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Journal of Dental Prevention & Treatment 광동아병방치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245
- 国内刊号: 44-140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潮州市15~17岁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
目的:探讨潮州市15~17岁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其口腔健康行为,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样本纳入标准抽取潮州市15~17岁学生933名进行问卷调查。所使用问卷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结合本课题研究目的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和社会学资料、口腔健康知识和口腔健康行为。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仅13.1%的学生认同“窝沟封闭可保护牙齿”。女生(t=5.198)、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者(t=2.667)口腔健康知识得分较高(P<0.01)。刷牙频率与年龄和性别相关,年龄较大者(c2=23.002)和女生(c2=98.722)每天刷牙2次或以上的比例较高(P<0.001)。75.2%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使用的牙膏是否含氟,91.5%的学生没有使用过牙线。口腔科就诊经历在性别(c2=16.406)和母亲受教育程度(c2=12.566)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潮州市15~17岁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需要积极改善,男生、低年龄组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低者是重点教育对象。
-
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
目的:了解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状况,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防范措施,为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5年12月44例口腔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登记数据,对其职业、暴露源、暴露种类、暴露环节等进行分析。结果44例职业暴露者以医生和护士为主,分别占54.5%和34.1%;其中发生锐器伤39例,黏膜暴露3例;暴露环节前两位是诊疗后整理器械或清洗器械、操作或手术时锐器刺伤,分别为19例(占43.2%)、15例(34.1%);所有职业暴露者均及时进行妥当处理,随访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结论医生护士在诊疗中使用器械及诊疗后处理器械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环节。
-
CBCT法研究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
目的:探讨应用锥形束CT研究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价值。方法选取70例患者83颗上颌第一磨牙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aphy,CBCT)影像,分析其牙根数目、根管数目及根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参照Vertucci分类法对根管形态进行分类,统计近中颊根第二根管(the seconal mesiobuual canal, MB2)率。结果83颗上颌第一磨牙均为3个独立牙根,其中MB2的发生率为38.6%,近中颊根根管VertucciⅠ型(1?1)、Ⅳ型(2?2型)、Ⅱ型(2?1)、Ⅲ型(1?2?1)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1.4%、18.1%、15.7%和4.8%。结论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复杂,CBCT影像可反映真实根管形态,为根管治疗提供参考。
-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种植体稳定性和血液炎症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不同血糖水平对种植体稳定性和血液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种植牙手术的35例2型糖尿病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0例血糖正常的种植牙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种植术后的血糖控制水平、血液炎症指标和种植体稳定性。结果种植手术前2组患者血液炎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白细胞、中粒性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种植体植入后即刻扭矩值为(32.65±3.48)N·cm,观察组种植体植入后即刻扭矩值为(28.75±3.64)N·cm,对照组平均扭矩值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5,P=0.016)。术后2组患者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 ,ISQ)均呈早期下降而后回升并渐强的趋势,初期不同血糖控制水平患者间IS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患者间ISQ下降至低值时差异仍不明显(P>0.05);血糖越高,种植体ISQ下降越多(P<0.01),血糖越高,其ISQ恢复时间越长(P>0.05),对照组及血糖控制良好者,ISQ恢复时间显著短于血糖控制不良及中等控制者(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牙种植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血液炎症指标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
-
CAD/CAM全瓷高嵌体微创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CEREC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 CAD/CAM)全瓷高嵌体微创修复根管治疗后的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大面积缺损的后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CEREC 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缺损牙冠,修复后即刻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术后即刻及1年后随访,均按照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部(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患者满意度在91%以上。根据改良USPHS标准,术后即刻及1年后复查时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达到A级分别为92.1%和91.3%(c2=0.052,P=0.820),外形达A级前后两次均为97.6%,表面质地达到A级分别为95.2%和93.7%(c2=0.303,P=0.582),颜色匹配达到A级分别为80.2%和81.7%(c2=0.103,P=0.748)。仅出现1例瓷破裂。结论 CEREC 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
口腔显微镜在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及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显微镜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s,MB2)的定位探查,以及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患者共88例88颗患牙,在牙科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 CBCT)下确诊MB2存在并接受初次治疗68例,及MB2存在而未发现致根管治疗失败后需再治疗20例。68例患者在CBCT下进一步分析近中颊根根管分型,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试验组34例,显微镜下对MB2进行观察探查并治疗;对照组34例,未用显微镜直视下进行观察探查和治疗。比较2组MB2根管的检出及治疗效果。20例再治疗患者,10例于显微镜下进行再治疗,10例直视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2组再治疗的效果。结果68颗患牙的CBCT检查结果近中颊根根管以Ⅱ型和Ⅲ型根管为主,其中Ⅱ型53例占77.9%,Ⅲ型15例占22.1%。试验组的MB2检出率为100%,对照组MB2检出率为91.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根管治疗成功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P<0.05)。2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后试验组疗效构成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显微镜下再治疗成功10例,直视下再治疗成功6例。根管再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疗效构成比保持不变。结论显微镜对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的探查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3I和奥齿泰种植体系统周围组织稳定性差异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3I种植体和奥齿泰种植体修复后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影响,为临床种植系统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单牙缺失需种植修复的患者42例,分别行3I种植体(23枚)和奥齿泰种植体(26枚)种植修复,于修复后3、6、9和12个月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eri?implant crevicular fluid ,PICF)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水平,并选取对侧健康牙作为对照。结果种植体修复后1年,种植体颈部骨组织呈现不断吸收趋势,且奥齿泰种植体骨吸收量大于3I种植体(P <0.05)。在修复后6、9和12个月,3I种植体SBI、PLI均低于奥齿泰种植体(P<0.05),3I种植体AST水平与天然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奥齿泰种植体AST水平高于天然牙(P<0.05)。修复后9、12个月,3I种植体PD明显低于奥齿泰种植体(P<0.05)。结论3I种植体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及周围牙龈组织的影响较奥齿泰小,但两者在研究期内均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
不翻瓣技术在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常规翻瓣种植与不翻瓣种植在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0例,采用不翻瓣方式行即刻种植术,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翻瓣即刻种植术。记录2组修复后3、6、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牙槽骨吸收水平及满意度。结果修复后3个月(t=5.585)、6个月(t=6.740)、12个月(t=10.933),试验组红色美学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2个月试验组患者满意度(87%)高于对照组(74%)(c2=1.667,P=0.197);修复后3个月(t=6.360)、6个月(t=14.112)、12个月(t=11.553),牙槽骨吸收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前牙即刻种植采用不翻瓣技术与常规翻瓣技术比较,可提高临床修复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
4种修复金属材料对炎性牙周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估4种口腔修复金属材料对牙周炎症状态下牙龈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牙周炎患者的炎症牙龈组织10份,原代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以DMEM培养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空白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钴铬合金(钴铬合金组)、钛合金(钛合金组)、纯钛(钝钛组)及金钯合金(金钯合金组)4种金属浸提液加入培养基。ELISA和RT?PCR法检测相关炎症因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 ELISA和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钴铬合金组和钛合金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较高(P<0.01),而纯钛组和金钯合金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炎症牙龈成纤维细胞,纯钛和金钯合金比钴铬合金和钛合金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
Wnt通路抑制剂XAV-939对牙髓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Wnt通路抑制剂XAV?939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及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培养牙髓干细胞,鉴定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XAV?939对牙髓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检测XAV?939对牙髓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qRT?PCR检测成脂分化过程中,XAV?939对Wnt通路相关基因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 GSK3β)和β?catenin以及成脂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2, PPARγ2)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α, C/EBPα)的影响。结果牙髓干细胞成脂诱导14 d后,XAV?939上调GSK3β、PPARγ2和C/EBPα的表达,同时下调β?catenin的表达。结论 XAV?939可以通过抑制Wnt通路促进牙髓干细胞的成脂分化。
-
应用Micro-CT研究矫治力对正畸牙齿移动及牙根吸收的影响
目的:了解不同矫治力作用下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及牙根吸收情况,探索应用Micro?CT研究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矫治力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10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220~270 g),分别施以10 g (10 g力组)、30 g力(130 g力组)拉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建立实验动物模型,以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牙。于加力后第3、7、14、28天处死动物,使用Micro?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及周围牙槽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计算加力28 d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的表面凹陷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加力后发生牙齿移动,10 g力组在加力14 d内,牙齿移动量小于30 g力组(P =0.039),在加力28 d时大于30 g力组(P<0.05)。加力28 d,10 g力组、30 g力组的牙根表面凹陷总体积高于对照组(P=0.004),30 g力组产生的牙根表面凹陷总体积高于10 g力组(P<0.001)。结论 Micro?CT可以对牙齿移动及牙根吸收进行可靠评价及量化分析。加力后28 d,10 g力组移动量较30 g力组大,相应产生牙根吸收较30 g力组少。
-
汉防己甲素抑制口腔癌细胞增殖与β-catenin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 ,TET)对口腔癌细胞Tca8113的作用及其对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TET对Tca8113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ET作用前后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TET作用前后β?catenin蛋白的分布。结果随着TET浓度的增加,其对Tca8113的抑制率也不断增加(F=819.90,P<0.05),半数有效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为64μmol/L;同时TET对Tca8113细胞的抑制呈时间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TET作用后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8, P<0.05)。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在空白组中β?catenin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而在TET作用后β?catenin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呈散在分布,细胞核内表达较少。结论 TET能显著抑制口腔癌细胞Tca8113的增殖,同时可影响β?catenin蛋白在Tca8113细胞内的分布。
-
种植体颈部设计的研究现状
口腔种植修复已成为缺失牙的首选治疗方案,种植体的成功不仅需要良好的骨结合,良好的软组织封闭也尤为重要。目前,种植体骨结合方面的研究已趋于成熟,而种植体颈部设计对软硬组织的影响还有待研究。笔者将本课题组对种植体颈部结构设计的研究情况结合国际上的前沿研究进行探讨,按照种植体颈部设计与边缘骨吸收、软组织封闭的形成和菌斑粘附形成的关系进行评述。
-
慢性牙周炎对OLETF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4周龄雄性自发性T2DM OLETF大鼠30只,同种系同周龄糖耐量正常LETO大鼠(L组)20只作为实验对象。36周龄时,将到达糖耐量受损期26只OLETF大鼠(O组),按照是否复合慢性牙周炎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组[O CP(+)组]和糖尿病组[O CP(-)组];LETO大鼠也随机分为慢性牙周炎组[L CP(+)组]和正常组[L CP(-)组]。O CP(+)组和L CP(+)组采取丝线结扎联合涂菌建立慢性牙周炎模型,建模20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收集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反映肾脏功能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尿素和肌酐4个指标。结果血清白蛋白(t=11.131,P=0.002)、总蛋白水平(t=21.696,P<0.001)O组显著低于L组,O CP(+)组白蛋白(t=2.155,P=0.049)、总蛋白水平(t=2.554,P=0.023)也较O CP(-)组显著下降,而L CP(+)组与L C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清肌酐水平O组显著高于L组(t=9.099,P=0.005),O CP(+)组也明显高于O CP (-)组(t=4.443,P<0.001),而L CP(+)组与L C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尿素水平O组比L组显著升高(t=5.684,P=0.024),而O CP(+)组与O CP(-)组比较(t=1.484,P=0.160)、L CP(+)组与L CP(-)组比较(t=0.075,P=0.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牙周炎未对正常大鼠肾脏功能产生明显影响;但在T2DM大鼠肾脏已有损害的情况下,慢性牙周炎恶化了肾脏功能,并且T2DM和牙周炎在肾脏病变发生中有交互、协同作用。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