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美洲大蠊提取物黏糖氨酸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陈一晖;马得宏;李武;刘丽辉;王宏图;张禄;徐雪美;冉慧粉;钱忠义

    背景: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是可逆转的。有研究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其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起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提取物黏糖氨酸治疗大鼠肝纤维化效果,初步探讨黏糖氨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猪血清诱导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同时采用0.5,0.25,0.10 g/kg的黏糖氨酸灌胃治疗,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纤4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率;检测不同浓度的黏糖氨酸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美洲大蠊提取物黏糖氨酸能降低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透明质酸酶水平(P<0.01),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在肝组织的表达(P<0.01);②黏糖氨酸浓度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的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r|>0.9);③结果证实,美洲大蠊提取物黏糖氨酸可逆转肝纤维化的改变,其作用机制与黏糖氨酸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的表达有关。

  • 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大肠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作者:李涛;赵宏;王毅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与大肠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标准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标本中MMP-2、TGFβ1的表达及MVD值.结果:MMP-2阳性表达率56.7%(34/60);TGFβ1的阳性表达率43.3%(26/60);MVD18~132,平均位46.6±20.8.无淋巴结转移组、高分化组、无远处转移组的MMP-2和TGFβ1表达水平分别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低分化组、有远处转移组,(P<0.05).MVD值增大提示大肠癌分化程度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及预后差;TGFβ1表达与大肠癌血管生成有关;MMP-2、TGFβ1高表达组MVD值大于MMP-2、TGFβ1低表达组(P<0.05).结论:MMP-2、TGFβ1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MP-2、TGFβ1与MVD关系密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