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所属专业:
雄激素脱发文献资料
-
关于雄激素脱发毛囊隆突区的转录组学研究
目的 研究雄激素脱发患者前额区、后枕区及正常人后枕区毛囊隆突区的转录组表达差异,以探讨雄激素脱发中隆突区的病理改变机制.方法 分别从10例雄激素脱发患者的前额区和后枕区以及10例正常志愿者后枕区取毛囊,经显微解剖分离获取毛囊的隆突区组织,采用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上述3组组织进行转录组表达差异检测分析;通过功能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探讨毛囊隆突区在雄激素脱发中的关键机制改变.结果 雄激素脱发患者前额区与后枕区相比有214个差异基因;雄激素脱发患者前额区和后枕区与正常人后枕区相比分别有511个和399个差异基因.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主要富集在组织重构和DNA损伤方向.结论 在雄激素脱发的发展过程中,毛囊隆突区发生了重要的病理改变,包括组织重构和DNA损伤.
-
红花提取物对Ⅰ型及Ⅱ型5α-还原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红花提取物对Ⅰ型、Ⅱ型5α-还原酶的抑制活性。方法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抑制5α-还原酶体外模型,从雌性大鼠肝脏、雄性大鼠附睾组织中提取Ⅰ型、Ⅱ型5α-还原酶,与底物睾酮(T)及供氢体还原型辅酶Ⅱ(NADPH)共同组成了一种微量的酶促反应体系。采用HPLC法测定反应前后T含量,以此判断5α-还原酶的活性。非那雄胺作阳性对照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红花提取物0.1 g/L剂量组Ⅰ型、Ⅱ型酶活力,T转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0.1,0.5,2.5 g/L剂量组酶活力、T转化率均显著降低( P<0.01)。结论红花提取物对Ⅰ型、Ⅱ型5α-还原酶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为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雄激素脱发等疾病提供参考。