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痔上黏膜套扎加高频电容场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缪月红

    混合痔是肛肠外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自动痔疮套扎术及高频电容场技术作为治疗痔病的新手段正被广泛应用,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并发症少,逐渐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我院肛肠科自2012年以来采用外痔高频电容场治疗加痔上黏膜套扎术治疗混合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痔上黏膜套扎加高频电容场术治疗混合痔148例临床观察

    作者:顾建华;王金双

    目的 观察和评价痔上黏膜套扎术(RPH)及高频电容场技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采用痔上黏膜套扎加高频电容场技术治疗的148例混合痔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采用内扎外剥术治疗的138例混合痔患者(对照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疼痛、便血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门坠胀感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上黏膜套扎加高频电容场术治疗混合痔治愈率高,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 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杜勇军;杨顺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3月就诊中重度混合痔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组)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组),每组50例。观察治愈率、术后疼痛指数、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为(2.34±0.34)h,显著低于对照组(3.12±0.1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0级疼痛和Ⅱ级疼痛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2.05±1.34)d,显著低于对照组(15.32±1.8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上黏膜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 优质护理在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邓晓梅;聂胜林;王小芳;候来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佛山市禅城区朝阳医院肛肠综合病房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环形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舒适度及满意度;出院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GQOLI-74)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为(4.25±1.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2±0.76)分,且满意率为92.3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GQOLI-74评分中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等评分分别为(78.43±4.08)分、(82.48±4.29)分、(79.18±3.25)分、(67.36±3.8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3±3.44)分、(76.54±3.43)分、(73.22±2.87)分、(61.82±3.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舒适度、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满意率.

  • 痔上黏膜套扎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熊伟;李红燕;史冰花;蒋尚玲;刘世茹

    为了对比痔上黏膜套扎术(RPH)与外裂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14年11月至20i5年12月四川省大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RPH,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分析两种术式的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创面恢复时间(10.07±1.03)d,优于对照组的(15.78±1.06)d(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6.7%,2/30)、肛缘水肿情况及肛门坠胀感发生率(13.3%,4/3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3.3%,1/30)少于对照组的(16.7%,5/30).观察组治愈率(96.7%,29/30)优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RPH术治疗混合痔疗效显著,手术用时较短,在使用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农村患者接受率高.

  • 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大方;于建云;张涛;程华东

    为探讨痔上黏膜套扎术(RPH)、分段结扎术、肛门括约肌松解术联合(简称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总体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创口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和后遗症(肛门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治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创口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疗程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痔上黏膜套扎术结合痔动脉区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作者:郑少康;杜刚毅;林锡芬;赖庆勇;杨茜湄

    为探讨痔上黏膜套扎术(RPH)结合痔动脉区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RPH结合痔动脉区消痔灵注射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及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剧烈疼痛时、换药或肛门检查时、首次排便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术后尿潴留、肛门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果表明,RPH结合痔动脉区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患者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和后遗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RPH加聚桂醇注射治疗痔的临床体会

    作者:李丽莉;韶建生

    为观察痔上黏膜套扎术(RPH)加聚桂醇注射治疗痔的临床疗效,应用RPH加内痔聚桂醇注射治疗28例痔患者,其中混合痔13例,内痔15例.平均手术时间30min,平均住院时间3~5d.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症状改善,无感染、大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肛门溢液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RPH加内痔聚桂醇注射治疗痔疗效好、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

  • RPH与PPH治疗Ⅲ度脱垂痔临床分析

    作者:司徒光伟;周珞华;吕警军

    为比较Ruiyun式可吸人式套扎器痔上黏膜套扎术(RPH)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度脱垂痔的手术效果,将78例Ⅲ度脱垂痔分成R组(RPH)42例和P组(PPH)36例,分别采用RPH和PPH.术后观察7d,并随访1~3个月.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完成后痔核脱垂情况、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R组明显优于P组(P<0.001).术后肛门坠胀R组明显轻于P组.术后晚期出血R组多于P组.尿潴留、术后脱垂状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RPH治疗Ⅲ度脱垂痔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