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白假丝酵母菌不同菌株对动物致病性的对比性观察

王小丽;马廉兰;刘志春;钟有添;谢水祥;曹镐禄

摘要: 目的 观察白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CCCMC1a、ATCC 14053)与临床分离菌株(C1-1,C1-2,C1-3 ,C1-4)对小鼠与家兔的致病情况,并探讨不同菌株对动物致病性与荚膜厚薄的关系.方法 小鼠及健康成年家兔按上述菌株不同分为CCCMC1a,ATCC 14053, C1-1,C1-2, C1-3 ,C1-4共6组,每组小鼠20只,家兔12只;将实验菌种沙保氏琼脂36 h培养物用生理盐水配成约含1×109个/ ml的菌悬液,家兔耳缘静脉注射,1~1.5 ml /只;对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 ml /只,于注射后6 h开始密切观察动物的反应,连续观察7 d,记录动物发病情况:发病天数、死亡天数及死亡动物数、动物死亡率、存活动物数等,比较不同菌株对动物的致病性.待实验动物死亡后,分别取家兔肾组织印片及小鼠腹腔液涂片进行Hiss荚膜染色镜检,用显微测微计测量荚膜层的厚度,各菌株随机计数40个酵母细胞的荚膜层的厚度值,取各菌株荚膜层厚度的均值进行比较,并且与菌株的动物致病性相联系,观察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果 C1-2和C1-4相对于C1-1,C1-3,CCCMC1a,ATCC 14053来说,具有很强的动物致病性.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在家兔及小白鼠体内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不同菌株和不同动物体内形成而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果 显示,兔肾感染灶的菌细胞较小鼠腹腔内菌细胞的荚膜明显宽厚,C1-1,C1-2, C1-3 ,C1-4组的兔肾感染灶的菌细胞及鼠腹腔内菌细胞的荚膜比CCCMC1a,ATCC 14053明显宽厚,其中对动物高致病性的C1-2和 C1-4的兔肾感染灶的菌细胞及鼠腹腔内菌细胞的荚膜为宽厚.结论 C1-2和C1-4具有很强的动物致病性,它们的荚膜与其它菌株相比较也更宽厚.荚膜可能是白假丝酵母菌的毒力因子,荚膜的宽厚与动物的致病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时珍国医国药

CSCD核心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