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区社会经济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已经成为中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1].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也明显升高.近年,对健康公平性的关注使得人们试图了解反映社会差异的社会因素对健康差异和健康公平性的影响[25],对CVD病因的关注也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延伸到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6].在个体水平,个体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CVD风险存在关联,如个体工作状况差、受教育程度低或者收入低,其CVD的发病、患病或者死亡的风险增加[2,7].从地区层面,随着分层高危人群策略[8]的提出和统计学方法的不断成熟,研究CVD的地区水平社会影响因素对指引卫生资源的有效分配有着更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6].为探讨地区社会经济水平与CVD的关系,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区社会经济水平与CV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社会剥夺与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基于1998~2007年中国肿瘤登记报告的研究
目的:分析社会剥夺对于地区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与收入相关的变量以反映社会剥夺的地区差异,同时利用1998~200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固定效应的方法对两者进行分析.结果:地区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支配收入、消费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结论:倒U型非线性关系的可能原因是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剥夺也日益严重,从而促进了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的提高,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
社会剥夺视角下的肝癌发病率空间格局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目的 探究社会剥夺与肝癌发病率的空间关系,为肿瘤防治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深圳市为例,以街道为研究单元,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深圳市社会剥夺指标体系,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定量分析肝癌发病率与社会剥夺的空间关系.结果 社会剥夺指数与肝癌发病率之间正相关,提示社会剥夺程度越高的街区肝癌发病率越高.此外,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平稳性.结论 肿瘤预防措施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地区居民收入、教育、住房等社会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