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缺血缺氧性模型大鼠脑红蛋白表达变化及氯化血红素的刺激效应

    作者:刘云东;师艳霞;王大力

    目的:观察脑缺血缺氧性模型大鼠脑红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氯化血红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1/03在华北煤炭医学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1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即模型组、氯化血红素组、对照组,每组50只.①模型组:动物麻醉后切开颈前皮肤,游离双侧颈总动脉,同时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血流.缺血过程中动物出现眼发白、呼吸加快、竖毛、癫痫、抽搐等并发症为模型成功.②氯化血红素组:除给予模型组同样的处理外,于造模前注射氯化血红素9次(30 mol/kg,腹膜注射,3次/d).③对照组:为假手术组,同样麻醉,剥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阻断血流.分别在血流阻断(对照组在手术后)后1,5,15,30,60 min将大鼠麻醉下断头,迅速取大脑.每组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各组大鼠分别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大鼠脑内脑红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大鼠实验过程中无死亡,15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脑红蛋白在缺血1 min表达迅速增加达高峰,5 min仍维持在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缺血15 min后迅速降低,以后又见缓慢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氯化血红素干预组缺血1 min和5 min脑红蛋白表达快速升高,但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缺血15 min脑红蛋白仍维持在高水平,与模型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缺血30 min和60 min脑红蛋白已迅速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缺氧性模型大鼠脑红蛋白呈规律性变化;氯化血红素可以刺激脑缺血缺氧性模型大鼠脑红蛋白表达增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