能.IGF-1和-2及IGF-1R在多数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IGF-1和大部分IGF-2与IGF-1R结合,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表型转化.IGF结合蛋白与结合蛋白酶共同调节血清及组织中IGF-1和-2的含量.IGF-1R已成为治疗上皮性卵巢癌新的靶点.深入研究这个复杂调控系统中的所有成员,对了解正常卵巢表面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机制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
宫颈癌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是目前WHO明确的与感染有关的癌症.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以及化疗等.近几年,随着分子免疫学发展,宫颈癌免疫治疗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热点,随着越来越多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证实,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和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等对宫颈癌的治疗存在着明显的疗效.综述HPV疫苗、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和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等方面新研究进展.
-
泛素-蛋白酶体复合通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
泛素-蛋白酶体复合通路是一种高效蛋白降解途径,主要负责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该通路通过其特殊的蛋白酶体裂解活性,上调或下调妇科恶性肿瘤中某些细胞周期蛋白、抑癌基因和转录因子等的表达,并可以通过改变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Ⅰ类抗原(MHC-Ⅰ)限制性抗原肽的生成,参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新近研究资料表明,特异性蛋白酶体抑制剂可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系凋亡,为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
基础研究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