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D大鼠脊髓损伤后微环境的模拟实验

    作者:贾叙锋;龙苗;戢勇;黄光平;周玉;张方德;冯大雄

    背景:通过制作 SD 大鼠的轻、中、重度脊髓损伤模型,使之符合基础实验研究的脊髓损伤类型,可进一步了解SD大鼠脊髓损伤后的微环境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目的:模拟SD大鼠脊髓损伤后微环境,观察不同致伤势能的Al en’s模型和脊髓全切模型SD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病理以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选择125只成年雌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打击势能100 gcf组(20 g×5 cm)、打击势能200 gcf组(20 g×10 cm)、打击势能300 gcf组(20 g×15 cm)、脊髓全切组,每组25只,在制模成功后第1,5,7,14,28天采用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病理切片鉴定,观察各组大鼠脊髓损伤程度。结果与结论:①整个实验中SD大鼠死亡24只,脊髓全切组的死亡率和并发症高,每组的BBB评分均降低,随着时间延长BBB评分逐渐增高。各手术组与假手术组在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打击势能300 gcf组和脊髓全切组在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各手术组在伤后1 d病灶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神经元细胞肿胀明显,随着时间推移,神经细胞减少;伤后28 d发现大量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瘢痕及脊髓空洞形成,打击势能300 gcf组、脊髓全切组明显重于打击势能100 gcf组、打击势能200 gcf组。③各手术组与假手术组的波幅及潜伏期在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打击势能300 gcf组和脊髓全切组在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表明致伤势能为20 g×5 cm,20 g×10 cm,20 g×15 cm,可模拟SD大鼠轻、中、重度脊髓损伤模型的微环境;不同势能的改良Al en’s模型较脊髓全切模型并发症低,更符合基础研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