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发病机制及其诊断研究

    作者:丁新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的年龄依赖性神经变性病,是痴呆中常见类型.国外文献报道,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2%~7%,而美国高达10.3%,临床上以缓慢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近事遗忘)为主要特征.就AD的病因、病理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皮质神经原脱失和淀粉样脑血管病改变

    作者:张利平;徐惠琴;王耀山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或老年前期发病的大脑变性疾病.老年性痴呆患者和患有阿尔茨海默类型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常常在认知力方面、神经病学、电生理、影像学以及神经组化改变等方面混淆在一起,使得对阿尔茨海默病更难作出诊断.目的:测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皮质神经原脱失和淀粉样脑血管病改变情况.设计:抽样调查.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在1984/1991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尸检的300例脑标本中,筛选出60岁以上18例阿尔茨海默病的标本.另选择18例阿尔茨海默病与脑血管病并存的脑标本作为对照组.方法:详细观察脑皮质神经元脱失和淀粉样脑血管病改变.取自额上回切片在1.45 mm×1.45mm组织(×100)下进行神经元计数,观察阿尔茨海默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元脱失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标本的神经元计数,对海马、杏仁核、Meynert核、中脑、桥脑、延髓、基底核、丘脑、小脑等区域的神经细胞脱失、胶质增生、脂褐素沉积、淀粉样小体等改变.②观察阿尔茨海默病例组织学缺血改变的容积、大小及数目.结果:①18例阿尔茨海默病标本病理检查可见重度脑萎缩4例,中度8例,轻度6例,镜下于脑叶皮质和海马区见大量老年斑及神经原纤维缠结,8例海马区有颗粒空泡变性.18例脑皮质神经元均明显减少,11例阿尔茨海默病并存有淀粉样脑血管病.②全部阿尔茨海默标本均在额叶皮质见有不同数量的老年斑改变,3例海马区未见老年斑改变,而严重的在海马区也可见到大量老年斑.皮质神经原纤维缠结计数范围3~30个/mm2,多数标本在海马区可见弥漫皮质神经原纤维缠结改变,严重痴呆标本中老年斑和皮质神经原纤维缠结还可见于杏仁核、Meynert核、中脑、桥脑、基底核、丘脑.除特征性的老年斑和皮质神经原纤维缠结改变外,8例在海马区有颗粒空泡变性,其中严重颗粒空泡变性3例;4例Meynert核亦有大量的颗粒空泡变性.对照组18例中,6例在海马或皮质有少量的皮质神经原纤维缠结变性,仅1例在额叶皮质见少量老年斑改变.③阿尔茨海默组神经细胞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43.9±11.3)个/视野,(62.0±8.03)个/视野,(P<0.001)].皮质神经元明显减少的病例,痴呆也相对较重.大量神经元脱失的区域,胶质增生更为突出.结论:阿尔茨海默患者病理改变与临床痴呆表现相符,全部在脑海马区或脑皮质存在大量的老年斑和皮质神经原纤维缠结,老年斑以额、颞叶多见,皮质神经原纤维缠结以海马区多见.阿尔茨海默病除老年斑、皮质神经原纤维缠结改变和大量的神经元脱失外,多数伴有淀粉样脑血管病改变.

  • 阿尔茨海默病"肝气郁滞-内质网应激关联"病理新假说

    作者:吴正治;戎志斌

    为探索重大疑难性蛋白质构象病老年性痴呆中医药防治的新途径,笔者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本病肝气郁滞基本病机,提出了 "肝气郁滞-内质网应激关联"中西医结合病理新假说.该假说以中医理论为依据,从肝和脑的关系,内质网和肝主疏泄功能的类比性,以及内质网应激与肝气郁滞的病理关联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为新假说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 寿尔智胶囊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海马神元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冯方俊;涂晋文

    目的:观察寿尔智胶囊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以及光镜、电镜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寿尔智胶囊可以保护海马神经元,具有抗凋亡作用.结论:寿尔智胶囊有助于老年痴呆的防治,可发挥延缓衰老作用.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海马CA1区p75NTR的表达与其神经病理学改变的关系

    作者:胡祥友;张怀宇;包爱民;周江宁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海马CA1区p75NTR的表达与其神经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免疫细胞化学双标法.结果 AD患者海马CA1区p75NTR免疫阳性神经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但着色强度明显增加;AD海马CA1区Alz-50阳性神经元较多,并可见大量p75NTR 和Alz-50双标神经元,而正常对照组阳性神经元罕见;老年斑中散在分布p75NTR免疫阳性反应产物.结论 p75NTR参与AD神经病理的形成.

  • AD的病因机制研究概况

    作者:曾望远;董克礼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痴呆症状为突出,病理改变以大脑的萎缩和变性为主.临床上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型痴呆(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简称VD)和其他混合痴呆等,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往认为欧美国家人群中的痴呆患者以AD为主,亚洲国家则以VD为主.我国几个城市普查60岁以上老年人中,VD为人口的324/10万,AD为328/10万.1990年张明远等与美国几家科研单位合作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上海在55岁以上痴呆患者中,AD占64.7%,VD占26.8%[1].说明在我国至少在某些地区AD在痴呆患者中占主要地位.AD防治的大障碍是病因未明.笔者对近十年来在AD的中西医两方面病因机制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