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YAG激光术后无菌性眼内炎一例报告

    作者:王晶;李彬;张辉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出现迟发型无菌性眼内炎多见于糖尿病、虹膜炎等合并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但YAG术后出现严重无菌性眼内炎鲜有报道,应与临床上少见的真菌性眼内炎和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或毒性较低的细菌性眼内炎相鉴别,现将YAG激光术后无菌性眼内炎病例报告如下.1 病历资料患者,女,80岁,于2016年12月5日在我院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第一天视力0. 6,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瞳孔圆,人工晶体位正,余(-),出院. 既往患者糖尿病史10余年,无葡萄膜炎病史. 2017年4 月23日因自述右眼视力下降来我院门诊检查,右眼视力0.3,人工晶体位正,晶状体后囊轻度混浊,建议行YAG激光治疗,2017年5月3日行右眼YAG激光后囊截除术治疗,右眼眼压12.23 mmHg(1 mmHg=0.133 kPa) ,B超提示轻度玻璃体混浊,充分散瞳后YAG激光在晶体后囊中央区呈"十字"切开,后修补成圆形,切开约3 mm大,所用能量为4~5 mJ,过程顺利. 术后给于普拉洛芬眼水每日4次点眼. 次日,右眼就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在家点眼药水(药名不详)症状未见减轻,视力下降明显,遂来我院.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强;任莉;孙风梅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的疗效、安全性及其治疗的佳时机.方法:对220例(236眼)白内障术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后发障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并选用不同能量及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并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增视率为97.5%.术后并发症仅有前房积血3眼,占1.3%;轻度人工晶体损伤8眼,占3.4%.结论:Nd:YAG激光治疗后发障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的佳时机为其形成后的3~6个月.注意激光能量的选择、聚焦及瞄准的准确性,选择适当的切开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Nd:YAG激光治疗早期人工晶状体前膜

    作者:杨志强

    目的 总结Nd:YAG激光治疗早期人工晶状体前膜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本院5年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术后早期晶状体前膜形成患者47例,在药物治疗欠佳时,及时进行了Nd:YAG激光晶状体前膜切除.结果 全部病例均一次治疗成功,渗出膜吸收好,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避免了许多并发症.结论 人工晶状体前膜影响了白内障术后视功能的恢复,早期激光治疗安全,效果可靠,缩短了病程,可以推广.

  • 倍频Nd:YAG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

    作者:王素玉;胡长娥

    我院自2002-03~2005-07应用法国BV1532激光(倍频Nd:YAG激光)对部分眼底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Nd:YAG激光 眼底病
  •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原因与Nd:YAG激光再疏通治疗

    作者:路振莉;蒋华;王永强;袁晔;于立波

    目的: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DCR)失败原因及Nd:YAG激光再疏通效果的认知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讨其失败背后的深层原因,并评估经泪小管Nd:YAG激光再疏通的效果。方法20例外路DCR失败患者接受Nd:YAG激光泪道疏通,并通过回顾文献,与鼻窦内窥镜下修复及二次外路手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20例(21眼,共23次)外路DCR失败患者接受经泪小管Nd:YAG激光疏通治疗,其中仅3例探及造瘘口。具体的失败原因包括造瘘口缺如、膜性鼻泪管阻塞、骨性鼻泪管狭窄、泪小管阻塞、造瘘口瘢痕形成、造瘘口位置不当、丝线残留。成功率52.38%。平均随访时间85.7个月(7个月至12.8年)。结论透过具体原因发现,作为目前国内治疗鼻泪管阻塞常用的手术方法,由非泪道专业医师完成本身成为外路DCR失败的重要原因。建议手术分级及准入体系应严格执行。而经泪小管Nd:YAG激光再疏通虽然部分有效,但成功率远低于鼻窦内窥镜下修复及二次外路手术。

  • 鼻内窥镜下Nd:YAG激光泪囊鼻腔造口术

    作者:陈文军;杨世观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Nd:YAG激光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鼻内窥镜下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35例38眼.结果:治愈31例34眼(89.4%),好转2眼(5.3%),无效2眼(5.3%).结论:鼻内窥镜下Nd:YAG激光手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不遗留面部疤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经巩膜接触式Nd:YAG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晚期青光眼

    作者:庞辰久;董应丽;宋晓红;杨国华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对晚期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晚期青光眼30例31眼,行Nd:YAG激光睫状体光凝手术,根据治疗前眼压高低情况确定治疗点数,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改变及并发症,随访4年.结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其它类型青光眼治疗前后眼压下降均有显著意义,P<0.01,但二者间眼压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d:YAG激光对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有很好疗效,且操作简单,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Nd:YAG激光切开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增殖性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

    作者:崔龙江;董应丽;董道权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切开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增殖性后囊膜混浊的疗效.方法 对89例(89眼)人工晶状体眼增殖性后囊膜混浊进行Nd:YAG激光切开术,术中记录所使用激光能量、激光对人工晶状体的损伤以及人工晶状体的位置有无改变,检查记录手术前后患眼视力,并随访有无增殖膜复发情况.结果 本组8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人工晶状体损伤16眼,发生率为18.0%;2眼复发,占2.2%,均为儿童患者,再次施行了YAG激光切开术.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所改善,其中光感至数指者2眼,0.02 ~0.1者12眼,0.12 ~0.3者34眼,>0.4者41眼.结论 Nd:YAG激光切开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增殖性后囊膜混浊操作简便、疗效好且安全.

  • Nd:YAG激光房角穿刺治疗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高眼压

    作者:马恩普;赵小钊;董良;刘苏冰

    目的 观察评估Nd:YAG激光行房角穿刺治疗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不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Hg,1 kPa=7.5 mmHg)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5例(38眼)为研究对象,硝酸毛果芸香碱缩瞳后,在激光房角镜下原手术部位行Nd:YAG激光房角穿刺,观察激光前及激光后1h、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 a时的眼压、滤过泡、房角及前房反应情况.结果 激光前及激光后1h、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 a的眼压分别为(25.0±3.4) mmHg、(12.5±3.4)mm-Hg、(12.0±3.2) mmHg、(13.1 ±3.0) mmHg、(14.0 ±3.1)mmHg、(14.1 ±2.7) mmHg、(14.3±2.9) mmHg、(15.3±2.6) mmHg、(16.2 ±2.8)mmHg、( 16.0±3.0)mmHg,激光后各时间点眼压均较激光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其中10眼激光后眼压、滤过泡无明显改善,28眼滤过泡形成或原滤过泡面积、隆起度增大;激光后发生浅前房2眼(5.3%),虹膜周边前粘连2眼(5.3%),无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Nd:YAG激光房角穿刺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小梁网-狄氏膜的房水低滤过状态,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高眼压治疗的有效方法.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莉;刘路宏;杨珂;李敏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以不同术前处理方式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用Nd:YAG激光对58例(58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分2组进行治疗,A组为散瞳后在接触镜下行激光治疗,B组为不散瞳直接行激光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58例58眼患者Nd:YAG激光治疗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增视率100%,A组、B组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B组激光治疗时间(3.574 1±0.916 8)min较A组(7.481 5±1.718 0)min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人工晶状体出现激光损伤斑4眼,玻璃体前界膜破裂14眼,均不影响视力.结论 采用不散瞳直接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操作简易且疗效确切.

  • 激光联合泪点塞在泪小点狭窄或阻塞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于静;高明宏;年春志;肖卉

    目的 通过观察泪小点狭窄或阻塞病例行Nd:YAG激光泪点成形术联合可降解泪点塞植入的治疗效果,评价联合方法对泪小点狭窄或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24例(28眼)伴有溢泪症状的泪小点狭窄或阻塞的患者进行泪点扩张及激光泪点成形术后,将可降解胶原泪点塞植入泪小点内,术后连续2 d复诊,观察泪点塞及角膜情况,15 d后再次复查并行泪道冲洗,随访1~2个月.结果 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22眼全部1次治愈,术后无复发,1次治愈率为79%.其中泪小点开口狭窄的13眼全部治愈;好转4眼,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无效1例(2眼),术后2个月复查,泪小点再次膜闭.结论 Nd:YAG激光泪点成形术后植入胶原泪点塞治疗泪小点狭窄或阻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

  • 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

    作者:朱惠敏;施沃栋;范先群;孙英;罗敏;林明;李政康;周国瑜

    目的 评价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14例,其中4例为手术后复发病例.年龄11~44岁;病程10个月~35 a.均采用手术翻瓣联合Nd:YAG激光治疗的方法:先以外科手术翻瓣暴露静脉畸形病灶,术中应用连续Nd:YAG激光照射凝固瘤体病灶,然后切除缩小的瘤体组织,直接缝合创面.对于结膜下瘤体组织可直接照射,但须用棉片保护角膜.结果 14例患者术后无眼睑及眼球运动功能障碍或切口大出血等并发症,经随访2~4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手术联合Nd:YAG激光治疗眼周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具有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 Nd:YAG激光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

    作者:张启珍;徐传赏;罗顺利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联合改良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 泪道阻塞患者64例(64眼),在激光疏通的基础上,同时行改良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置管3个月以上,定期冲洗.结果 随访6~12个月,64眼中治愈50眼,好转10眼,无效4眼,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对泪道阻塞采用Nd:YAG激光疏通,联合改良泪道置管术,能较好的防止泪道再阻塞.

  • 两类Nd:YAG激光断线控制手术源性散光的疗效分析

    作者:汤萍;潘永称

    目的分析比较调Q、非调Q Nd:YAG激光断线对控制ECCE手术源性散光的效果.方法ECCE(切口缝合5~7针)加IOL植入术后3个月或以上,角膜循规散光>2.00D,矫正视力可提高2行者行调Q或非调Q Nd:YAG激光断线术,共178眼.根据散光度的大小选择性断线1~3针(131眼)或全部断线(47眼),断线后1周,1、2、3个月分别测量角膜曲率及验光,记录角膜散光.结果调Q、非调QYAG激光按计划一次断线成功率分别为93.6%(117/125)、24.5%(13/53),2种激光断线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断线后角膜散光度明显减少,与断线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全部断线47眼中42眼(89%)转变为逆规散光.结论非调Q Nd:YAG激光断线操作更简便、安全;选择性断线可有效控制手术源性散光,不主张一次性全部断线.

  • Nd:YAG激光治疗泪囊瘘管10例

    作者:许育新

    2001年4月~2003年8月,我科对10例有泪囊瘘管患者行Nd:YAG激光瘘管封闭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Nd:YAG激光 泪囊瘘管
  • 激光泪道成形术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作者:陈恩亚;刘二华

    我院于2000年6月以来,对231例267眼泪道疾病患者施行了激光泪道成形术,现就其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作临床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作者:王瑞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简便易行疗效肯定.现将我院1996年7月以来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89例92眼报告如下.

  • Nd: YAG激光对蓝光阻断性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损伤作用的研究

    作者:孙炜;张劲松;赵江月

    目的 探讨Q-开关掺钕钇铝石镏石(Nd: YAG)激光对不同材料及类型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的损伤作用,观察蓝光阻断性折叠式IOL的抗激光能力.方法 选择蓝光阻断性折叠式IOL、紫外线吸收一片折叠式IOL、疏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IOL、硅凝胶折叠式IOL 4种+20D左右的折叠式IOL,分为4组,每组4枚.用Nd: YAG激光治疗机将IOL光学部后表面平均分为8个扇形区,Nd: YAG激光的输出能量分别为0.5、1.0、1.5、2.0、2.5、3.0、4.0、5.0mJ 8个能量水平.同一能量水平激光在IOL光学部后表面同一区内由中心向周边部呈放射状依次击射50点.结果 IOL损伤百分率:激光能量为0.5mJ和1.5mJ时前3组IOL与组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光能量为2mJ时以上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4自0.5mJ开始出现凿痕,其他3组的凿痕都在激光能量为2.0mJ时出现.经实体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组4激光击射处有炸裂出现,其他IOL的凿痕均表现为小凹,但形态学上有区别.结论 蓝光阻断性折叠式IOL抗激光能力优于硅凝胶折叠式IOL,与其他两种IOL类似.

  • 三种抗炎药物在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律鹏;张文芳;鲁建华;陈盛举

    背景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重要手段,通常术后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点眼以减轻患者术眼的前房炎症反应,但这存在升高眼压的潜在风险. 目的 比较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氟米龙滴眼液在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局部应用的抗炎效果及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对接受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的127例患者171眼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个组:氯替泼诺组35例47眼,采用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点眼;氟米龙组30例40眼,使用氟米龙滴眼液点眼;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29例38眼,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聚乙二醇组33例46眼,使用聚乙二醇滴眼液点眼.4个组均于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开始点眼,每日6次,连续使用5d.分别于术前1h及术后1h、1d、3d、1周使用Glo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按照Peizeng的标准对术眼的前房炎症反应程度进行评分. 结果 氯替泼诺组术眼术前1h,术后1h、1d、3d及1周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8.2±4.7)、(20.1±5.7)、(18.7±5.5)、(19.0±4.1)和(19.5±3.5) mmHg;氟米龙组分别为(18.7±5.3)、(20.9±5.7)、(21.3±4.5)、(21.0±4.9)、(22.5±6.5) mmHg;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为(17.9±6.3)、(20.3±6.1)、(23.0±3.7)、(24.7±4.9)、(24.5±6.5)mmHg;聚乙二醇组分别为(18.4±6.3)、(20.7±3.7)、(22.7±6.5)、(19.6±4.8)、(18.5±3.5) mmHg,4个组术眼眼压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3.876,P=0.023);随着时间的延长,氯替泼诺组和聚乙二醇组眼压逐渐下降,而氟米龙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眼压均高于术前,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 =3.801,P=0.031).各组均未见其他明显眼部和全身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氯替泼诺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用药后房水细胞分级为1级和2级的百分比明显低于氟米龙组和聚乙二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276,P=0.012);氯替泼诺组术眼Ⅰ级房水闪辉的百分比为8%,氟米龙组为22%,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为18%,聚乙二醇组为30%,各组房水闪辉严重程度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305,P=0.000).结论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减轻患者术眼的前房炎症反应,其中氯替泼诺滴眼液抗炎疗效更好,对眼压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可作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的常规局部用药.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术后眼底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娟娟;黎铧;吴敏;胡竹林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术后的眼底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患者497例(497眼),其中出现眼底并发症的患者48例(48眼).对出现眼底并发症的48眼进行裂隙灯、眼科B型超声、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后眼底并发症的发病率为9.66%,其中15眼(31.25%)玻璃体前界膜破裂、6眼(12.50%)玻璃体后脱离、8眼(16.67%)视网膜裂孔及6眼(12.50%)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较为严重且少见的并发症,分别有1眼(2.0%)和3眼(6.25%)发生,需行睫状体冷凝和滤过手术.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激光治疗的时机、激光发射能量、激光激发的部位、患者原眼部疾患等因素相关.结论 提高对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术后可能出现眼底并发症的认识,避免各类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对已出现的并发症应早期治疗.

385 条记录 11/20 页 « 12...891011121314...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