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黄及其有效成分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及其有效成分大黄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为临床抗肿瘤提供实验证据.方法:采用实时细胞分析系统和改良MTT方法,观察单味中药大黄(0.05μg/L、0.5μg/L、5μg/L)及其有效成分大黄素(16 nmol/L、80 nmol/L、400 nmol/L、2 μmol/L、10 μmol/L)对A549细胞的作用,同时观察FRAP/mTOR抑制剂、PI3K抑制剂、MAPKK抑制剂和Caspase-3抑制剂对上述作用的影响.结果:大黄及其有效成分大黄素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动态IC50研究发现大黄素在55 h时IC 50值低,反应此时刻抑制A549细胞效应大,其中Caspase-3抑制剂可以明显阻断大黄素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大黄及其有效成分大黄素能有效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证实大黄素是通过激活Caspase-3来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
-
雷公藤甲素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搏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搏动的影响.方法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予0、2.5、5、10、20、40、80、160和200 μmol/雷公藤甲素处理,采用实时细胞分析系统(RTCA)于给药前至给药后20 h连续记录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变化.结果 浓度大于等于2.5 μmol/L的雷公藤甲素于给药后10 min可明显导致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明显下降,但lh后可基本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给药后1h至给药后10h,细胞搏动频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心肌细胞搏动节律正常.160和200 μmol/L组给药后20 h,细胞搏动频率明显下降,正常节律性搏动消失.结论较高浓度的雷公藤甲素给药后期对大鼠心肌细胞毒性作用显著.
-
基于实时细胞分析的化合物48/80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评价研究
药物引起的过敏/类过敏反应是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传统的过敏/类过敏反应评价方法多选用豚鼠,通过考察给药后豚鼠出现的喷嚏、抓鼻、呼吸困难、抽搐昏倒或死亡等现象,以判断药物是否可以引起过敏/类过敏反应[1],存在实验周期性长、灵敏度低、误差大等缺点.大量研究表明[2],药物作用于肥大细胞,激活并释放活性介质是引发过敏/类过敏反应的直接原因.因此,体外检测肥大细胞脱颗粒可以反映药物是否可以引起过敏/类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