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高磊;郭惠萍

    目的 比较两种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54例(175眼)的临床资料,按术式分A组(88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87眼),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周的裸眼视力、散光情况,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术后1周,B组在0.6~1.0裸眼视力的患者多于A组(P<0.05);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均降低,且B组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手术时间<10min的患者占比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比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的优势,更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 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体会

    作者:黄敏

    目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如期施行手术,术后视力均恢复,无一例发生人工晶体脱出、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平均住院5天.结论:加强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同治疗方式疗效比较

    作者:王晓莉;蔡方荣

    目的 探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对照组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比较2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均可恢复视力,控制眼压,但对照组角膜散光及术后并发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

  • "济困助残"活动"助视"工程的白内障复明手术

    作者:冯桂玲;宁晓辉

    目的:探讨在"济困助残"活动"助视"工程中进行白内障手术.方法:195例200只眼白内障患者实施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0.3者189只眼,脱残率94.5%,≥0.5者180只眼(90%).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术后高眼压、迟发性色素膜炎等.结论: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其良好的复明效果仍可作为"济困助残"活动"助视"工程的首选手术方式

  • 超声乳化吸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宋军

    目的 观察研究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散光度数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散光度数为(0.83±0.72)°,低于对照组的(1.32±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相比于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治疗优势显著.

  • 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

    作者:王丽艳

    目的:探讨规模化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54只眼白内障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根据规模化白内障复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在患者多、任务重复明行动中,做好术前检查工作,充分了解手术的佳时机。做好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的工作,不同的患者运用不一样的护理方法,这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复明任务。

  • 20例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乃明

    目的 研究并探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 2006 年 12 月至 2011 年 12 月期间共收治的 20 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 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由 10 例白内障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而治 疗组的患者则运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在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对小切 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 10 例白内障患者中,显效 7 例,有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100%,对比 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 学意义.结论 运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式来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安全、可 靠,且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 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作者:常晖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2例,按其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压、视力、眼房开放角度、中央前房深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的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效果,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疗效分析

    作者:吴雨玻;杨海燕;郝文文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4例73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分析术中相关情况,术后患者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为15~35 min,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院时仅2眼出现术后黄斑变性,视力在0.2以上者70眼(95.9%),视力超过0.5者51眼(69.9%),术后3眼(4.1%)出现后囊膜破裂,1眼(1.4%)出现玻璃体脱出,术后角膜水肿者11眼(15.1%).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少.

  • 白内障手术前后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内障手术前后干眼症的发病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观察,对术后出现干眼症状的给予聚乙烯醇,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药水点眼1~3月。结果入选病例96例,96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有干眼症状的患者12例,术后新增干眼症患者24例。术后经聚乙烯眼药水,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点眼治疗1~3月,因术后而致的24例干眼症状基本消失,术前12例伴有干眼症状者,4例缓解较差。结论白内障术前术后干眼症的发病率与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等有密切关系,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诱发和加重干眼症的发生,配合聚乙烯醇,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点眼,能够有效治疗干眼症。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垚

    目的:探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72例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18例,治疗有效率为50.00%;观察组治疗有效28例,治疗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散光度数为(1.4±0.6)D,观察组散光度数为(0.7±0.4)D,观察组散光度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散光程度,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易永红;林俊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 年~2011 年收治的400 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前期收治的200 例传统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实用的小切口手术方式.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体会

    作者:刘美芳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手术方法在临床使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3月本人共施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651例,男300例,女351例,年龄36~93岁,平均64岁。术前检查:视力:光感~0.3,651例光定位红绿色觉均正常。手术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手术。术后门诊随访2~4个月,平均3个月。结果术后视力4.0~4.5131例,占20%,4.5以上520例,占80%。术中血压升高1例,占0.15%;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11例,占1.7%。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手术,这种方法效果可靠,并发症低,值得广泛推广。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崔洪宝

    白内障常规手术切口大、散光大、视力恢复慢,超声乳化术具有切口小、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的优点,但需要昂贵的设备、漫长的学习过程,且有些白内障不能超声乳化,所以不宜在基层推广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无需特殊设备[1],视力恢复优于常规手术,临床效果近似于超声乳化,因而受到医生的青睐.

  • 老年人白内障手术80例心电图监护情况观察

    作者:许书平;孙刚;张瑞玲

    目的 观察老年人白内障手术时心电图监护情况.方法 80例(92眼)行囊内冷冻摘出术41眼,现代囊外摘出术51眼心电图观察.结果 80例术前心电图正常37例(46.25%),心律失常27例(33.7%),传导阻滞12例(19.00%),心肌肥厚8例(10.00%),ST.T波改变25例(31.25%).结论 通过术前制定周密细致手术方案,以及术中轻巧敏捷手术操作,发现老年人白内障心电图监护下手术是安全的.

  • 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8例临床观察

    作者:简峰;朱运凯;陈昆;唐燕;朱鸿勋

    手术切口是影响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重要因素,角膜散光的大小直接与术后视力相关[1].作者对38例5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自闭式巩膜隧道切口进行手术,术后能较好地控制角膜散光,提高视力,现报道如下.

  • 基层医院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护理

    作者:江伟平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老年性白内障病人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如期施行手术,术后视力均恢复,无一例发生人工晶体脱出、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平均住院4.5 d.[结论]加强基层医院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后囊破裂后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

    作者:贾卉;王帆;李云

    自开展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来,对9例术中出现后囊膜破孔者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晶体植入成功,瞳孔、眼压、视力均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 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置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120例临床观察

    作者:袁昱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置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较好,眼压明显降低,前房深度明显增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置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视力恢复明显,眼压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作者:陈耀琴;李卫红;关山越;李金奇;邓洁珊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9例(9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经控制眼压后,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及眼压.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后囊完整,术后视力恢复好,眼压得到控制,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