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及脊髓冲击震动损伤模型生化指标的变化

    作者:朱亚鹏;郭延岭;常祺

    背景:高能震动易于损伤机体非空腔器官且损伤效应显著,但目前针对高能震动致伤过程的研究较少。目的:了解高能震动致伤后动物机体生理生化及病理改变。
      方法:将32只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4组,轻度震伤组、中度震伤组及重度震伤组分别实施700,1000,2100 m/s2的冲击震动,对照组为正常对照。于震后14 d 内检测血清血清 K+、Ca2+、Zn2+、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并进行脊髓及颅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结果与结论:震伤3组血清 K+、Ca2+、Zn2+浓度呈现规律性变化,震后即时无明显变化,K+浓度于震后0.5 d 降到低,Ca2+浓度至震后1 d 降到低,Zn2+浓度于震后0.5 d 或1d 降到低,此后均逐渐增加,至14 d 时恢复正常水平;震伤3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均于震后0.5 d 开始增加,于震后1 d 达到高值,此后均逐渐降低,至14 d 时恢复至正常或偏高水平。震伤3组脊髓及颅脑均出现接触部位及对冲部位的出血点,震后即时处死时出血程度较14 d 时明显,脊髓及颅脑损伤部位 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增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