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炉灶前后对氟斑牙发病监测分析
燃煤型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地方病.为摸清燃煤型氟斑牙的影响因素及危害程度,特对万源市石塘乡进行玫炉灶前后连续8年的监测,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就结果分析如下.
-
三门峡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灶降氟效果调查
三门峡市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以饮水型为主,但在黄河南岸的西部丘陵山区,有一部分水氟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氟中毒病区,此地煤藏丰富,小煤矿到处可见,当地群众采用落后的燃煤方式,氟斑牙患病率较高.1991年初对该地区河西村进行了燃煤污染情况调查,1992年上半年进行了改炉灶,2000年又对该村进行了炉灶使用情况、氟中毒病情和环境氟水平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
重庆市武隆县燃煤型氟中毒防制效果分析
为评估重庆市武隆县在氟病区所采取的以改炉灶为主,改变玉米干燥方式,发展经济,提高群众防氟意识等综合防治措施效果,2001年作者对氟病区进行氟中毒现状调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不同方法烘烤玉米氟含量分析
昭通地区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主要氟源是煤及拌煤的粘土,主要携氟介质是煤火烘烤的玉米,防氟措施是改炉灶降氟.本文将我区现阶段烘烤玉米的几种方法作一对比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
陕西省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及改炉灶进展调查
目的了解陕西省燃煤型氟中毒病区的分布,掌握改炉灶降氟进度,为氟中毒病区制定改炉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陕西省燃用石煤区的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按氟斑牙患病率进行病区划分,同时登记病区改炉灶进展情况.结果在2市9个县(区)124个乡镇1 666个村,划分出病区村1 309个,受危害25.06万户、97.79万人.目前已经改炉灶3.48万户,受益13.75万人,尚有21.58万户、84.04万人急需改炉灶.燃用石煤的病区人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改炉灶率仅为13.9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中、高山区居民逐渐下迁,病区范围继续扩大,仍要维持一定时间.居民燃料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清洁燃料和低氟煤炭的输入,将会为综合治理提供有利条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销售服务、技术指导网络迫在眉睫.
-
第三讲 现场干预研究的方法及应用
现场干预研究是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在地方病防治研究中,曾作过的大量有科学设计、严密组织的换粮、改水、补硒、食盐加碘、改炉灶等现场防治研究多是本单元所述的现场干预研究.
-
改炉灶降砷防制煤烟型地方性砷中毒效果的研究
目的改炉灶降砷效果探讨,及时为防制煤烟型地方性砷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燃煤污染区进行改炉灶前后环境及食物砷含量对比调查.结果南川、武隆、彭水各点改炉灶前室内空气含砷量均值分别为0.020、0.031和0.018 mg/m3,超过国家居住区大气砷标准(0.003 mg/m3)5.0~9.3倍,经改炉灶后依次降低76.8%、82.4%和87.4%,煤炕玉米、辣椒含砷量与自然干燥比较,经t检验,各点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炉灶降砷是防治煤烟型地方性砷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