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 항천의학여의학공정
- 主管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837
- 国内刊号: 11-277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载人航天器火灾探测技术研究
目的 研究开发适用于航天飞行器上的火灾探测器.方法 根据载人航天飞行器的特点,设计了管道嵌入式高灵敏双波长火灾烟雾探测器,探测器的灵敏度高可以达到普通光电烟雾探测器100倍.结果 探测器能够有效传感粒径300 nm以下的小粒径气溶胶,并且能够识别粒径1μm以上的干扰粒子.结论 管道嵌入式高灵敏双波长烟雾火灾探测器能有效克服微重力下气溶胶扩散缓慢的缺点,降低火灾误报率,实现在微重力条件下正确探测火灾危险.
-
静立平衡压力中心参数的年龄性别因素研究
目的 通过不同年龄和性别对人体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为老年人的平衡性相关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由自行开发的智能平衡仪采集青年人群和老年人群的静立平衡数据,并选取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和动摇径作为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COP参数比动摇径具有受测试条件和主观影响小的优点.通过不同年龄段和性别COP晃动参数的对比分析,找出老年人群失衡的特征.结论 老年人群的COP前后晃动路程平衡特征与青年人群比有显著性差异,姿势保持能力明显不如青年人群,而在年龄相近的情况下,性别对老年人的影响并不大.
-
飞行员头部特征分析及头型分类方法研究
目的 通过构建飞行员头部三维模型及分类计算,研究一种新的头部特征分析及头型分类方法.方法 利用光栅投影图像测量技术构建飞行员头部三维模型,通过数值拟合方法分析获得飞行员的头部特征外形参数,按照统计学原理根据头高、头宽、头长尺寸对飞行员的头型进行了科学的分类.结果 1)建立了飞行员头部三维模型;2)男性飞行员的头型主要分类结果:长圆型(LC) 59.6%、长中型(M)24.40%、特长圆型(SLC)9.84%;3)选定长圆型、长中型、特长圆型这三类头型尺寸.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外形参数分析方法和头型分类方法可以用在今后大规模飞行员头部特征测量分析以及改进头盔设计的工作.
-
运动负荷心电敏感指标的比较分析
目的 从心电(electrocardiogram,ECG)节律与波形指标中筛选运动负荷敏感指标.方法 实验分为5 min静息期、20 min运动期(蹬自行车功量计)、5 min恢复期.男青年组、女青年组、男中年组、女中年组参加了实验,每组10人.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时域及频域参数、波形形态相似性、高频噪声共13个参数中筛选运动负荷敏感指标.结果 心率变异性时域与频域指标、波形相关性、噪声指标中均包含运动敏感指标,其中R-R间期的敏感性高.结论 R-R间期(心率)是运动负荷监测的可靠指标,心电波形相关性及噪声指标可辅助评价运动负荷.
-
基于G1-DEMATEL的飞行员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 构建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分布.方法 从心理健康的理论出发,构建心理健康评价体系,结合心理健康标准与飞行员的实际情况,建立民航飞行员的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结合G1-DEMATEL法计算指标权重分布.结果 民航飞行员的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由发展性与适应性两部分组成,共14个指标,得到了相应的权重分布,以数学表达式表示了发展性、适应性与二者协调性指数三个参数的心理健康判断依据,并根据DEMATEL的关联度得到了指标间相互影响关系.结论 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将为飞行员心理健康测评提供指标与权重上的支撑.
-
PAN-PEI固态胺纤维的制备及吸附CO2性能研究
目的 制备一种固态胺纤维并试验其在CO2含量低于1%时的吸附再生性能.方法 以3种市售平均直径分别为10.4 μm,12.0 μm,15.6 μm的聚丙烯腈纤维(PAN)为基体,通过两步法制备出PAN-聚乙烯亚胺(PEI)固态胺纤维(PAN-PEI);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PAN-PEI纤维的胺基含量,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纤维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官能团结构.结果 在气压100 kPa,温度25.0℃,相对湿度80%,CO2起始浓度1.0%,纤维含水量100%条件下,30 min内测得3种不同直径(从小到大)PAN-PEI纤维在CO2终浓度为0.70%、0.74%与0.75%时的CO2吸附量分别为225、175和160 g/kg;100℃水蒸气再生5 min,循环吸附再生500次,纤维的再生效率为93.2%.结论 制备的PAN-PEI纤维在CO2含量低于1%时,吸附再生性能较好,有望应用于密闭空间中CO2的清除.
-
内关穴位刺激对抗模拟失重大鼠心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内关穴位刺激对抗模拟失重大鼠心功能变化的作用,探索对抗失重环境下生理学变化的新措施.方法 采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on),尾吊30天组(TS),尾吊30天加内关穴位隔日刺激组(TS+ neiguan),每组10只大鼠.结果 与Con组比,TS组和TS+ neiguan大鼠空腹体重明显下降(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TS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下降(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EF)显著下降(P<0.01);心率(HR)显著升高.穴位刺激组尽管所有指标有类似于TS组的变化趋势,但与Con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且TS+neiguan组LVDd明显高于TS组(P<0.01).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PI)含量TS大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TS+ neiguan组(P<0.05);TS+neiguan与Con组比无明显差别.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皮质酮(CORT)含量各组间无差别.醛固酮(ALD)含量TS组和TS+neiguan组明显高于Con组(P <0.05,P<0.01).结论 模拟失重主要引起左心室功能降低和结构变化,心血管调节功能变化,内关穴位刺激能较好对抗这些不利影响,在对抗失重生理变化方面可能有较好应用前景.
-
民航飞行员疲劳性亚健康的中医证候要素研究
目的 探讨民航飞行员疲劳性亚健康的中医证候要素,为辨证论治提供相应依据.方法 选取217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民航飞行员,观察中医症状特点,通过因子分析提取证候要素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通过因子分析得到7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分别与气虚、阴虚、火热、气滞、痰湿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实证类占78.3%,虚证类占21.7%.结论 民航飞行员疲劳性亚健康主要证候要素为气虚、阴虚、火热、气滞、痰湿;可归为虚、实两类,以实证类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
-
抗磁悬浮影响粘附在微载体上成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目的 探讨粘附在Cytodex-1微载体上的MC3T3-E1细胞是否可通过大梯度强磁场实现抗磁悬浮细胞培养,以及在该培养方式下不同模拟重力环境对细胞的生物学影响.方法 鼠颅骨成骨细胞系MC3T3-E1接种于Cytodex-1微载体,将细胞置于大梯度强磁场的表观重力为μG,1G和2G位置,对应磁场强度分别为12T,16 T和12 T,检测细胞形态、增殖、凋亡和周期.结果 μG和1G环境促进了MC3T3-E1细胞增殖,而2G重力环境抑制了细胞增殖;大梯度强磁场环境诱导了细胞形态的改变、增加了细胞的caspase-3活性,影响了细胞周期.结论 粘附在Cytodex-1微载体上的MC3T3-E1细胞在大梯度强磁场环境下可以实现抗磁悬浮培养,大梯度强磁场对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均具有较明显的影响.
-
舱外航天服头盔显示系统设计
目的 研究适应于舱外航天服的新型信息显示系统,增强乘员获取信息的能力.方法 分析舱外服头盔显示功能指标,对舱外服头盔显示系统的图像源选择、光学系统、显示控制系统和用户信息界面进行设计.结果 提出了一套内嵌于头盔压力面窗内,固定于通风管下方,满足航天员佩戴和观察要求的头盔微显示系统,给出了头盔显示设计实例.结论 所设计的头盔显示系统达到了原先的设计目标,可望在真实环境中得以进一步检测.
-
白介素17A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NIH/3T3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17A对于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凋亡的影响.方法 使用博来霉素诱导细胞凋亡,使用TUNEL荧光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以及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博来霉素可以促进NIH/3T3细胞DNA发生断裂,促进活性Caspase-3的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含量;白介素17A可以抑制NIH/3T3细胞DNA断裂,抑制活性Caspase-3的蛋白表达,促进Bcl-2的蛋白含量.结论 博来霉素可以诱导小鼠NIH/3T3细胞发生凋亡,白介素17A可以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
-
耐力性锻炼在载人航天飞行中的应用与发展
航天飞行引起的航天员有氧运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了在轨及返回后航天员完成任务的能力.对于有氧运动能力降低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利用功率车或跑台进行耐力性锻炼.现有的锻炼方案还不能完全防止长期飞行导致的有氧运动能力下降,迫切需要对现有防护方案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对有氧运动能力的防护.本文回顾了耐力性锻炼方案在航天中的应用,对高强度间歇性锻炼方案在航天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
载人航天CO2还原技术的发展与选择
CO2还原是目前国际空间站CO2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CO2还原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人体代谢产生的CO2进行处理,还可以与电解水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氧气的再生.空间站所采用的CO2还原技术包括Sabatier、Bosch、CO2电解、CO2热解等还原方法.经过三十多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终Sabatier还原法被确定为国际空间站的CO2还原方案.然而,Sabatier方法的循环闭合度较低,难以应用在宇宙深空探测等更长期的载人航天任务中.其他可实现完全闭合的还原法仍有可能在技术充分发展后,取代Sabatier成为性能更优的还原技术.
-
空间电子辐射风险及其防护策略研究进展
在外辐射带运行的卫星受到空间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如何保障这些卫星长期健康运行是工程部门面临的大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空间外辐射带电子动态分布规律以及空间电子辐射对原材料和元器件可能造成的辐射风险,回顾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空间电子防护技术与防护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卫星电子辐射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射前,利用空间辐射环境模型和效应进行风险预估,指导卫星和有效载荷的抗辐射工程设计;在轨飞行中,实时监测空间辐射环境和有效载荷辐射效应数据,为地面飞行控制决策系统提供依据,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保障在轨卫星的安全;飞行任务后,通过对任务期间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完善模型与工程设计参数,形成一个封闭、有效运行的系统.
-
基于改进大津法和模糊聚类的CT图像肺实质分割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改进后的大津阈值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两种分割算法在CT图像肺实质分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40例肺部图像,分别采用改进的大津阈值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法,分割出肺实质区域,同时剔除肺部纵膈、气管.后,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分析(图象一致性和信息熵指标)评价分割效果.结果 主观分析显示,改进的大津法得到的图像中虽仍存在肺实质内部间隙,但图中孤立像素点明显减少,且颗粒的边缘也更加光滑.FCM算法分割出的肺实质空洞较少,获得的图像较完整.但有些许粘连,且提取中主气管容易错误地分割到肺实质区域,造成肺实质分割不彻底.客观分析表明,在一致性准则上,两种方法分割结果相差不大,分割出的区域都具有较高的内部区域一致性;从信息熵的角度,FCM法分割效果较好.结论 肺部CT图像肺实质的分割中,对于目标与背景灰度有强对比的图像,Otsu法优于FCM法,但在阈值自适应和运算时间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而对于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图像,FCM法优于Otsu法,但在抗噪性和分割精度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年 | 期数 |
2018 |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7 | 01 02 03 |
1996 | 01 02 03 04 05 06 |
1995 | 01 03 04 |
1994 | 01 02 03 04 |
1993 | 01 02 03 04 |
1992 | 01 02 03 04 |
1991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