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 국제필뇨계통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416
- 国内刊号: 43-146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表达CTGF shRNA的pBSHH1质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 构建表达CTGF shRNA的pBSHH1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为获得佳CTGF基因的siRNA序列和RNAi治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从CTGF基因中筛选出4个符合RNAi条件的片段,分别设计4对寡核苷酸,退火后形成双链,两端带有BglⅡ和HindⅢ酶切位点,将上述4对寡核苷酸依次连入BglⅡ和HindⅢ双酶切后线形化的pBSHH1载体,构建成能在细胞内产生CTGF shRNA的质粒,依次命名为pBSHH1-T-1、2、3、4.酶切鉴定,测序证实.结果 pBSHH1-T-1、2、3、4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EcoRI酶切,电泳后显示连接了双链DNA的280bp条带,进一步测序并证实重组质粒连接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了四个能在细胞内表达CTGF shRNA的pBSHH1质粒载体,为获得佳的CTGF基因的siRNA序列和进一步RNAi治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奠定了基础.
-
女性尿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36例报告)
目的 探讨女性尿道综合征的可能病因与佳治疗方式.方法 对36例临床诊断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尿流率、尿动力学检查.除应用一般解痉、镇静、a-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外,根据检查有针对性地加用尼尔雌醇片,少数患者应用尿道扩张,尿道口成形术.结果 所有患者未发现尿路器质性病变.更年期(12例)与绝经后(20例),加用尼尔雌醇,症状改善,达到治愈;育龄期治疗困难,加用尿道扩张,尿道口阴道口间距延长术,3例获治愈,1例效果不佳,仍在诊治中.结论 女性尿道综合征病因复杂,尿道高压,不稳定膀胱占绝大多数.雌激素下降,阴道、尿道粘膜萎缩是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治疗上宜加用尼尔雌醇;育龄期女性尿道综合征治疗困难,必要时行尿道扩张或尿道整形,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
M2、M3受体与膀胱逼尿肌关系的研究进展
M2、M3受体与膀胱逼尿肌收缩的关系密切,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的发展,对于M2、M3受体在正常膀胱中的收缩机制以及病理状态的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这些新机制的认识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和开发新的药物.
-
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的化疗进展
内分泌治疗是目前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在经过中位时间18~24个月之后,大多数患者常转为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随着对前列腺癌发病机制及化疗药物作用机理的不断认识,目前化疗已经成为HRPC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将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靶向策略
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基因治疗真正应用于临床必须有良好的肿瘤选择性(靶向性).本文在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转染、表达、靶向特异性基因等几个层面以及不同的基因载体的靶向前列腺癌策略进展加以综述,为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靶向设计提供参考.
-
高危前列腺癌的治疗进展
高危前列腺癌一直是临床治疗争论的焦点,局部治疗如手术或放疗后有较高的复发比例,新辅助和辅助治疗对于减少复发、改善生存是必要的.本文综述了高危前列腺癌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ntermittent androgen deprivation,IAD)治疗是一种新的前列腺癌激素治疗方式.初步研究表明IAD治疗可以延缓激素抵抗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并可能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治疗费用,是一种可行的前列腺癌治疗方式.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IAD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纳米生物感应器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的研究进展
纳米技术是当前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热门的课题,基于它的研究成果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泌尿外科方面研究与应用多的是前列腺癌,包括前列腺癌的早期筛选,分子影像学诊断和靶点导向治疗.我们将全面介绍在这些方面的新历史与进展,本文是第一部分,介绍纳米生物感受器在超敏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中的研究现状.
-
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蛋白质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它可以快速、简便地直接检测各种体液及分泌物,具有标本用量少、高通量分析等特点,在筛选、鉴定肿瘤标志物中有重要价值.本文就其原理及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激光治疗进展
随着激光技术如钬激光、绿激光、铥激光等的不断发展,前列腺增生症的腔内激光治疗因其组织损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并日益成熟,本文对该领域近几年的进展作一综述.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与性功能障碍关系的进展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不是引起勃起功能障碍(ED)的独立因素,部分病人在TURP后甚至改善了ED,这很可能与TURP改善了患者的下尿路症状(LUTS)有关;TURP与患者的射精障碍密切相关.本文对TURP与性功能障碍(SD)关系的进展作一综述.
-
前列腺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对病人的成功治疗至关重要.现有检测方法仍不能满足早期准确诊断前列腺癌的要求,新的治疗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现就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
HGF/c-Met信号系统与前列腺癌
原癌基因c-Met是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研究的理想靶点,HGF/c-Met信号系统的研究历史已久.本文就HGF/c-Met信号系统在前列腺癌的研究作一综述.
-
前列腺癌研究的新亮点-雌激素β受体
20世纪末,另一个雌激素受体β的发现,以及它和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给人们展示了前列腺癌的美好前景.本文从雌激素β受体的结构、在前列腺癌中的分布及表达调控、和前列腺癌分级分期关系以及在前列腺癌中的功能等方面进行简要的综述.
-
器官移植预测排斥与耐受的研究进展
临床器官移植工作中,预测排斥与耐受对供体和受体的选择、免疫抑制剂种类及剂量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移植免疫基础研究的不断进步,预测排斥与耐受的方法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就器官移植预测排斥与耐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现代纳米技术在前列腺癌分子成像与治疗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是当前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热门的课题,基于它的研究成果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泌尿外科方面研究与应用多的是前列腺癌,包括前列腺癌的早期筛选、分子影像学诊断和靶点导向治疗.我们将全面介绍在这些方面的新历史与进展,本文是第二部分,介绍纳米技术在前列腺癌的分子成像诊断与预后判断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以及纳米颗粒介导的前列腺癌分子导向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
AMACR(P504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AMACR(P504S)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肿瘤标记物,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联合基底细胞标记物34βE12和P63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可大大提高前列腺穿刺标本诊断的准确性.现对该分子标记物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
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盆腔淋巴结阳性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
前列腺癌是欧美男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治疗方面,传统上对于绝大部分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都不采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而改用内分泌治疗及放、化疗等方法.目前对于这一处理方案,临床上已经有了不少争议.本文就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淋巴结清扫范围对诊疗的影响、前列腺癌根治术对于临床局限期患者预后的作用等问题作一综述.
-
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将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同前列腺癌诊治中的相关临床检查指标相结合,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前列腺癌治疗过程中的预测,在提高早期诊断效率、改进治疗效果方面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
维生素D在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物骨化三醇具有抗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作用.其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介导GI期细胞阻滞、介导凋亡、减少肿瘤细胞浸润和肿瘤血管形成.骨化三醇和一些抗癌药物、细胞毒药物、地塞米松等药物合用有协同抗癌效果,毒副作用小.一些骨化三醇类似物同样具有抗癌作用,且活性更强.
-
2005年欧洲泌尿外科会议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欧洲泌尿外科会议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并提出了许多新看法和观点.重点是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亮点是前列腺癌治疗的研究及随访.特点是临床论文多,内容全面,新观点多.
-
肉毒毒素A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本文在介绍肉毒毒素A的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对目前其在泌尿外科特别是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给予总结,并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与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关系的进展
近年来研究表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成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过程中,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活化AKt有促进细胞增殖及抗细胞凋亡的作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随着PI3K/AKt信号通路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对诊断、预防和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及有效药物的开发应用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一种新的前列腺癌肿瘤标记物
PSA作为前列腺癌筛查和预后检测指标缺乏敏感和特异性.MIF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高表达,可作为一种新的前列腺癌生化标记物和肿瘤浸润的预后因子,协同PSA诊断及评价前列腺癌预后.
-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研究进展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是一种前列腺癌相关抗原,具有较高的组织特异性和膜结合性.在前列腺癌,特别是非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及其转移灶中表达增高,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成为前列腺癌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
低PSA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低PSA前列腺癌是指诊断时PSA<4.0ng/ml的前列腺癌,如何诊断低PSA前列腺癌成为目前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外对这方面研究较少.本文对近年来低PSA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展进行综述.
-
前列腺癌白介素-8的表达与雄激素受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是欧美男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雄激素阻断疗法是当前治疗前列腺癌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治疗初期对其较为敏感,但长期应用将产生抗药性,终导致治疗失败.近研究发现白介素-8在正常的前列腺组织中表达率很低,但在非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明显增高,而且随着前列腺癌的恶性度增加而增高.因此,本文对前列腺癌白介素-8的表达的临床意义与雄激素受体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环氧化酶-2及其抑制剂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环氧化酶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限速酶,目前至少发现有两种同功酶,即COX-1和COX-2.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COX-2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前列腺癌防治的靶分子.本文对其生物学特点、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现状以及COX-2抑制剂在前列腺癌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前对于前列腺癌特别是进展期前列腺癌仍然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树突状细胞(DC)疫苗已经渐渐从实验室走向人体临床试验研究,通过将前列腺癌特异性肿瘤抗原导入DC制成的针对前列腺癌的DC疫苗已成功应用于人体,疗效肯定,为前列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就前列腺癌DC疫苗的制备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进展
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近年发展很快,本文就局限性前列腺癌初次治疗前危险分类,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初次治疗后肿瘤的生化进展及临床复发处理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
P38MAPK与糖尿病肾病
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MAPK)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P38MAPK属于MAPK的一个亚族,是广泛存在于细胞浆内的含有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的蛋白质激酶.它在糖尿病肾病(DN)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糖尿病状态下多种因素的作用激活P38MAPK,促进肾脏细胞肥大,ECM积聚,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故深入研究P38MAPK在DN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阐述DN的发病机理,为开发防治DN的新药提供科研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基底膜(GBM)增厚、系膜区扩张、胞外基质堆积为病理特征,是引起终末期肾衰的重要原因,也是DM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DN的发生与肾小球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多元醇代谢途径异常、蛋白非酶糖化和大分子糖化终末产物(AGEs)的生成、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及脂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
PPARγ激动剂对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PPAR-γ激动剂作为胰岛素增敏剂除能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外,还在脂质代谢、抑制细胞因子、抗炎、免疫调节和血压调节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近来研究发现PPAR-γ激动剂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就其对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
炎症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除了糖脂代谢紊乱、血液动力学异常,炎症可能在DN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炎症能引起DN,并在DN进展的整个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学者在动物模型中应用抗炎治疗,延缓了DN的进展.
-
抗炎治疗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展望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方面.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确立了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作用.本文就抗炎治疗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作一综述.
-
切应力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清.切应力是液体沿管腔长轴方向对管壁施加的作用力.切应力作用于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调节一系列细胞因子的表达和信号通路的传导,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
肾性血管活性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AngⅡ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激活细胞内第二信使、转录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从而导致糖尿病肾脏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但RAS阻断剂却不能阻止糖尿病人进展到终末期肾病.评估其与AngⅡ相似且功能独特的血管活性因子将有助于了解它们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可能作用.进一步研究包括血管肽酶、内皮素、尾加压素Ⅱ及RAS等在内的血管活性物质可能为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策略.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
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日渐突出的健康问题.虽然目前已有多种治疗可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新的治疗措施仍十分必要.随着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新的治疗措施不断涌现.本文简述了目前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已广泛应用的药物如RAAS阻滞剂、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降脂药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理论依据及新药物,包括蛋白非酶糖基化阻滞剂、生长因子拮抗剂等.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