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口腔黏膜异常增生中基因甲基化研究现况

孙雅楠;佘文婷;张佳莉;陈新明

摘要: 约90%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在临床上都出现过癌前病变即口腔上皮异常增生(OED)。 OED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在不同肿瘤的癌前病变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发生相关基因出现启动子甲基化。为了明确口腔癌前病变的甲基化的研究现状,本文针对口腔上皮异常增生中的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进行概述与分析。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聚己内酯/Ⅰ型胶原/氟磷灰石复合支架的制备 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范瑞瑞;李欣聪;刘玉;孙卫斌;郭婷

    目的:制备聚己内酯(PCL)/Ⅰ型胶原(COLI)/氟磷灰石(FA)复合支架用于牙周组织再生,并进行生物相容性及成骨诱导性能的检测.方法:制备PCL/COLI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并在其表面合成FA矿化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同时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并与支架浸提液共培养,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和Von Kossa染色观察复合支架对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PCL/COLI/FA复合支架呈三维网状结构,FA晶体分布于支架表面.CCK-8结果证明人牙周膜细胞在复合支架上增殖情况良好.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和Von Kossa染色结果提示复合支架可诱导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结论:PCL/COLI/FA复合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具有成骨诱导潜能,有望作为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水门汀层厚和涂布方式对氧化锆单冠与种植体 基台粘固效果的影响

    作者:陈慧玲;唐小山;池君敏;张以鸣

    目的:研究种植体支持的氧化锆单冠粘固修复时,传统涂布方法和水门汀预压薄方法水门汀残留和粘接强度的差别.方法:应用Sinora CEREC系统扫描Ankylos标准B型6 mm种植体基台替代体,设计出水门汀层厚为50、80、110μm,厚度为1 mm的氧化锆单冠3D数字模型,通过Sinora CEREC系统的CAD/CAM制作出氧化锆单冠.应用传统涂布方法和水门汀预压薄方法,将不同水门汀层厚的氧化锆单冠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在种植体基台替代体上.观察人工牙龈中水门汀的残留情况,并分别检测不同水门汀层厚氧化锆单冠的粘接强度.结果:用水门汀预压薄方法粘固,50μm组的粘接力明显大于80和110μm组,80和110μm组的粘接力无明显差异.用传统涂布方法粘固,110μm组的粘接力明显小80和50μm组,80和50μm组的粘接力无明显差异.3种水门汀层厚的氧化锆单冠用传统涂布方法粘固后,种植体替代体周围和人工牙龈中溢出和残留的水门汀多于水门汀预压薄方法粘固.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预压薄方法粘固种植体支持的氧化锆单冠时,水门汀层厚的设计以50~80μm较佳,而用传统涂布方法粘固时水门汀层厚的设计以80~110μm为好.

  • 抗人釉原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作者:程岚;束蓉;夏一如;宁航

    目的:制备针对人釉原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重组人全长釉原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融合免疫后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筛选出能够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小鼠体内诱导制备腹水,通过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和蛋白G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结果:筛选到3株能稳定分泌抗人釉原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H10G1、H3G1、G5H3.腹水单克隆抗体效价分别为1:243000、1:729000、1:729000,纯化后单克隆抗体效价为1:81000、1:243000、1:729000.3株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分析显示均识别人釉原蛋白45~149位的氨基酸序列.结论:成功制备出针对人釉原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探讨釉原蛋白在牙根发育及牙周再生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SB431542对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的影响

    作者:石安源;鲍东昱;童昕;秦海燕;王斌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SB431542在体外对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hG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G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物,然后给予不同浓度(0、0.1、1、10μmol/L)SB435142处理,CCK-8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增殖活性及凋亡比例;成骨培养基分组诱导培养21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分化;hGMSCs给予1μmol/L SB431542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成骨诱导过程中的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及TGF-β 信号通路信号分子的变化.结果:原代培养的hGMSCs高表达CD105、CD90和CD73,而阴性表达CD14、CD34、CD19、CD45和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浓度SB431542并不引起hGMSCs凋亡率的明显改变(P>0.05).而10μmol/L SB431542作用于hGMSCs第7天时,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降低(P<0.05).1μmol/L SB431542能显著增加hGMSCs矿化结节的形成(P<0.05),且在成骨诱导11 d后,Runt相关转录因子2、碱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成骨诱导30、60 min时,SB431542处理组的TGF-β 信号通路下游Smad3信号分子磷酸化水平明显被抑制(P<0.05).结论:SB431542可能通过抑制成骨分化过程中Smad3的磷酸化水平来诱导hGMSCs体外成骨.

  • 不同冲洗方式对根管消毒药物清除效果的比较

    作者:薛卉;王珏;刘茜;周红艳;梅予锋

    目的:研究不同冲洗方式对两种根管内常用消毒药物的清除效果.方法:将90颗单根管前磨牙去除冠部,形成13 mm标准根长,在根尖部建立标准人工沟,分别放置三联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制剂,封药2周.使用常规针筒冲洗、声波根管冲洗器和超声治疗仪,配合10 mL 1%NaOCl溶液进行根管冲洗.经体视显微镜放大后对人工沟内药物残余量进行评分,统计分析各组的冲洗效果.结果:三种冲洗方式均未能完全去除根管内的消毒药物.声波冲洗器和超声治疗仪对三联抗生素糊剂的清除效果无明显区别(P>0.05),但均显著优于针筒冲洗(P<0.01);超声冲洗对氢氧化钙制剂的冲洗效果明显优于针筒冲洗(P<0.01),声波冲洗器对氢氧化钙制剂的冲洗效果与其他两种方式无明显区别(P>0.05);同种冲洗方式对两种不同药物的冲洗效果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所有冲洗方式均不能完全去除根管内的消毒药物,使用声波根管冲洗器和超声治疗仪可提高清除根管消毒药物的效果.

  • miR-34a对人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作者:张勃昕;吉爱红;曹正垚;孙秋望月;邓威;郭松松;王晨星;李怀奇;叶金海

    目的:研究miR-34a对人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O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RT-PCR检测miR-34家族在hOBMSCs成骨诱导过程中的表达情况;采用碱性磷酸酶及茜素红染色检测miR-34a对于hOBM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O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miR-34a对于成骨相关蛋白的影响,同时检测hOBMSCs在正常培养条件下miR-34a对于DKK1蛋白表达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34a与DKK1的靶向关系;通过裸鼠皮下成骨实验检测miR-34a对于hOBMSCs体内成骨的影响.结果:在hOBMSCs成骨诱导过程中,miR-34家族的miRNA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其中miR-34a为明显;过表达miR-34a可显著提高hBMSCs的体外成骨能力;miR-34a可以负向调节DKK1,同时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DKK1为miR-34a的靶基因;体内实验同样证实miR-34a可以促进hOBMSCs的成骨分化.结论:miR-34a可能通过抑制DKK1的表达,促进hOBMSCs的成骨分化.

  • 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作者:龚寅;李瑶琴;黄希

    目的:探讨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光光度计比浊法检测20 mmol/L 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菌浮游细菌生长的影响;体外构建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模型,通过MTT法评价5、10、20 mmol/L 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D-亮氨酸处理后的生物膜形态结构.结果:20 mmol/L D-亮氨酸不影响变异链球菌浮游细菌生长趋势,从3 h左右进入其对数生长期,在12 h到达平台期.MTT法结果表明浓度为5、10、20 mmol/L 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D-亮氨酸的浓度增加,变异链球菌形成生物膜的量明显降低(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作用后,其生物膜结构整体分布稀疏,厚度减少.结论: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 臭氧化油对牙龈卟琳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作者:葛舒;李璐;吴程宇;周逸;徐艳

    目的:评估臭氧化油对牙龈卟琳单胞菌(P.gingivalis)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通过琼脂扩散法评估臭氧化油对P.gingivalis的抑制作用;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臭氧化油对P.gingivalis的小抑菌浓度(MIC)及小杀菌浓度(MBC);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臭氧化油处理后对细菌活力、生物膜结构以及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臭氧化油明显抑制了P.gingivalis的生长,抑菌圈直径为68.13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化油对P.gingivalis的MIC和MBC均为0.04 mg/mL;CLSM和SEM图像证实了臭氧化油处理P.gingivalis后未见生物膜结构的形成,细菌活力明显降低,细菌总量显著减少,细胞完整的形态被破坏,细胞皱缩和裂解.结论:臭氧化油对P.gingivalis及其生物膜的形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阿魏酸钠改善伴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微循环

    作者:赵颖;邓云贞;朱春晖;刘瑾;袁雪岩;李昂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伴糖尿病的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利用自主构建的伴糖尿病的牙周炎大鼠模型,检测阿魏酸钠干预1月、3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阳性对照)处理后牙龈出血指数、牙松动度、牙槽骨吸收值;HE染色检测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情况;血管渗透性染色检测牙龈血管渗透性;免疫组化检测VEGF及CD34在各组牙周组织内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阿魏酸钠干预后,牙龈出血指数、牙松动度明显减轻,牙槽骨丧失程度得到改善,且这种功效随干预时间延长而更加明显.HE染色结果表明,阿魏酸钠干预后,牙龈组织中炎症细胞显著减少,牙周膜排列整齐,可见成骨细胞.血管渗透性染色结果表明,阿魏酸钠干预后,牙龈血管渗透性较未干预组大鼠明显减小.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阿魏酸钠干预后MVD计数明显降低,大鼠牙龈中VEGF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减少,着色减弱.VEGF抑制剂处理后能得到与阿魏酸钠干预3月后一致的结果.结论:阿魏酸钠可能是通过抑制牙周组织VEGF表达,来改善伴糖尿病的牙周炎牙周组织微循环.

  • 不同厚度全锆牙合贴面的断裂载荷及失效模式研究

    作者:曾晓燕;施佳丽;王柏华;李梦圆;游苒;胡建;李林

    目的:探究牙合贴面厚度以及牙体预备形式对全锆牙合贴面的抗折性能及失效模式的影响.方法:预备标准人工磨牙形成3组不同形式的预备体:A组牙合面均匀磨除0.5 mm,B组牙合面均匀磨除0.5 mm,轴面包绕高度1.5 mm,C组牙合面均匀磨除0.5 mm,并预备髓腔固位.采用CAD/CAM系统,通过Dental Designer软件,将每组分别设计为0.5 mm、1.0 mm、1.5 mm三种不同厚度,共制作出72个牙合贴面;测试不同牙体预备形式及不同厚度的牙合贴面的断裂载荷,并分析其失效模式.结果:不同牙体预备形式及不同厚度的全锆牙合贴面的平均断裂载荷值为:A组:(1275.9±205.6)N(0.5 mm厚度);(2320.6±296.7)N(1.0 mm厚度);(4909.1±399.3)N(1.5 mm厚度);B组:(1404.5±215.3)N(0.5 mm厚度);(2509.8±380.6)N(1.0 mm厚度);(4917.8±320.4)N(1.5 mm厚度);C组:(1279.6±248.4)N(0.5 mm厚度);(2346.6±260.2)N(1.0 mm厚度);(4575.3±458.7)N(1.5 mm厚度).随着厚度的增加,全锆牙合贴面的抗折性能也随之增加,同一牙体预备形式不同厚度的断裂载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牙体预备形式同一厚度的断裂载荷无统计学差异.0.5 mm与1.0 mm组别的失效模式(修复体折裂)相似,与1.5 mm组别的失效模式(修复体与代型同时折裂)存在差异.结论:全锆牙合贴面厚度对其抗折性能有影响,抗折性能随着其厚度的增加而增大.牙体预备形式对牙合贴面的抗折性能没有影响.厚度为0.5 mm的全锆牙合贴面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口腔生物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个月内 早咨询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